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从华远地产到美的置业:上市房企“缩表”去重取轻

從華遠地產到美的置業:上市房企“縮表”去重取輕

證券時報 ·  06/26 08:02

來源: 證券時報

證券時報記者 王小偉

美的置業擬將房地產開發業務進行內部重組,迅速點燃了市場新預期。6月24日,該公司港股股價一度飆升100%,25日再度上揚3.77%。

市場新預期的基礎在於業務重構。按照計劃,將會有私人公司持有美的置業的房地產開發業務,同時通過實物分派私人公司股份 現金選擇權的方式,將私人公司從上市公司剝離。交易落地後,上市公司不再持有私人公司任何股份,由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其他選擇實物分派的股東共同持有私人公司股份。這種業務重構,使部分機構大幅上調美的置業目標價。

實際上,此前A股就有類似案例。

4月底,華遠地產開始籌劃將公司持有的房地產開發業務相關資產及負債轉讓至控股股東華遠集團,此次交易預計構成重大資產重組。由此,華遠退出房地產業務,保留及發力輕資產業務,如代建、資產管理與運營、物業管理、城市運營服務等。這被視爲華遠地產轉型爲服務型公司的一大標誌性動作。

從華遠地產到美的置業,有一個共同點:業務方面“去重取輕”。這有利於聚焦資源、聚焦精力發展輕資產業務,進而推進轉型。同時,財務方面“輕裝上陣”,能降低企業的槓桿率及負債水平,尤其是減輕償債壓力,進而助力地產企業增強抗風險能力,穿越產業週期。

由此,近年房地產演進的三個節點已經較爲明晰。此前更多的是政策博弈,此後相當長一段時間,開始向博弈基本面過渡。目前來看,從某種意義上說,上市公司正在進入加速自身資本運作的新階段。

在這股運作潮中,並非只有“縮表”一種模式。最典型的是萬通發展,公司日前啓動作價3.24億美元收購索爾思光電1.24億股股份事項,切入光模塊領域,推進通信與數字科技領域發展。按照計劃,光通信模塊生產商逐步將製造基地向以中國爲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轉移,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不過,從方案公佈後的股價連續大跌來看,這種發展模式,暫不被市場認可。原因之一,與地產商跨界併購風險考量有關。

二級市場之所以對去重取輕式的“縮表”模式給出的反饋更爲樂觀積極,或許因爲這種重組是對新常態下房地產業務轉型更切合實際的探索。

比如,重資產拿地與開發運營分離,讓土地回歸資本、開發回歸能力,可以實現各歸其位、各得其所。這是憑藉股東信用優勢,進行資產負債表收縮的最快辦法,甚至比債務重整的效率都要高,且可以避免盲目跨界擴張所帶來的更大風險。

以上三個案例,可以視爲中國房地產行業發展趨勢變化浪潮中,在關鍵時間點的一次重要變化。相對來看,市場資金對於企業做減法、走向輕資產這條路徑,更爲認可。這種認可,從本質來看,與當前的經濟週期是適配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地產公司都能“複製”這種模式。

去重取輕的剝離模式伴隨着負債的轉移,首要條件就是不能影響到債權人的利益。無論從美的置業控股股東實力來看,還是從華遠地產的國資背景來看,這條路徑相對順暢。而相當比例的地產公司,可能在開發業務一次性剝離方面存在掣肘。

在上市公司層面收縮資產負債表,做深做精輕資產運營和服務,或是行業的大勢所趨。尤其在上市公司提質增效、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既需要在上市公司層面保留住核心資產、減少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資金佔用,削減不必要的槓桿,又要防止空心化。這個天平兩端的權衡,將是待解的新命題。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