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浙商、沪农商、上海银行接力,上市行进入分红季!19家银行派息千亿

浙商、滬農商、上海銀行接力,上市行進入分紅季!19家銀行派息千億

時代週報 ·  06/26 21:13

作爲A股市場上的“分紅大戶”,上市銀行近期正密集實施2023年度分紅。

6月26日當天,浙商銀行(601916.SH)、滬農商行(601825.SH)宣佈實施分紅,分紅金額分別爲45.04億元(包括A+H股,其中A股35.33億元)、36.55億元,分紅比例分別爲29.93%、30.10%,其中浙商銀行港股分紅將於7月15日實施;上海銀行(601229.SH)、渝農商行(601077.SH)將分別在6月27日、28日實施分紅,分紅金額分別爲65.35億元、32.76億元。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6日,已有19家A股上市銀行派發2023年度現金紅利,合計派息金額1398.93億元,其中有8家銀行分紅比例超過30%,蘇州銀行(002966.SZ)最高,達到31.08%。

從現金分紅總額來看,目前已實施分紅的銀行中,農業銀行以808.11億元現金分紅規模(包括A+H股)位居榜首,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已派息的國有大行,不過其港股分紅將於6月28日實施;平安銀行分紅金額爲139.53億元,位居第二;江蘇銀行(600919.SH)、上海銀行、華夏銀行(600015.SH)、南京銀行(601009.SH)4家股份行、城商行分紅總額均超過50億元。

4家銀行三天分紅近170億

根據此前各家上市銀行披露的分紅計劃,儘管銀行業普遍面臨着業績增長放緩、資本補充的壓力,但仍有多家銀行繼續加大2023年度分紅力度,用“真金白銀”回饋股東。

5月9日,瑞豐銀行(601528.SH)率先拉開A股上市銀行分紅序幕,該行分紅總額3.53億元,分紅率爲20.45%。

Wind數據顯示,6月以來已有10餘家銀行實施派息,僅6月26日~6月28日三天,浙商銀行、滬農商行、上海銀行、渝農商行4家接力分紅,以在A股分紅金額計算,4家合計分紅達到169.99億元; 工商銀行(601398.SH)、中國銀行(601988.SH)、交通銀行(601328.SH)則將在7月份進行派息。

在目前已實施分紅的銀行中,蘇州銀行(002966.SZ)現金分紅比例最高,達31.08%,廈門銀行(601187.SH)、滬農商行、渝農商行、平安銀行、南京銀行、農業銀行、江蘇銀行等8家分紅比例均超過30%;貴陽銀行(601997.SH)、蘇農銀行(603323.SH)分紅比例則較低,均不足20%。

分紅規模方面,農業銀行、平安銀行、江蘇銀行位列前三,2023年年度分紅總額分別達到808.11億元、139.53億元、86.25億元;不過有8家銀行分紅總額不足10億元,分別爲青島銀行(002948.SZ)、廈門銀行(601187.SH)、常熟銀行(601128.SH)、江陰銀行(002807.SZ)、張家港行(002839.SZ)、紫金銀行(601860.SH)、瑞豐銀行、蘇農銀行。

截至目前,中信銀行(601998.SH)、興業銀行(601166.SH)、招商銀行(600036.SH)等銀行的利潤分配預案也已獲董事會通過,擬現金分紅總額分別爲174.32億元、216.05億元、497.34億元。實施完成後,招商銀行或以35.01%的現金分紅比例領跑A股上市銀行。

國有大行情況來看,建設銀行(601939.SH)、工商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銀行、郵儲銀行(601658.SH)均將在6月30日前召開股東大會,審議利潤分配相關預案。根據此前公告披露,國有六大行2023年度合計分紅金額將首次超過4100億元,再創歷史新高。

預計更多中小銀行將跟進中期分紅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還有多家上市銀行啓動2024年度中期分紅計劃。

據時代財經此前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至少15家上市銀行通過有關中期分紅安排的董事會決議或股東大會決議,除國有六大行和部分股份行外,紫金銀行、蘇州銀行等城農商行也加入了中期分紅的陣營。

從2024年度中期利潤分配預案中可以看出,多家銀行將結合2024年半年度淨利潤水平實施中期分紅派息,分紅總額佔當期歸母淨利潤的比例不超過30%。

長江證券5月一份研報指出,根據國有大行公告表述,判斷多數銀行2024年中期分紅與該年度分紅的合計佔利潤比將維持與2023年度相當。例如,中報時分配上半年利潤的30%,明年發佈年報時分配下半年利潤的30%。

關於上市銀行進行現金分紅時主要考慮的因素,6月25日,星圖金融研究院研究員黃大智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首先,監管力度會影響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意願。近兩年,特別是今年以來,監管積極鼓勵和督促A股上市企業增加分紅力度,目前已有多家上市銀行計劃實施年內特別分紅或年中分紅。”

今年4月,資本市場新“國九條”出臺,對於上市公司分紅事項給予了一定指導。新“國九條”提出強化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監管,對多年未分紅或分紅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東減持、實施風險警示;加大對分紅優質公司的激勵力度,多措並舉推動提高股息率;增強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春節前分紅。

長江證券上述研報也預計,在新“國九條”的倡導下,後續更多中小銀行可能效仿,推動實施中期分紅。從投資回報的流動性角度,即使每年分紅金額不變,更高頻的分紅回報也會帶來高流動性價值和確定性更強的現金流。中期分紅也有利於投資者更穩定、長揸紅利型銀行股,支撐股價持續上漲。

黃大智也向時代財經表示,“從根本上來說,提升投資者回報率與上市銀行的市值成長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如果給到股東的回報率更高、投資者認可度更高,在客觀上更能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也有利於提高其聲譽水平及再融資能力。”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