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黄金淘金热将延烧?市场调查:24%亚太投资者“无任何黄金持仓” 原因是……

黃金淘金熱將延燒?市場調查:24%亞太投資者“無任何黃金持倉” 原因是……

FX168 ·  06/27 12:03

24K99訊 亞洲投資者越來越多地將黃金作爲其長期投資組合的核心資產,但是,根據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SSGA)和世界黃金協會(WGC)的調查,24%的亞太地區資產所有者並未持有任何黃金倉位。

據調查,常見的障礙包括黃金不支付息票或股息(59%)、由於缺乏成熟模型而難以計算內在價值(37%),以及美元走強變化導致吸引力降低(25%)。

(來源:Finews)

儘管如此,絕大多數受訪者仍持有黃金,其中22%的受訪者持有0.1-0.9%的黃金,46%的受訪者持有1-4.9%的黃金,8%的受訪者持有5%或以上的黃金。27%的受訪者也預計會增加對貴金屬的投資。

儘管如此,絕大多數受訪者仍持有黃金,其中22%的受訪者持有0.1-0.9%的黃金,46%的受訪者持有1-4.9%的黃金,8%的受訪者持有5%或以上的黃金。27%的受訪者也預計會增加對貴金屬的投資。

列出的主要好處包括經過驗證的多樣化,特別是在金融動盪和經濟不確定時期(59%)、提高風險調整後的回報(37%),以及對沖美元貶值(37%)。

這項調查基於對全球850名諮詢師、財務顧問、散戶和機構的採訪,其中包括亞太地區的63名資產所有者。首席投資官和投資總監分別佔32%和68%,他們各自擁有超過10億美元的可投資資產。

Candriam跨資產策略顧問Nadège Dufossé表示,實際利率與黃金之間的聯繫自2022年初以來被打破。從歷史上看,黃金價格與美國實際利率的變化呈負相關,這種關係至少自2006年以來一直髮揮着良好的作用。從基本面來看,這是因爲,作爲一種不產生收益的實物資產,隨着正實際利率的上升,持有黃金的成本會更高。

自2022年以來,各國央行對黃金的需求翻了一番,從2021年佔黃金總需求的11%增至2023年的23%。今年第一季,這趨勢仍在繼續。2020年大幅增加的金條、金幣以及ETF投資隨後大幅減少。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國,佔礦業產量的10%,也是最大的黃金進口國,佔需求的20%。中國人民銀行(PBOC)在2022-2023年增加了黃金儲備,儘管總量仍不確定,因爲它不需要透明地公佈其所有黃金購買量。同樣,中國消費者似乎已將部分儲蓄用於購買黃金,儘管具體數額尚不清楚。

總體而言,如果所有新興國家的央行都至少將黃金儲備增加10%,全球黃金需求將增長75%以上。這一結構性因素似乎可能會持續下去。在2023年的調查中,23%的央行打算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

在新冠疫情和俄烏衝突爆發後,央行儲備多元化的動力進一步增強。這可能是由於人們認爲金融風險增加,一方面與美國赤字增加有關,另一方面與美國單方面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有關,包括凍結3000億美元儲備。

供應方面,趨勢相對穩定,年產量徘徊在3000噸左右,但需求前景似乎相當不錯。我們預計宏觀經濟環境將略微有利。實際利率可能最多保持穩定,甚至由於經濟放緩和聯儲局初步降息而略有下降,這應該會支撐金價。此外,相反情況下通脹捲土重來的風險也對黃金有利,作爲實物資產,它可以防止過度通脹。

推動央行購買量增加的更多結構性因素,尤其是在新興國家將持續存在。地緣局勢風險仍然存在,而美國赤字沒有減少的跡象。

然而,央行對黃金的需求歷來相當不穩定,投資包括ETF也是如此。這兩類需求可能會加速,增加央行黃金儲備並吸引金融投資者購買黃金,這是市場所希望的情況,但它們短期內的發展前景仍然有限。從中長期來看,黃金需求的上升趨勢似乎更爲明顯。

Nadège總結時提到:“在多資產投資組合中,我們的模擬顯示,黃金在分散化方面很有吸引力,因爲它與股票或固定收益的表現幾乎沒有關聯。黃金對市場緊張局勢也做出了積極反應。3-5%的結構性投資組合對黃金以及其他另類資產的敞口,可改善分散化基金的風險/回報狀況。”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