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平替”围剿lululemon

“平替”圍剿lululemon

摩爾金融 ·  06/25 08:10

斑馬消費 陳碧婷

“瑜伽服界的愛馬仕”lululemon,正在走下神壇。

前段時間,lululemon官宣在公司任職長達7年之久的首席產品官離職引發熱議,同時隨着消費意識的覺醒,平替開始取代lululemon成爲瑜伽愛好者的心頭好,就連公司股價相較於年初也跌去了足足四成。

作爲名副其實的“中產收割機”,lululemon曾在國內掀起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瑜伽運動熱,不穿一條lululemon瑜伽褲,在健身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誰曾想一朝跌落。大本營北美市場增速下滑明顯,寄予厚望的中國市場,也在不斷遭到國產平替的圍剿,未來的路恐怕會越來越難走。

崛起和高光

上世紀90年代,當大多數主流運動品牌都在專注於以跑步、足球等主流運動領域時,Chip Wilson憑藉敏銳的嗅覺,於1998年在加拿大溫哥華創辦了lululemon,定位高收入女性穿着的瑜伽裝備。

2000年,lululemon首開線下門店,不僅展示和售賣產品,還會定期舉辦瑜伽、普拉提等各項運動課程,從而讓消費者對產品和背後所宣揚的社區文化有更深入了解。

正是這種精準的營銷定位和專業的產品和服務,lululemon的瑜伽褲逐漸在美洲地區的瑜伽愛好群體內佔有一席之地,爲公司貢獻了超過80%的營收。

彼時,國內瑜伽運動還處於萌芽階段,更無人太多關注遠隔太平洋的專業瑜伽褲品牌。

直到2022年初,冬奧會在北京舉辦。加拿大代表團一身紅色的羽絨服,吸引中國消費者的關注,lululemon那個神似歐米茄的LOGO火速出圈。

伴隨着“她經濟”的東風和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售價動輒千元一條的lululemon在國內迎來指數級別的增長。

穿瑜伽褲出街一度成爲新的流行趨勢,lululemon開始成爲年輕愛美女性在社媒平台的流量密碼,最終被捧成了和始祖鳥、拉夫勞倫齊名的“中產三寶”之一。據新紅數據顯示,和lululemon有關的創作筆記超過84萬篇,#今天穿lululemon#的話題瀏覽量更是高達1.6億次。

據lululemon業績,2022財年其在中國市場的淨收入爲6.82億美元,同比增長30.1%。截止到2024年4月底,lululemon在中國大陸的門店數量爲127家,僅次於其本土北美,全球第二。

在全球消費者的追捧下,2022年7月lululemon以374億美元的市值成功超越阿迪達斯,成爲僅次於耐克的全球第二大運動品牌。

平替“圍剿”

登高易跌重,這一定律,也正在lululemon身上應驗。

在營收中佔比高達79%的美洲市場,lululemon的增速已經出現了明顯下滑。2023年,其美洲地區營收同比增長僅12%,要知道,2022年這一數字還有29%。

大本營失速,直接反饋到了資本市場。公司股價從今年初的516美元,一路跌至最新的311美元。

和美洲市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lululemon在中國市場的表現依舊搶眼。2023財年,在華增速高達67.2%,達到了2022年的兩倍。

不過,隨着消費趨勢的變化,衆多國產平替品牌的崛起,lululemon也正在遭遇日益嚴峻的挑戰。

在今年618年中大促期間,天貓健身褲熱賣榜單中,排名前四的分別是斐樂、VFU、GIGT和迪卡儂,lululemon並未在列。

VFU和GIGT被稱爲lululemon的平替,單件售價百元左右,主打性價比。前者銷量最高的瑜伽褲過去30天累計5萬人付款,後者也有1萬多人下單。

“運動科技第一股”Keep,近年也將運動裝備作爲發展重點。618預售首日,Keep天貓旗艦店只用了11分鐘,就打破了去年的全日銷售額,在瑜伽健身銷售榜中排名第二。其中無尺碼瑜伽褲和瑜伽運動背心爲店內熱銷單品,僅天貓平台的月銷量就能達到上萬件。

不僅如此,兩個月前,Keep還投資了由前高管所創辦的瑜伽服品牌tan theta,目前相關產品已經在電商平台上線。

Lululemon的熱賣,其他運動品牌不可能坐視不理。安踏、李寧等攜品牌、渠道等優勢橫向殺出,蕉下、粒子狂熱等也不遑多讓。更有各路打着“代工”旗號白牌們紛紛入局瑜伽服,市場瞬間進入白熱化。

尤其是在理性消費回歸的當下,lululemon動輒上千元的售價,還是會影響不少用戶的決策。

事實上不只是中國,國外的CRZ Yoga作爲lululemon的平替,在TikTok上的月均銷量也超過了8萬條。

帶來的直接結果是,lululemon創始人曾聲稱“售價爲普通產品的3倍,堅決不打折”,現在也開始降價了。

lululemon的美國官網原價118美元的不對稱瑜伽褲,折後僅需79美元;國內市場,lululemon在各大平台的官方旗艦店,也在不斷推出各種折扣、滿減等活動。

拓展不力

從市場規模來看,瑜伽賽道仍具發展前景。

據艾瑞諮詢數據,2022年我國瑜伽市場規模爲387億元,一年後即突破了500億元大關。瑜伽已成爲我國女性喜愛的第二大運動,僅次於跑步。

面對各路競爭對手的崛起,lululemon的增長神話該如何延續?

打折促銷,短期內可見奇效,但長期對品牌,無異於飲鴆止渴。

從今年初以來,lululemon就在頻繁推出各項優惠活動,一條上千元的瑜伽褲,在疊加了各種優惠後,最低只需400元左右。滿5件打7折、線下門店全場7折乃至5折、入駐奧特萊斯開設折扣店,高貴的lululemon,已經做出了違背創始人的決定。

即便是降價促銷,lululemon的價格,還是遠高於一衆國產平替。於是,在瑜伽褲品類遭遇瓶頸後,lululemon開始了多品類並行的戰略。

在lululemon官網除了瑜伽運動,男裝、鞋履以及配件等不斷上架,試圖在產品上做“加法”。

和很多消費品牌類似,靠單一爆款產品快速取得成功後,很容易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刻板印象,以至於新的系列少有人買單。

2023年初,lululemon簽約了國內首位F1車手周冠宇,對其男褲產品進行推廣;去年底又在上海虹橋天地開出了第1個男裝快閃店,今年初還開設了獨立男裝門店。

只是,lululemon過於明顯的女性品牌標籤,讓很多男性消費者望而卻步。在鞋履市場,它和老牌巨頭耐克、阿迪等更難有一戰之力。

2023年,lululemon男裝業務營收增長15%,沒有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時至今日,其男士產品在總營收中的比重仍然不到四分之一。

如此來看,lululemon要靠拓展品類、男女通吃來穩住市場地位,恐怕還要下一番苦功夫。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