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国盛证券:猪价的弹性来自哪里?

國盛證券:豬價的彈性來自哪裏?

智通財經 ·  06/27 14:04

6月以來,全國生豬均價中樞上行,但行業並沒有出現相對激進的二育操作,考慮2023年母豬變化節奏和年度的消費彈性,供應的減量仍在持續,消費的季節性上行即將來臨。

智通財經APP獲悉,國盛證券發佈研報稱,相比於年度穩定的需求趨勢,年內二三季度出現了異常的需求上升,或與近年來增長的二育勢力相關。6月以來,全國生豬均價中樞上行,但行業並沒有出現相對激進的二育操作,考慮2023年母豬變化節奏和年度的消費彈性,供應的減量仍在持續,消費的季節性上行即將來臨,週期或在當前基礎上再上臺階。標的上關注牧原股份(002714.SZ)、溫氏股份(300498.SZ)、唐人神(002567.SZ)、天康生物(002100.SZ)、新五豐(600975.SH)、京基智農(000048.SZ)、華統股份(002840.SZ)、巨星農牧(603477.SH)等。

國盛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彈性之一:產能與效率偏差

國盛證券表示,產能的變化可以從時間維度大致框定週期反轉的長度,但是由於能繁母豬作爲單一變量,從母豬配種到商品豬育成過程中,仍有不確定性因素,從而導致產能與最終供應會有偏差。從經驗數據看,能繁母豬環比的加速時間點與10個月後的豬價極值有一定的對應關係,也往往對應着供應同比調整的極值點。

國盛證券認爲,在產能調整斜率放大的過程中,往往也會出現配種率等效率數據的放大,這種放大可能是外因,如疫病、天氣;也有可能是內因,如情緒。本輪能繁母豬調整中,能繁加速去化的時間點在2023年11月、2023年12月和2024年1月,能繁環比降幅爲1~2%,進而推算極值可能出現的時間點在2024年9-11月。

彈性之二:年度需求不均與供應錯配

豬肉需求在年內並不是平均分佈的,2010-2023年各季度平均豬肉產量佔全年的比重分別爲28%、21%、22%、29%,而平均利潤分別爲爲339元/頭、190元/頭、379元/頭、424元/頭,反映出四季度的消費最旺盛,平均豬肉產量與盈利水平均爲最高;二季度的消費最弱,平均豬肉產量與盈利水平均爲最低,這也印證了歷史上低價往往出現在春節後的2-5月,豬價的峯值雖然不穩定,但較多出現的月份爲8-10月。

需求的不均衡會使得供應曲線落入相應時段時產生衝抵或疊加的作用,進而熨平或加大豬價的彈性。如果按年度分割豬週期,在無序的趨勢中,仍可見最高與最低價存在明顯月度價差,2003-2023年年內月度價差均值在6.9元/公斤,刨除2019、2021、2022三年較大的價差(均大於10元/公斤),均值也在4.6元/公斤。進一步發現,在上行週期中,價差關係會被放大;而在下行週期中,價差關係縮小但依然存在。

彈性之三:投機性需求與養殖情緒

年內需求的季節性作爲一個經驗結論,會影響生產端生產決策,以力圖在年內最佳時機出欄生豬,國盛證券指出,相比於年度穩定的需求趨勢,年內二三季度出現了異常的需求上升,或與近年來增長的二育勢力相關。

二次育肥具有需求與供應的雙重屬性。從供應屬性看,二育減少了基期的生豬供應而增加了遠期的生豬供應,但需要強調,二育對於供應的增量不僅是體重的增殖,還要考慮二育佔比的約束;從需求屬性看,二次育肥戶爲了博弈未來漲價而購入的生豬具有投機性,其價格的確定取決於二次育肥戶對於豬價的預期,進而生豬產品有了金融屬性,價格的波動會更大。基於體重和標肥價差的數據,當前二次育肥量或相對有限。

2022年後,行業整體體重水平有所上升,截止2024年6月第二週,16省市宰後均重91.79kg,同比增長1.1%,高於均線1.1%,與21、22年高位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體重尚未形成對供應的扭轉。此外,6月以來,標肥價差位於0.1元/kg左右,處於近4年季節性的低位,市場未出現明顯對於標豬的投機性需求,進一步反映當前二育水平低於往年。

風險提示:豬價波動風險、疫病風險、消費需求風險等。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