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爱立信亮相2024MWC上海 以可编程网络拥抱数字化未来

愛立信亮相2024MWC上海 以可編程網絡擁抱數字化未來

美通社 ·  06/27 02:19

上海2024年6月27日 /美通社/ -- 日前,以"未來先行"爲主題的2024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2024 MWC上海)拉開帷幕,作爲亞洲"連接"生態系統的風向標,本次大會聚焦"超越5G"、"人工智能經濟"和"數智製造"三大子主題,向與會來賓展示了全球最新的移動通信技術創新、發展戰略、實踐成果與洞察。

根據工信部的數據,截至2024年4月底,中國累計建成5G基站383.7萬個,每萬人擁有的5G基站數超過了26個,5G網絡從"縣縣通"向"村村通"持續邁進。此外,工信部還提出,要根據場景需求有序推進現有5G網絡向5G-A升級演進,形成"以建帶用、以用促建"的良性發展模式。更高性能的網絡基礎設施建設、創新規模化推動5G價值變現成爲產業關注的焦點。作爲全球領先的5G廠商,在MWC上海期間,愛立信爲"2024MWC上海"帶來了兼具國際視野與本土思考的最新洞察與思考。

高性能可編程網絡是5G下一步發展的關鍵

在5G向5G-A演進的重要時刻,"高性能的可編程網絡是創造5G網絡新價值的關鍵,是5G下一步發展的關鍵,甚至是5G-A的關鍵",大會期間,愛立信東北亞區副總裁兼網絡事業部負責人Drazen Jarnjak在"擁抱數字化未來:愛立信高性能可編程網絡"演講中強調,他表示,在當前階段,5G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如何更有效的實現商業變現,增加對整個產業以及社會的價值。通過構建高性能可編程的網絡,愛立信旨在助力運營商實現從"盡力而爲"到"基於性能"商業模式的轉變,用基於AI與自動化的基於意圖網絡爲創新提供支撐,並與產業生態協力利用開放的網絡能力進行大規模創新,從而最大限度的釋放5G價值。

AI賦能爲高性能可編程網絡鋪平道路

2024年被認爲是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應用的爆發年,AI與5G的融合,爲網絡的演進帶來了新的變革。愛立信自動化與運營負責人Klas Johansson也將分享相關的洞察。在他看來,隨着人工智能和雲技術的引入,5G網絡將基於人的意圖自動完成更多複雜工作,爲產業的長期發展和創新提供堅實基礎。愛立信正在探索AI在無線接入網(RAN)中的價值,以人工智能和自動化驅動的意圖驅動型網絡簡化網絡運營和支持創新,爲高性能可編程網絡演進鋪平道路。

5G發展節奏不一,更強性能是創新基礎

大會期間,面對部分市場5G建設投入,5G商業化,以及6G網絡演進等熱點話題,產業各方也將有機會各抒己見。在"5G商業:下一輪增長浪潮在哪裏?"的圓桌討論中,愛立信東北亞區副總裁吳立東將分享對5G下階段發展機遇的見解。她認爲,全球當前5G網絡的發展並不一致,一些運營商仍處於第一階段,他們需要以成本和能效的方式擴大5G連接的規模,來完成從NSA到SA的過渡。而以中國爲代表的部分運營商已進入第二個階段,開始了5G-A網絡的建設,這個階段的5G網絡將具有更多的靈活性以及新的能力。若要支持5G-A的大規模創新與商業變現,構建一張高性能,開放的可編程網絡至關重要。

6G演進基於5G,並非"顛覆式"網絡

而在6G這一前瞻性話題上,愛立信Bo Hagerman博士也將在主題爲"我們需要另一個‘G'麼?"的圓桌討論上對6G發展做出預測。在他看來,相比5G技術,6G不會是一代"顛覆式"的網絡,而會以5G爲基礎演進。而如果6G能夠以5G技術普及的速度發展,2043年6G將大行其道。此外,未來5年全球數據消耗量將增長3-4倍,這將對網絡能耗帶來很大挑戰,因此6G網絡的設計之初就應將能效作爲基礎。

致媒體編輯:

如需相關媒體資料、背景資料和高像素圖片,請訪問:。

關於愛立信

愛立信的高性能可編程網絡每天爲數十億人提供連接。近150年來,我們一直是通信技術的開拓者。我們致力於爲運營商和企業提供移動通信和連接解決方案。我們與客戶和合作夥伴攜手,共同將未來的數字世界變爲現實。更多信息請訪問

愛立信中國官方微博:weibo.com/ericssonweibo

愛立信中國官方微信號:Ericssonchina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