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复星医药为何此时私有化复宏汉霖?| 见智研究

復星醫藥爲何此時私有化復宏漢霖?| 見智研究

華爾街見聞 ·  06/25 15:26

復宏漢霖的停牌終於揭開了謎底,與市場此前傳言一致:復星醫藥將私有化復宏漢霖退市, 私有化估值約爲124億人民幣。

此次復星醫藥對復宏漢霖每股報價爲24.60港元,較其停牌前收盤價溢價30.6%。以去年復宏漢霖5.46億淨利計算,本次私有化PE約23x。

整體交易54億港幣,將使用不超過37億併購貸款

復宏漢霖總股本爲5.435億股,其中H股1.634億股,非上市股份3.801億股。

big

此次要約人復星新藥目前持有復宏漢霖48.94%非上市股份。同時,復星醫藥通過復星醫藥產業持有4.67%非上市股份;通過復星實業持有5.95%的H股。

復星醫藥合計持股323,696,487股,佔復宏漢霖總股份59.56%。

big

本次交易完成後,復星醫藥將通過復星醫藥產業和復星實業持有吸收合併後的復星醫藥100%股份,實現100%控制復宏漢霖。截至目前,復星新藥只持有復宏漢霖,無其他資產。

本次交易對價部分分爲現金和股權兩部分:

現金對價部分:包括H股和非流通股合計2.198億股,佔復宏漢霖總股份的40.44%,交易總金額爲54.07億港元。

股份對價部分:通過復星新藥增發註冊資本收購及註銷復星醫藥產業和復星實業共計57,724,918 股復宏漢霖股份。

同時,復星新藥爲復宏漢霖的股東提供了一項特別選擇權,允許除上述兩股東外的其他股東在一定條件達成後,放棄現金對價,而以他們持有的復宏漢霖股份按照指定比例兌換爲持股平台的股份。然而,根據公告,這一選擇權涉及的復宏漢霖股份總量不得超過總股份的8%,即43,479,588股復宏漢霖股份。big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私有化現金對價部分,復星醫藥將爲子公司復星新藥擔保,向銀行申請不超過37億港幣的併購貸款,由復星新藥質押其持有的復宏漢霖48.49%股份,復星醫藥提供連帶責任擔保。

截至24Q1,復星醫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93.51億元,當期利息費用爲22.14億元。

bigbig

爲什麼私有化復宏漢霖?

自2019年9月復宏漢霖在港交所上市以來,儘管公司業務發展持續向好,並在2023年取得利潤5.46億元,但在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增加、港股市場持續低迷的大環境下,復宏漢霖的股價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彼時復宏漢霖IPO募集資金30.96億港元,以當時收盤價計算,復宏漢霖的市值爲267億港元。截至此次私有化提案收盤價格,市值縮水已超過50%,儘管公司股價已在今年反彈超過35%。

在這樣的背景下,復星醫藥選擇溢價30.6%私有化復宏漢霖,可以視爲一種雙贏的策略

復宏漢霖小股東受益

對復宏漢霖而言,私有化意味着擺脫二級市場波動的壓力,公司可以更加專注於長期發展戰略,而不必過分關注短期股價表現

同時,作爲非上市公司,復宏漢霖在業務發展和資源配置上將獲得更大的靈活性,能夠更加專注於新管線研發和當下業務。不用因爲顧及股價波動,從而影響業務重心。

此外,公司在公告中還解釋到,退市後公司可以減少維持上市地位所需的各項費用,如合規成本、信息披露成本等,從而降低運營成本。

對於國內醫藥行業,母公司私有化子公司退市並非沒有先例。

2019年藥明康德曾經將子公司合全藥業從新三板私有化退市,彼時藥明康德私有化理由同樣是:專注於長期發展策略並提高運營效率,並節省不必要的行政及其他掛牌相關成本與開支。從後續效果來看,合全藥業的私有化確實對藥明康德內部資源整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次私有化,對從去年開始買入復宏漢霖的小股東來說是利好,對於今年年初買入的小股東來說,整體回報也將超過60%

big

雖然更長期股東來講仍然存在虧損可能,但這已經是H股市場共同的問題。

復星醫藥將進一步提升創新藥研發效率

對於復星醫藥來說,私有化復宏漢霖的意義更大:

首先,私有化復宏漢霖爲復星醫藥帶來的最直接影響,就是直接提升復星醫藥的利潤水平和市場價值,從而提升股東回報

從財務角度看,此次復星醫藥23x PE收購復宏漢霖,估值低於目前復星醫藥25x PE,私有化將直接提升復星醫藥的利潤水平和市場價值。

根據復星醫藥2023年報,不含新冠相關產品,其製藥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3.50%。其中,抗腫瘤及免疫調節核心產品銷售76.38億元,同比增長38%,主要得益於復宏漢霖的漢斯狀、漢曲優、蘇可欣等產品的快速增長。

通過私有化復宏漢霖,復星醫藥將直接受益於這些優質資產的高速增長

big

值得一提的是,復宏漢霖在創新藥研發和國際化方面已取得顯著成果。其核心產品漢曲優(曲妥珠單抗)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包括歐盟、英國、中國、澳大利亞等,並於2024年4月成功獲得美國FDA批准,成爲首個在中國、歐盟和美國三大市場同時獲批的中國單抗生物類似藥。

2023年全年,漢斯狀實現收入超11億元,同比增長230.20%;漢曲優收入超27億元,同比增長58.19%;蘇可欣收入超9億元,同比增長19.67%。

第二,復星醫藥私有化其創新藥板塊中最具優勢的復宏漢霖,在當下國內醫藥市場整體景氣度受限,融資艱難的背景下,可以增加其與子公司間的協同,增強研發效率,減少資源浪費

近10年來,復星醫藥的研發投入增長迅速,從2013年的5.03億元增加到2023年的59.37億元,營收佔比從5.1%逐年提升至14.34%

雖然研發持續增長,但是長期以來,市場一直詬病復星醫藥旗下各子公司研發資源存在重複投入、效率低下的問題。例如,不同子公司可能同時在研發相同適應症的產品,造成資源浪費。

在今年5月華安證券舉行的復星醫藥電話會上,公司曾表示:

公司已經在通過各種動作降低內部研發資源的浪費

去年,公司成立了轉化研究中心,旨在加強與科研院所和早期研發機構的合作,促進源頭創新轉化,推動更多高效創新成果進入臨床階段。

同時,復星醫藥設立了六個關鍵決策點,在每個節點都會重新評估項目優先級,考慮商業化價值和市場變化。這種更加市場化、更注重效率的研發體系,在私有化後將更容易在整個集團範圍內推廣和實施。尤其是在項目早研階段,公司表示已經產生變化。

除了自研外,復星醫藥還通過基金形式佈局行業前沿領域,進一步整合研發。例如,2024年復星醫藥與深圳市兩級引導基金共同設立了50億元的深圳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復星醫藥認繳15億元,持有30%份額。私有化復宏漢霖之後,復星醫藥的研發資金無論是自研還是BD將更加靈活

如果後續公司能夠以復宏漢霖爲優勢整合研發資源,無疑將進一步提高復星醫藥集團創新藥板塊的整體研發效率

當然,考慮到復星資本運作的傳統,市場也不應排除復星醫藥未來再次讓復宏漢霖上市的可能性。考慮到A股市場的估值優勢,未來在A股上市可能是一個潛在選項。

結語:

國內醫藥市場正在經歷着第三個年頭的寒冬,無論對於biotech還是pharma,大家的選擇都殊途同歸,保證現金流,提升研發效率,更快將產品推向市場。

作爲國內pharma的代表,復星醫藥私有化創新藥子公司也給國內市場帶來了新的方向——併購整合研發資源,提升整體效率。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