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配电网分布式新能源接入量有望翻倍?多家输配电设备厂商:在手订单充足

配電網分佈式新能源接入量有望翻倍?多家輸配電設備廠商:在手訂單充足

財聯社 ·  06/25 16:59

①到2025年,配電網將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佈式新能源接入能力。 ②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分佈式新能源主要爲分佈式光伏,根據目前接入的數據來看,5億千瓦相當於在此基礎上翻一倍,這個接入量還是很大的。” ③隨着分佈式光伏裝機量高增,電網承載與消納問題也逐漸顯現。

《科創板日報》6月25日訊(記者 邱思雨 餘佳欣 實習記者 任思瑩) 近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司長杜忠明表示,爲滿足分佈式新能源大規模發展要求,將加強配電網建設、改造,打造堅強靈活網架,提升智能化水平,完善調度運行機制。到2025年,配電網將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佈式新能源接入能力。

此前,國家發改委網站提到,到2025年,配電網網架結構更加堅強清晰,供配電能力合理充裕;配電網承載力和靈活性顯著提升,具備5億千瓦左右分佈式新能源、1200萬臺左右充電樁接入能力。

以分佈式光伏爲例,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數據,2023年我國分佈式光伏新增裝機96.29GW;分佈式光伏累計裝機253GW。

“目前分佈式新能源主要爲分佈式光伏,根據目前接入的數據來看,5億千瓦相當於在此基礎上翻一倍,這個接入量還是很大的。”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接受《科創板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多家企業回應:訂單充足

彭澎進一步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在分佈式新能源接入配電網的過程中,基礎設施的用量也會明顯增大。”

據悉,分佈式新能源接入配電網需要的輸配電設備包括變壓器、開關櫃、電纜、無功補償裝置、濾波器等設備以及智能監控和通信設備等。其中,變壓器是輸配電系統中的關鍵設備,用於改變電壓水平,實現電能的遠距離高效傳輸。

“輸配電及控制設備的訂單一直很飽和,今年預計增幅爲20%-30%。”望變電氣證券部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坦言,輸配電設備相關訂單的增量主要由政策端驅動。望變電氣主營業務之一爲輸配電及控制設備,包括電力變壓器、箱式變電站、成套電氣設備等。

“配網方面的訂單一直很充足。”金冠電氣也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輸配電設備方面,公司的避雷器、開關櫃、環網櫃、一二次融合設備用量較大。”

雙傑電氣相關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表明:“今年公司在手訂單充足。目前,在南網等主要客戶基礎上,公司還在積極拓展工業側客戶,從而提高訂單質量。”雙傑電氣主營配電及控制設備製造、智能電網等業務。

思源電氣則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具體的訂單數據不方便透露。不過,該公司在機構調研紀要中披露,變壓器訂單符合公司訂單增長目標,且發貨情況正常,目前的產能規劃可以應對訂單需求。

▍對光伏行業有何影響

“總體來看,政策對光伏產業會有較強的拉動力。”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配電網的地位在不斷提高,新能源產業也逐漸演變成集中式和分佈式並重。

以分佈式光伏爲例,近年來分佈式光伏滲透率逐漸提升。據國家電網測算,分佈式光伏最大裝機潛力有望超過8億千瓦。

不過,隨着分佈式光伏裝機量高增,電網承載與消納問題也逐漸顯現。在一些地區,由於電網承載能力有限,分佈式光伏項目可能面臨併網難、發電受限等挑戰。

華福證券分析師鄧偉表示,一方面電網承載力不足,配電側可接入容量有限,隨着戶用光伏大量接入,很多區域出現變壓器送重過載問題;另一方面戶用光伏基本全部採用全額上網模式,導致部分地區部分時段出現反送電情況,經濟性降低。

目前,爲了解決分佈式光伏的消納問題,各地正在探索多種解決方案,如集中滙流上網、隔牆售電、微電網等。

在華福證券分析師鄧偉看來,新能源併網消納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循序漸進,先以政策引導,後行業自發調整適應,最終達到電源側與電網側經濟性相對平衡的過程。在配電網改革建設加快,增加分佈式接入規模的同時,增強剩餘新能源電力外送消納能力,且推廣分佈式集中滙流併網匹配建設進程。

與此同時,分佈式光伏已具備入市基礎。據華福證券測算,山東工商業光伏入市後綜合電價爲0.41元/度,IRR仍有18%。鄧偉等人認爲,後續隨着制度完善,光伏運營商盈利空間將大幅提升。

就整體趨勢來看,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表示,隨着光伏組件價格下降,分佈式光伏接入配電網的量將越來越多,未來趨勢總體向好。

同時,多方共同參與亦被認爲是未來趨勢。彭澎向《科創板日報》記者提到,“配網內大量接入波動性的這個電源,需要讓配網更具有彈性,那這就需要如儲能、虛擬電廠、充電樁等具備靈活性的用電方的介入。”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