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瑞和股份:业绩起落皆因恒大,财务困境依旧难解

瑞和股份:業績起落皆因恒大,財務困境依舊難解

鈦媒體 ·  06/25 10:41

6月24日晚間,瑞和股份(002620.SZ)發佈對深交所2023年年報問詢函的回覆公告。據了解,深交所此前要求公司針對營業收入下降、現金流嚴重惡化、連續三年扣非後淨利潤爲負、銀行帳户新增凍結情況、銀行貸款逾期解決等多個財務問題說明原因。

2023年對公司來說確實是業績重創之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爲-3.73億元,同比下降4003.35%;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爲2674.39萬元,同比下降76.40%。

鈦媒體APP注意到,公司財務狀況惡化與恒大債務違約有關。爲維持生產經營,公司曾通過獲取銀行授信來化解資金面緊張。只是,銀行授信時間有限,面對當下的財務困境,未來留給公司的時間或許不多。

業績起落皆因恒大

瑞和股份成立於1992年,以公裝建築起家,於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主要業務爲公共裝飾工程和高檔住宅精裝修的設計及工程施工。2023年,公司營收15.52億元,同比下降27.8%;歸母淨利潤-3.73億元,同比下降4003.35%。對此,公司表示,業績變動是受恒大債務違約影響,基於謹慎性原則,對相關資產計提減值準備。

實際上,公司當初之所以能發展壯大也正是因爲恒大。據了解,公司自2007年起開始與恒大合作,參與恒大地產各系列項目的精裝修。爲抱緊“第一金主”的大腿,公司在2014年組建以鄧本軍副總經理爲首的恒大客戶服務中心,專注爲恒大業務發展組織一支強而有力的新力軍。2014-2020年,公司營收從15.22億元上漲至37.68億元;淨利潤從0.55億元上漲至1.75億元。

2021年,恒大突發債務危機,公司業績受到影響開始急速下滑。2021-2023年,公司扣非淨利潤連續3年虧損,分別爲-18.51億元、-1.02億元和-4.47億元,合計虧損金額高達24億元。

其實,恒大資金緊張跡象早已有之。2018年,公司經營現金流淨額從2017年0.63億元驟降至-2.47億元。公司解釋,主要系第一大客戶(恒大)改變結算方式所致。據了解,2018年,恒大在結算資料審核方面引入個性化要求,例如土方工程結算需要提供經過甲方現場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及施工單位四方共同確認的交付場地標高圖和完成面標高圖。

現在結合恒大的資金鍊事件回頭看,當初恒大一反常態地調整工程款的結算模式或許只是表現,資金能拖就拖或才是實質。

截至2023年末,公司對恒大的應收款項總敞口(含應收賬款、應收票據、合同資產及合同履約成本等)合計28.05億元,累計計提各類減值損失21.04億元,應收款項敞口淨額7.01億元。對此,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與恒大對相應應收款項計提減值準備是否充分。

在回覆函中,公司表示,基於恒大客戶的現狀及回款情況,公司出於謹慎性針對約2.8億房源(包括已網籤1147.88萬元)計提比例較去年提高10%(65%提高至75%),同時均在積極推動辦理網籤手續、銷售和轉抵下游,公司認爲針對恒大客戶應收款項計提相關減值準備的金額是準確且合理的、符合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據2023年年報披露,公司與恒大集團已簽訂以房抵債協議,正在辦理以房抵債手續的實物資產爲2.69億元;可用於抵賬的甲供材料應付賬款爲5.23億元。剔除上述因素影響,公司對該恒大集團的應收款項淨敞口全覆蓋。而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與恒大集團正在辦理以房抵債手續的實物資產爲2.77億元,可用於抵賬的甲供材料應付賬款爲5.33億元。歷時一年之久,爲何公司與恒大“以房抵債”的進度會如此之緩慢?那麼公司到底有沒有拿到房?兩者協議履行又是否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財務困境難解

在業績虧損的背景下,公司也曾嘗試尋找新的盈利增長點。只是,公司使用的方法似乎是讓人嗤之以鼻的“蹭熱點”。2021年11月,公司與隆基綠能上能電氣等多家企業簽署光伏新能源領域戰略合作協議,藉此消息讓股價迎來漲停。然而,蹭熱點卻難以轉爲實質收入,公司光伏業務發展幾年依然是雷聲大雨點小。截至2023年末,光伏業務僅佔公司營收比例的6.28%。

更爲關鍵的是,公司幾經折騰,其資金面情況依舊不樂觀。截至2023年末,公司貨幣資金2.41億元,其中受限資金爲1.47億元,而流動負債合計27.49億元。爲解決資金問題,公司此前寄希望通過法院訴訟的方式將欠款追回。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公司訴訟明顯增加,其中相當一部分訴訟的原告就是瑞和股份。然而,漫長的司法流程註定讓遠水救不了近火。2022年12月27日,公司發佈公告,向11家銀行申請11.24億元授信,用於借新還舊和生產經營週轉,授信期限爲三年。據了解,當初爲獲得授信,李介平,總裁李冬陽及其配偶,以及李介平的多家子公司和孫公司提供擔保;抵押物包括深圳福田區的多處房產、青島市房產、旗下酒店以及工業用地。

即便公司獲得銀行授信,但留給它的時間也並不多。據2023年年報披露,公司被凍結銀行帳户金額爲1.35億元,佔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資產的57.14%,佔貨幣資金餘額的56.15%,凍結帳户數量113個,佔總帳户數量比例52.56%。反觀2022年,公司有95個銀行帳户被凍結或部分凍結。

3年的銀行授信期限,對公司來說並不能從零開始,而是要從“坑”裏爬出,這對公司來說也將是挑戰。

另外,公司未來應收賬款依舊難以收回,或存在壞賬減值。截至2023年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8.89億元,佔總資產的21.86%;計提應收賬款壞賬損失爲2.91億元,佔應收款項的比例約爲34%。更爲關鍵的是,公司較長賬齡的應收款背後的企業資金面也緊張。據回覆函顯示,2023年度逾期4年以上應收進度款前五大欠款方分別爲華潤(深圳)有限公司、蘭州鐵路局、哈爾濱銀行群力總部、天津天房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等,其中前三個企業逾期原因皆爲資金緊張。(本文首發鈦媒體App,作者|翟智超)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