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冰杯”成便利店顶流,农夫山泉“跨界制冰”

“冰杯”成便利店頂流,農夫山泉“跨界製冰”

藍鯨財經 ·  06/26 17:24

big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6月26日訊(記者 張靜倫)近日,農夫山泉又推新品。

繼4月底推出“小綠瓶”純淨水後,這家飲料巨頭又開始跨界製冰了,並推出了自己的首款冰杯單品。

藍鯨新聞記者注意到,在不少社交平台上,飲品DIY的帖子或視頻人氣極高。冰杯+咖啡、冰杯+橙汁、冰杯+綠茶……多種多樣的搭配方式,使得冰杯在年輕人中颳起一陣流行之風。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冰杯的普遍售價在3元~5元,甚至部分冰杯售價超過10元,從性價比來看似乎並不突出。此外,目前我國在食用冰方面僅有行業標準,不具備強制性,這也可能會影響食用冰杯的質量和安全。

冰杯成爲新流行

農夫山泉跨界製冰,並不是心血來潮。早在2023年,農夫山泉就開始爲它的製冰計劃籌備。

據悉,去年5月,農夫山泉就申請了標貼(冰杯)專利,此後在小紅書小範圍試水,並於今年正式上線入駐便利店系統。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表示,農夫山泉的介入可以帶來流量和熱度,使得冰杯領域及產品受到更多關注和討論。未來,冰杯的款式、口味會更加多元。

“農夫山泉入局冰杯賽道有望提升行業標準,利用品牌優勢加速市場規範化與創新。”食品飲料產業經營者陳小龍稱。

藍鯨新聞記者走訪了解到,農夫山泉冰杯目前在北京的鋪貨地點包括小象超市和羅森便利店,羅森便利店是當前售賣主力。

北京市朝陽區某羅森便利店店員告訴藍鯨新聞記者,夏天是冰杯的銷售旺季,店裏的農夫山泉、LC冰杯和檸檬冰杯的銷量都不錯。“檸檬冰杯價格偏高,所以賣得稍慢一點。農夫山泉冰杯最近銷量最好,一天能賣十幾杯。”

在其他便利店裏,冰杯同樣迎來銷售熱潮。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某便利蜂店員告訴藍鯨新聞記者,原味的冰杯可以跟咖啡、飲料、酒等各種產品隨意搭配,所以銷量最好,一天能賣出二十多個。

冰杯的熱度不光在線下,藍鯨新聞記者查詢外賣平台發現,多家便利店冰杯月銷量在百杯以上。

知名戰略定位專家、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表示,“冰杯的商業價值體現在其提供了一種新的消暑方式,同時也爲消費者帶來了便利和新穎的體驗。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觀念的轉變,對於個性化、新穎化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這爲冰杯市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百億大賽道漸顯

冰杯作爲舶來品,2019年開始才陸續出現在中國市場。但在此之前,冰杯已經風靡日韓,成爲日韓消費者夏季的必備單品。

據智研瞻產業研究院,在日本的便利店中,一次性冰杯的年消費量已經達到25.7億杯,冰杯已經成爲和飲料一樣的大衆消費品。

相比之下,我國的冰杯消費尚在起步階段,但市場前景依舊廣闊。據奧緯諮詢和美團閃購共同撰寫的《2023即時零售冰品冰飲消費趨勢白皮書》預測,未來三年冰品冰飲在即時零售渠道增速預計將達到39%,遠超全渠道8%的增速。預計2026年,冰品冰飲即時零售銷售規模將實現超過四倍增長,有望突破630億元,冰品冰飲有望成爲即時零售的標誌性品類。

雖然這些便利店的冰杯都打着便利店品牌的標識,但實際上除了農夫山泉冰杯,大多數便利店的冰杯是食品企業生產的。比如7-11、便利蜂的冰杯分別是冰極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曉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

目前,市面上冰杯的頭部玩家僅農夫山泉、曉德、果音、冰極限、冰力達等幾家爲數不多的品牌。爲了加速搶佔市場,不少生產企業趁熱推出新款冰杯產品,給市場再添一把火。北京冰趣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就在原有基本冰杯的基礎上,推出了檸檬水果冰杯、草莓水果冰杯等多種更具差異化的產品。

還有不少冷飲品牌垂直入坑,加速佈局。在2024年的新品發佈會上,東北的冷飲企業奧雪推出了兩款食用冰產品:冰杯和冰袋;河南天冰也推出了一款白開水冰;

此外,藍鯨新聞記者以製冰爲關鍵詞在天眼查APP上搜索,可以搜到6076家存續、在業的企業,有436家是在一年以內剛剛成立。

國家標準亟待完善

一邊是火熱的市場前景,另一邊,也有消費者質疑冰杯的價格是否太貴。

“水才1元一瓶,冰杯賣3-6元,瘋了嗎?”“逛便利店順手帶了兩個冰杯,結完賬才發現4元一個,蜜雪冰城冰杯才1塊”“結賬人都傻了”...2024年夏天,冰杯相關話題在社交平台躥紅,不少消費者在購買後吐槽,感到被冰杯價格“背刺”。

藍鯨新聞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目前市面上的主流冰杯裝的是冰塊,一般有兩種規格,大杯的220克,小杯的160克,普遍售價在3元-5元,如果再加點檸檬、草莓等水果口味,價格則可能超過10元/杯。

還有一種冰杯裝的是冰球,價格普遍比裝冰塊的更貴。以138克的“冰極限食用冰杯”爲例,冰杯的價格爲9.4元/杯。而550毫升的農夫山泉礦泉水,在終端售價也只賣2元/瓶。

那麼,冰杯到底貴在哪裏呢?

陳小龍透露,冰杯價格受成本及市場定位影響,技術進步與競爭加劇或促價格下調。

廣州冰力達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司大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去年,公司冰杯對外出廠價爲3元/杯,而今年已經下調近一半,目前最低爲1.5元/杯。他預測,後續入場的企業增多,冰杯出廠價也許會降至1元/杯。

也就是說,從工廠到便利店,價格翻了一番。

朱丹蓬分析道:“隨着冰杯的普及度越來越高、入局的企業越來越多,會進入一個百花齊放的週期。預計在2028年之後,冰杯市場的馬太效應進一步釋放,到時價格會有所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國尚未出臺食用冰方面的國家標準。藍鯨新聞記者發現,目前便利蜂冰杯、農夫山泉冰杯,均採用的標準是冷凍飲品食用冰(SB/T 10017-2008),該標準由中國商業聯合會和中國焙烤食品糖製品工業協會共同提出,即行業標準,不具強制性。

此前就出現過食用冰品牌不合格的情況。2022年9月6日,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的2022年第28期食品抽檢信息顯示,檢出1批次雪樂冰食用冰不合格。抽檢結果顯示,標稱商標爲“運武”、標稱生產企業名稱爲“阜寧縣運武食品廠”、規格型號爲“100克/袋”、生產日期/批號爲“2021-07-29”、被抽樣單位名稱爲“鹽城市亭湖區城東華康冷飲批發部”的一款“雪樂冰食用冰”,被檢出“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糖精鈉(以糖精計)和阿斯巴甜”項目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奧優國際董事長張玥表示,“目前食用冰杯的生產和銷售還處於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問題,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加強食用冰的生產和銷售的監管,制定更加嚴格的標準和規範,確保食用冰的質量和安全。冰杯的商業價值非常高,尤其是像農夫山泉這種企業大規模進入這個市場後,創造出更多的消費場景和可能性,或擴張冰杯的市場”。

陳小龍表示,現行行業標準非強制,隨市場成熟,出臺國標成必然,保障產品質量與安全,利於行業長遠發展。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