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崔东树:汽车进口持续低迷 前5月国内汽车进口同比下降4%

崔東樹:汽車進口持續低迷 前5月國內汽車進口同比下降4%

智通財經 ·  06/25 15:07

智通財經APP獲悉,6月25日,崔東樹通過其個人公衆號發文稱,中國進口車進口量從2017年的124萬臺持續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僅有80萬臺。2024年1-5月汽車進口27.1萬臺,同比下降4%。隨着國產車的崛起和國際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幾年汽車進口持續低迷,1-5月持續3年負增長。5月進口汽車6.3萬臺,同比增7%,環比4月增22%,這是歷史少見的5月增長。

2023年歐洲2.5升以上乘用車對中國出口達到19.6萬臺,同比增11%、179億美元同比增3%,2024年1-5月達到5.55萬臺降32%、51億美元降32%,其中5月進口量1.1萬臺,降27%。5月進口金額11億美元,降16%。隨着中國汽車產業的不斷強大,電動化轉型改變了市場需求結構,燃油車需求持續萎縮,進口燃油車需求也出現明顯下降。隨着國際關係的不斷複雜,還是要未雨綢繆建立更多的進口模式,維持進口車合理規模。

一、中國汽車進口總體走勢

1、汽車進口增速特徵

在2014年進口車達到143萬峯值後下行,2016-2017年進口增速稍有企穩改善,2018年以來持續下滑。

2023年進口規模銳減,全年進口僅有80萬臺,同比下降10%。目前2024年的月度進口量維持在月均5萬臺左右水平,持續萎縮壓力較大。

2024年5月進口汽車6.3萬臺,同比增7%,環比4月增22%,這是歷史少見的5月增長;1-5月汽車進口27.1萬臺,同比下降4%。隨着國產車的崛起和國際品牌本土化加速,近幾年汽車進口持續低迷,1-5月持續3年負增長。

2021年進口車市場走穩,全年進口量93萬臺,同比持平。2022年汽車進口量達到88.5萬臺,同比下降5%,相對於2020年進口量下降較大。2023年進口車進口79.9萬臺,同比降10%。

近期國際汽車生產回暖,未來加大進口車增量推動全年恢復消費增長的潛力仍較大。

2、整車進口月度走勢

疫情後的進口乘用車恢復正常走勢。從月度走勢看,近幾年的進口仍呈現恢復增長特徵,與國產車的走勢基本相近。

2024年呈現正常季節走勢,1-4月進口較2023年同期偏弱, 5月進口走勢回暖。2024年後期能否實現類似2023年5月後一路向上的走勢,仍不確定。

3、汽車整車進口結構特徵

2017-2019年的進口車市都是相對穩定的。2023年進口整車80萬臺,相對2022年下滑較大。2024年乘用車進口仍屬最好,傳統的卡車進口較一般。

今年汽車進口結構中的乘用車佔到98%的絕對主力地位,其中2024年1-5月進口轎車8.6萬臺、佔比43%,進口四驅SUV進口7萬臺、佔比33%,而新能源車的未列名機動車進口0.9萬臺、佔比4%。

2024年的商用車進口表現較強,尤其是3月卡車進口回升較大,5月牽引車和中卡等均不強。

4、新能源汽車整車進口結構特徵

近幾年進口新能源乘用車實現持續高增長。5月進口純電動的乘用車2082臺增48%、插混637臺降67%,進口新能源車佔比達到4.3%;1-5月進口純電動的乘用車11123臺增8%、插混6101臺降23%,進口新能源佔比達到6.4%。

乘用車的傳統燃料進口車市場下滑較大,卡車中柴油車佔比回升,而汽油貨車的佔比下降,與牽引車需求相關。2024年的高端汽油皮卡進口表現緩慢。

近期新能源乘用車市場表現相對較強,進口純電動車市場也表現相對較好。

今年乘用車新能源進口占比達到6.4%,純電動較去年有小幅提升,乘用車仍是絕對主力。貨車中的汽油車比例仍是較高的,但柴油車提升較好。

5、汽車整車進口排量結構特徵

乘用車的進口車型排量集中於2升以下汽油車型,佔比整個乘用車的進口量48%的比例。前期進口走勢較強的2.5升-3升的大排量進口車銷量下降,2-2.5升的佔比明顯回升,市場的高端化走勢不強。5月的4升以上大排量車暫時走高,避險因素較明顯。

二、汽車進口市場格局

1、分國別進口特徵

進口車主要是北京地區企業,北京有較強的總部經濟的優勢。吉林地區的進口車規模下降,說明進口新能源車較多。

2、整車進口月度走勢

5月日本和美國等進口車增量很好。2024年5月進口最高的日本20228輛、德國18869輛、美國9739輛、斯洛伐克4317輛、英國4297輛。5月增量最大的是日本4735輛、美國2231輛、英國1410輛、匈牙利726輛、奧地利248輛。2024年1-5月進口車最高的是日本81481輛、德國67387輛、美國43454輛、斯洛伐克23818輛、英國21050輛等主力國家;1-5月增量最大的是日本27261輛、美國1763輛、荷蘭1079輛、奧地利711輛、匈牙利225輛。

2024年1-5月進口車下滑表現相對較大的是德國、斯洛伐克、印度、意大利等歐洲國家。

3、新能源汽車整車進口國家特徵

2019年前新能源車的進口數量較大,但2021年特斯拉國產導致的純電動下滑的幅度較大。

2021年純電動車受到特斯拉國產的影響而下降較大,但2022-2023年新能源的發展很好,讓更多企業進口新能源。

2024年的純電動的德國進口放緩,插混的美國進口表現較強,混動的日系車走勢總體較強。

4、歐洲2.5升以上乘用車

2023年歐洲2.5升以上乘用車對中國出口達到19.6萬臺,同比增長11%;2024年1-5月達到5.55萬臺降32%,其中5月1.1萬臺降27%。

2023年歐洲2.5升以上乘用車對中國出口達到19.6萬臺、179億美元,金額同比增長3%,2024年1-5月達到51億美元降32%,其中5月11億美元,降16%。

三、汽車市場銷量格局

1、進口車總體銷量

目前看進口車銷量表現稍差,弱於國內國產豪華車市走勢。2021年進口車銷量達到94萬臺,相對於2020年銷量下滑6%。

2022年進口車的銷量84萬臺,同比2021年大幅低10%,也相對弱於國產車的表現。2023年終於恢復正增長,達到91萬臺,增8%。

2024年1-5月進口車交強險數據爲33萬臺,同比下降7%。由於低基數的促進,今年1-5月進口車零售一般,未來壓力仍大。

2、進口車品牌特徵

過去幾年進口超豪華車持續增長,但2023年以來出現14%的下滑,2024年1-5月加速下滑。超豪華總體走弱體現超高端消費群體的購買力暫時放緩。

目前進口車主要靠豪華車的需求支撐,進口車中的主力進口豪華車佔比大幅增長,雷克薩斯的進口零售暴增28%,表現不錯。寶馬、奧迪、林肯、路虎的表現總體較強,保時捷的近期表現偏弱。

合資品牌進口車快速萎縮,豐田與大衆、斯巴魯等部分品牌進口車萎縮劇烈。

3、進口車品牌區域變化特徵

進口車市場的需求總體偏弱,其中上海、深圳、北京與杭州等傳統富裕地區的進口豪華車市場壓力較大。

4、中大型車區域變化特徵

豪華車市場的需求總體偏弱,其中上海、深圳、成都等傳統富裕地區的豪華車市場壓力較大。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