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复星医药拟54亿港元私有化复宏汉霖 后者未来或转战其他市场

復星醫藥擬54億港元私有化復宏漢霖 後者未來或轉戰其他市場

財聯社 ·  06/25 12:40

①股價水平未達預期且交易量較小,復宏漢霖擬私有化退市,私有化交易現金對價部分不超過54.07億港元。 ②“復宏漢霖的退市,能夠幫助企業尋求更好的融資渠道,推動自身的發展。未來,也可能會去其他市場上市。”

《科創板日報》6月25日訊(記者 鄭炳巽)“自香港聯交所上市以來,受全球宏觀經濟、醫療行業、港股整體趨勢等因素影響,復宏漢霖股價水平未達預期且交易量較小,上市後未通過股權融資籌資資金,作爲上市公司的優勢未能充分體現。”

24日深夜,復星醫藥(600196.SH)發佈公告,基於控股子公司復宏漢霖(2696.HK)自上市以來的市場表現,宣佈擬對其實施私有化。印證了一個多月前,市場上關於復宏漢霖計劃私有化退市的傳聞。

復宏漢霖於2019年9月登陸港交所,IPO募得資金約31億港元,上市首日收盤價爲49.45港元/股,當日總市值約267億港元。相比之下,截至今年5月23日停牌,復宏漢霖股價報18.84港元/股,公司總市值約102億港元,較上市之初減少約62%。

醫療戰略諮詢公司Latitude Health創始人趙衡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港股的市值和流動性太低了,已經失去了上市的意義,復宏漢霖的退市,能夠幫助企業尋求更好的融資渠道,推動自身的發展。未來,也可能會去其他市場上市。”

其實,在這更早之前的2023年7月,復宏漢霖已宣佈,在綜合考慮實際情況及資本市場規劃之後,終止推進科創板上市的計劃。

就此,《科創板日報》記者詢問復星醫藥企業人員,是否有安排復宏漢霖在其他市場上市的計劃。對方表示,“目前公司還是先聚焦私有化一事,後續有進一步信息將會公告。”不過,對方也不忘強調,“復宏漢霖是復星醫藥核心的優質創新資產。”

image

私有化完成前復宏漢霖股權結構

根據私有化公告,截至6月24日,復星醫藥通過控股子公司復星新藥、復星醫藥產業及復星實業等企業,合計持有復宏漢霖3.24億股股份,約佔總股本的59.56%。復星新藥擬以現金及/或換股方式,收購併註銷其他股東持有的全部復宏漢霖股份。並且,復星醫藥將在私有化交易之後,持有復星新藥100%股權。

其中,現金對價部分,復星新藥擬以24.60港元/H股收購註銷不超過1.31億股復宏漢霖H股,約佔總股本的24.12%,同時擬以人民幣22.445元/非上市股份收購註銷8870萬股復宏漢霖非上市股份,約佔總股本的16.32%。

現金對價合計不超過54.07億港元。結合上述停牌前復宏漢霖18.84港元/股的股價計算,此次私有化收購溢價超過30%。

爲了推進私有化進程,復星新藥計劃向招商銀行申請不超過等值港幣37億元的併購貸款額度,同時爲確保該項目境外支付可行性,復星醫藥另一控股子公司Lustrous Star擬向招商銀行申請不超過等值港幣32億元的過橋貸款額度。復星醫藥及多個控股子公司擬爲此提供擔保。

復星醫藥企業人員告訴《科創板日報》記者,“交易完成後,將助力復宏漢霖的可持續增長,以及加強復星醫藥在創新生物藥領域的戰略佈局。”

作爲一家創新藥企業,復宏漢霖目前擁有多款商業化產品,包括曲妥珠單抗、斯魯利單抗、貝伐珠單抗、利妥昔單抗,以及阿達木單抗。2023年,復宏漢霖產品銷售收入合計45.54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0.2%,其中曲妥珠單抗全球範圍內合計實現收入約27.37億元,是收入的最主要來源。

受此帶動,復宏漢霖2023年實現營收人民幣53.95億元,同比增長67.8%,淨利潤達5.46億元,是上市以來首次實現全年盈利。

目前,復宏漢霖還擁有多個處於上市申請的產品適應症,以及多個從IND到臨床III期不同研發階段的產品管線。有觀點認爲,復宏漢霖在完成私有化之後,將對創新產品和管線的佈局起到很好的協同效應。

image

復宏漢霖產品管線佈局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