share_log

油价时隔近两个月后再次上调,现年内最大涨幅

油價時隔近兩個月後再次上調,現年內最大漲幅

鈦媒體 ·  06/27 18:30

2024年6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發佈公告,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6月27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每噸分別上調210元、200元。

二季度以漲價收官

本輪油價調整是今年以來的第13次調整,也是二季度最後一次調整,摺合成升價計算,92號汽油價格每升漲0.16元,95號汽油價格每升漲0.16元,0號柴油價格每升漲0.17元。以普通私家車50L的油箱容量計算,加滿一箱92號汽油,將多花8元錢

經過本輪調整後,年內我國成品油零售價整體呈現“六漲四降三擱淺”格局。從全年走勢來看,今年價格上調次數更多、幅度更大,汽油零售價每噸累計漲了590元,柴油零售價每噸累計漲了570元。而從二季度以來情況來看,漲跌次數已相同,均爲三次,不過,經歷了“三漲三降一擱淺”後,整個季度汽油零售價仍漲了115元/噸,柴油零售價漲了110元/噸。而且,二季度此前兩次漲價都在4月份的季度之初,其中,4月1日汽油零售價上調200元/噸,柴油零售價上調190元/噸;4月16日汽油零售價上調200元/噸,柴油零售價上調195元/噸,此後二季度調價受國際油價下行影響,以降價爲主,而本輪上調已是時隔2個多月後的第一次漲價,同時也是全年至今漲價幅度最大的一次調整。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方面,經過本輪上調後,除均價一直較高的海南、西藏外,遼寧、四川、貴州等多個地區的92號汽油價格也重新回到了8元/升以上水平;95號汽油方面,除海南、西藏外,多數地區價格升至8.3元/升到8.8元/升之間。

對於油價上調原因,隆衆資訊方面分析稱,國際原油價格受地緣局勢出現變數、美國原油和成品油庫存減少、主流經濟體需求旺季到來等因素影響而走高,國內油價週期內參考的原油綜合變化率漲超4%,促成了年內至今幅度最大的一次上調。

國內批發市場方面,近期汽油需求表現較強,這主要得益於高溫天氣、暑期臨近等因素影響;柴油方面,則同樣受高溫、梅雨等天氣因素影響,但結果卻與汽油大相徑庭:天氣因素導致戶外工程單位用油頻次下降,需求同步走低,整體行情弱於汽油。

對於後市情況,金聯創、隆衆資訊等機構都傾向認爲在三季度主要經濟體迎來暑期消費旺季之際,油價繼續上行概率較高。根據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十個工作日”的調整原則,下一輪調整時間爲7月11日24時。

國際油價強勢反彈

4月中旬以來,國際油價一反年初開始的強勢行情,進入相對低迷的階段。尤其在6月2日OPEC+會議公佈的減產決定低於市場預期後,國際油價加速下行,英國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一度破位降至80美元/桶以下,美國WTI原油期貨價格更是跌破75美元/桶。

不過,6月中下旬起,OPEC+決議的市場影響逐漸變弱,三季度庫存減少預期變強,需求側數據向好消息傳出,OPEC秘書長海賽姆·蓋斯還於6月13日公開發聲,反駁此前國際能源署(IEA)在報告中做出的“全球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達峯,屆時供應將嚴重過剩”的判斷,堅定認爲在長期預測中石油需求不僅不會達峯,反而會持續增長,並表示根據OPEC的測算,預計到2045年石油需求將至少增至1.16億桶/天。種種因素疊加下,國際油價又迎來了一波強勢反彈。6月18日WTI原油價格漲超2%,重回80美元/桶以上水平,此後也基本穩定在80美元水平線之上,布倫特原油價格也在連續上漲後超過了84美元/桶。

目前來看,對於油價上行的支撐和後市走勢,市場看法仍有較大分歧。瑞穗證券即在近期發佈的研判中表示,油價此次反彈的主要原因是投機者回補空頭頭寸,而隨着市場變化,行情隨時可能終結。高盛、摩根大通等則持續看好三季度油價走勢,在高盛此前給出的預測中,布倫特原油價格三季度均價將達到86美元/桶以上水平,較當前價格至少還有2%以上的上行空間。

此外,近期市場關注度最高、爭議最大的當屬所謂“石油美元協議終結”事件。6月中旬,部分媒體援引外媒消息稱,沙特阿拉伯與美國自1974年開始的石油美元協議將於今年6月9日到期,而沙特方面將不再續簽。相關消息引發廣泛關注,一時間“油價定價格局將生鉅變”“美元時代終結”“石油美元體系瓦解”等論調層出不窮。不過,關於美國與沙特間的所謂協議是否存在這一最核心的信息,目前其真實性尚無法得到確證,對於協議內容、是否到期不再續簽等信息,更是難言“真相大白”,目前不僅網絡信息、自媒體各執一詞,連彭博社等影響力媒體都難以給出切實答案。

不管上述協議是否真實存在,“石油美元體系”確實是當下的主流體系,目前以美元計價的石油銷售量大概佔到市場總額的80%左右。而這一體系的鬆動也並非空穴來風,沙特方面近年來確實在公開場合表示過“不排除探索用美元以外貨幣進行石油結算的可能”。不過,至少就目前來看,並無確鑿證據表明“石油美元體系”會戲劇性地被突發事件所終結,相關專家、業內觀點也多認爲“石油美元”一段時間內仍會佔據主導地位。(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胡珈萌,編輯|劉洋雪)

更多宏觀研究乾貨,請關注鈦媒體國際智庫公衆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