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华创证券:再观日本 股市七问

華創證券:再觀日本 股市七問

智通財經 ·  06/27 09:53

智通財經APP獲悉,華創證券發佈研報回顧日本80-90年經濟泡沫前後股市變化歷史,該團隊認爲日本股市整體2009年結束長期尋底,再度走牛主要來自EPS貢獻。盈利上行背後,公司利潤率抬升是核心。其次,尋底過程中的反彈一般對應房價企穩,背後是政策積極或經濟階段性修復。紅利和出海是低增長環境中的長期主題。增量時代的核心資產不能延續,存量時代高端製造、大衆消費、信息技術跑贏。

1、一問:股市跌到哪裏才算底?再度上行靠什麼?日本股市整體2009年結束長期尋底,再度走牛主要來自EPS貢獻。盈利上行背後,公司利潤率抬升是核心。EPS改善的背後確有安倍上任後日本宏觀經濟緩慢修復的貢獻,2012年後日本實際GDP增速和CPI同比都長期保持正增,較90年代有較爲明顯的改善。但更爲重要的可能是企業盈利水平的改善。

2、二問:尋底過程中的反彈看什麼?一般對應房價企穩,背後是政策積極或經濟階段性修復。股價長期尋底過程中,日經225依然有4次半年以上的反彈,分別爲1992-93年、1995-96年、1998-2000年、2003-07年,背後往往對應房價的階段性企穩、甚至小幅反彈。房價和股價都是經濟的晴雨表,二者企穩或反彈背後的共同驅動來自積極的政策或經濟基本面信號。92-93年財政發力,95-96年貨幣寬鬆、經濟修復,98-00年金融危機後的恢復,03-07年小泉政權時代的景氣擴大。

3、三問:低增長環境中的長期主題?①紅利:增長中樞長期下行期間,高股息資產長期跑贏。日本高股息的收益貢獻:賺PE的錢→賺股息的錢→賺EPS的錢。②出海:內需低迷下的經濟和企業增量來源,海外收入成爲上市公司基本面和股價增長的重要驅動。

4、四問:增量時代的核心資產還能延續嗎?不能,金融地產泡沫破滅後塵歸塵土歸土。存量時代高端製造、大衆消費、信息技術跑贏。

5、五問:製造-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的技術優勢如何體現?汽車、電氣設備、醫療器材、生物製藥出口份額逆向增長。

6、六問:消費-除了老齡化和消費降級,還有什麼特徵?個人意識、本土意識崛起,三個方向:低端零售(7-11、永旺)-極簡生活&理性消費;女性消費-(尤妮佳、資生堂)-女性就業&本土傾向;居家娛樂(索尼、任天堂)-個人化& 宅文化。

7、七問:科技-錯失技術革命,科技股還能參與嗎?日本經濟陷入長期低增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基本錯失信息技術革命,未能抓住信息技術、互聯網發展機遇實現產業轉型。美股技術週期映射下的科技泡沫盛宴,90年代漲幅領先,錯失亦是遺憾。

八、風險提示

歷史經驗未必代表未來:本文主要結論基於日本歷史數據和規律統計,且日本80-90年經濟泡沫前後存在一定特殊歷史背景因素,未必對未來構成直接借鑑;

地緣政治風險:俄烏衝突、巴以衝突、能源轉型等背景下,各類地緣政治風險可能發酵,不排除未來出現新的黑天鵝事件,對資本市場產生超預期影響可能。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