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拟23.5亿元收购索尔思光电60%股权,老牌房企万通发展跨界“求生”

擬23.5億元收購索爾思光電60%股權,老牌房企萬通發展跨界“求生”

環球老虎財經 ·  06/25 09:51

老牌房地產公司萬通發展跨界光通信領域有了最新進展。

6月23日晚間,萬通發展公告,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索爾思光電1.24億股股份,交易合計作價預計爲3.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53億元。上述交易完成後,公司將持有索爾思光電60.16%股權,成爲索爾思光電控股股東。

資料顯示,索爾思光電是光通信元器件供應商,公司的主營業務爲光芯片、光器件及光模塊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萬通發展的此次收購屬於跨界光通信領域。

不過,萬通發展此舉在資本市場遇冷,6月24日,萬通發展震盪跌停,截至收盤報8.87元/股,最新市值176.3億元。

投資者用腳投票的背後,一方面,近年來萬通發展數次試圖跨界轉型卻都收效甚微,公司營收不增反降,歸母淨利潤也出現虧損。

另一方面,此次收購可以說是一波三折,先是豪美新材橫插一腳,公司的收購方案險些被擱置。後是在董事會上,公司的兩名董事鮮燚和楊東平對此事投了反對票,第三大股東GLP也因公司的跨界轉型欲清倉股份。同時,萬通發展還面臨着資金緊張以及大股東股權質押比例較高的風險。

或新增20億商譽

萬通發展的此次跨界收購可以說是承受着內外雙重壓力。

據悉,去年10月就傳出萬通發展將收購索爾思光電的消息,2023年11月27日,公司正式公告籌劃該重大資產購買事項,10月中旬至11月28日,公司還迎來一波股價大漲,累計漲幅超70%,並因股價異動引來上交所問詢。

如今收購方案初步落地,萬通發展卻遭遇跌停,是什麼導致投資者對公司跨界收購索爾思光電的態度發生了180°大轉變?

具體來看,萬通發展將與Diamond Hill、上海麓村等11名交易對方簽署《股份轉讓協議》,以協議轉讓方式收購其持有的索爾思光電1.16億股股份;同時與PSD簽署《南方通信之股份轉讓協議》,以協議轉讓方式收購其持有的索爾思光電823.53萬股股份,單價均爲2.62美元/股,交易作價合計3.2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3.53億元。

索爾思光電承諾應爭取在2024年度、2025年度及2026年度分別實現4000萬美元、5500萬美元、7500萬美元的淨利潤。如公司經營業績達到相應業績條件,萬通發展則會以每年1/3的比例進行回購以激勵團隊。

需要注意的是,截至今年一季度,萬通發展賬上貨幣資金僅11.81億元,這意味着公司想要完成對索爾思光電的控股,或將掏空家底。

同時,公告顯示,收購索爾思光電後,萬通發展的負債總額將由2023年末的28.29億元增長爲66.72億元,資產總額將由88.31億元增長爲130.04億元,以此計算,公司的資產負債率將由32.03%增長至約51.31%。此外,公司商譽也將由2197.41萬元,增長爲20.40億元,未來存在減值風險。

而此次收購萬通發展收購索爾思光電的過程也可以說是一波三折。

在去年11月27日萬通發展公告收購索爾思光電前,另一家上市公司豪美新材便公佈了投資索爾思光電的消息。

彼時公告顯示,豪美新材擬以可轉債的方式對索爾思光電進行D輪投資,投資金額爲4000萬美元,該筆借款可轉化爲對索爾思光電的股權投資款,按照每股2.62美元的價格,取得索爾思光電1527.94萬股股份,佔索爾思光電股權激勵行權稀釋後總股本的5.79%,並有權獲得一席董事席位。

直到今年4月,豪美新材公告,因未能與索爾思光電就核心條款達成一致,決定終止對索爾思光電的進一步投資計劃。萬通發展才得以獨享重組索爾思光電的果實。

此外,萬通發展內部對此事也有不同意見。在此前召開的董事會上,公司兩名董事鮮燚和楊東平對這一資產重組計劃投了反對票,理由是相關事項爲重大的潛在現金投資,但審閱議案時間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鮮燚還有另一重身份,即普洛斯投資(上海)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財務官。

據悉,2019年物流地產巨頭普洛斯旗下的GLP通過戰投,以8.22億元的對價獲得萬通發展2.05億股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10%,成爲公司的第三大股東。

2023年以來,GLP已數次拋出減持計劃,今年6月8日,GLP再次公告將合計減持不超過萬通發展總股本2.61%的股份。而目前GLP的持股數爲5177.70萬股,佔總股本的2.61%,也就是說,若這部分股份全部減持完成,GLP所持萬通發展股份將被清倉。

轉型“求生”

事實上,提起萬通發展,或許大多數人對這家老牌房企的“跨界轉型”都有所耳聞。

資料顯示,萬通發展的前身萬通地產是國內老牌房企,由“地產思想家”馮侖創立。早在2010年前後,公司就開始收縮房地產業務,並向工業用地、商用物業等方向轉型。

2016年,“嘉華系”的王憶會拿下萬通發展控制權後,公司進一步試水文娛、新能源、金融服務等領域。

具體來看,2020年,“萬通地產”正式更名“萬通發展”,進一步淡化了公司的房地產色彩。這一年,萬通發展將“新城市科技+生活綜合運營服務商”作爲了轉型目標。

2020年9月,萬通發展與商湯科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人工智能應用場景落地、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和智慧城市等多領域進行戰略合作。

兩年後,萬通發展又向通信與數字科技領域拋出橄欖枝,通過自建、投資、合作等多種方式進行佈局。

2022年4月,萬通發展與北京大唐永盛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北京萬通盛安通信科學技術發展有限公司,佈局稀布相控陣技術。5月,萬通發展籌備設立萬通信研院。7月,萬通發展通過增資控股知融科技。2021年公司又成立了萬通城市發展研究中心。

但遺憾的是,目前這些轉型還未能發展爲萬通發展的第二、三增長曲線。

業績顯示,2023年萬通發展實現營收4.87億元,同比增長15.4%。按行業分,房地產銷售和房屋租賃分別實現營收2.69億元、2.12億元,分別佔總營收的55.25%、42.51%,包括通信與數字科技在內的其他業務僅實現營收276.01萬元。

不過,公司收縮傳統地產業務的決心未曾動搖。在2024年一季度經營簡報中,萬通發展再次表示,因公司對傳統地產業務進行戰略性收縮,2024年1-3月,公司無新增土地儲備,無新開工及在建、竣工面積。

大股東深陷高質押率

地產行業下行疊加頻頻轉型不利,近年來,萬通發展的營收和歸母淨利潤均出現大幅波動,現金流也時好時壞。

梳理萬通發展此前的業績可以發現,2007-2018年間,公司的營收規模幾乎都在20億元以上,巔峯時期年營收超48億元。2019年,公司營收同比下滑近70%至11.03億元。隨後公司的營收規模進一步縮小,近兩年公司的營收均在5億元之內。且2022年起,公司的歸母淨利潤開始出現虧損。

2024年一季度,萬通發展營業總收入爲7624.36萬元,同比下滑39.92%,歸母淨利潤虧損6384萬元,同比下滑134.73%。

此外,從股權質押頻率來看,萬通發展的大股東存在一定的資金壓力。

據萬通發展公告,目前公司的控股股東嘉華控股和二股東萬通控股分別持有公司5.47億、3.29億股股份,分別佔公司總股本的37.52%、16.57%。由於兩家公司的實控人均爲萬通發展實控人王憶會,二者構成一致行動人。

目前,嘉華控股共質押萬通發展5.44億股,佔其持股數的99.40%,佔公司總股本的27.35%。兩家公司累計質押萬通發展8.40億股股份,佔其合計持股數的95.82%,佔公司總股本的42.24%。

值得一提的是,在萬通發展確定轉型通信科技後,公司控股股東及一致行動人就數次對公司股票進行減持、轉讓等操作。

2024年5月1日,萬通發展公告嘉華控股及萬通控股將合計向北京復遠等轉讓公司股份1.1億股,佔總股本的5.53%,轉讓價格均爲6.96元/股,合計轉讓價格爲約7.66億元。

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四季度至今,王憶會所控制的萬通控股及嘉華東方輪番進行減持、轉讓,二者累計減持、轉讓合計超過2億股公司股份。

在大股東高質押率、公司業績虧損的狀況下,跨界光通信能否讓萬通發展走出泥潭?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