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段永平2024上半年经典分享:用10年20年去做“思维实验”,看不懂的领域错过也没啥

段永平2024上半年經典分享:用10年20年去做“思維實驗”,看不懂的領域錯過也沒啥

IN咖 ·  06/24 23:02

來源:IN咖

站在風口浪尖的茅台,在段永平眼裏還是那個“原來的自己”。

他說,“在我比較了解的公司裏(年利潤10億美金以上的),我覺得未來十年總利潤比過去10年總利潤高的公司可能有:$蘋果 (AAPL.US)$$貴州茅臺 (600519.SH)$$伯克希爾-A (BRK.A.US)$$微軟 (MSFT.US)$$谷歌-C (GOOG.US)$$騰訊控股 (00700.HK)$。”

在社交平台畫風犀利幽默的段永平,幾乎每天都要對那些看着“順眼”的話題,分享和交流下自己的看法。

從他一直以來堅持的投資理念:“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對具體公司的看法:“蘋果的商業模式比$可口可樂 (KO.US)$要強”;

對於日常小操作的解讀:“‘有分析指出,$遊戲驛站 (GME.US)$的股價要達到大約105美元及以上,段永平才會虧損’, 這是瞎分析,這個股票要是能漲到105以上,我最後肯定能賺更多!”;

以及對新事物的親身體驗:“VisionPro越用越喜歡!”;

還有對熱點事件的看法:“姜萍這種雖然不常見,但概率上出現也不是不可能的。我不想說她就是個天才(那樣會忽略人家的努力),她其實就是在數學裏找到了樂趣而已。”

段永平幾乎無所不談。

巴菲特曾說,“如果能更好地運用書面和與人溝通的技巧,那你的價值至少能增加50%”。

其實回看段永平過去這些年的所有言論,以及他自己的操作,都蘊含着同樣的道理。

“在自己能理解的範圍內找長期回報較高的公司去持有。”

從段永平“隱身背後”的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最新披露的美股持倉來看,核心持倉依然是蘋果,其它持倉分別是,伯克希爾、谷歌、$阿里巴巴 (BABA.US)$$迪士尼 (DIS.US)$$西方石油 (OXY.US)$$Moderna (MRNA.US)$$拼多多 (PDD.US)$$美國銀行 (BAC.US)$

其中大部分公司段永平在社交平台發言中都有提到,尤其是對於自己“唯二”看得懂的蘋果,的確下了重注。

公開信息顯示,H&H International管理規模141.96億美元,其中,蘋果的持倉佔組合管理規模的78.01%。

值得一提的是,段永平管理的帳户中增持蘋果,巴菲特則在減持。

在6月初,段永平再次提及“我猜巴菲特大概率是會繼續賣一些(蘋果)的。”

聰明投資者整理了段永平2024年以來,所有公開分享的內容,有關於茅台、蘋果等公司的看法,也有從企業的角度出發,談如何做投資。

在當下這個“黑天鵝事件”頻發的階段,做一些簡單的事,不要讓生活充滿焦慮,才是投資中最重要的事,也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內容。

就像段永平所說的:“我的人生裏有很多事情比投資重要,努力讓自己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及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不要把浪費時間在沒意義的事情上(比如,去寫一本自己的自傳)。”

一、茅台價再跌一段時間我也不意外

1、(貴州茅台)我們一股都沒賣!(4月3日)

2、“市場短期是投票器,長期是稱重機”,所以市場還是那個市場,茅台也還是那個茅台。

3、茅台價再跌一段時間我也不意外的。還是那句老話,10年後回頭看這個價錢,很可能像現在看10年前的價錢。

4、喜歡喝茅台的人不會因爲市場價跌了就不喝茅台了,喜歡茅台公司的人,股價越低應該是越開心的,不好受是因爲不懂又想賺快錢。

5、你如果不認識喜歡喝茅台的朋友,那你還是遠離茅台的比較好,如果你很喜歡喝酒,你會容易理解很多。

6、我不懂什麼叫金融屬性,那就是個僞概念。

茅台確實具有存儲增值屬性,我猜絕大多數存茅台的人都不是爲了增值的,但大家確實可以體會到要想買到以前存的那些年份的酒,價錢會比原來貴不少。

7、電子產品行業要是碰上不好賣的時候,後果是很嚴重的;茅台碰上不好賣的時候,只是被動地又多了一些年份酒而已(以後賺得更多)。

8、茅台2500左右時我也想過賣掉的問題,最後還是放棄了。因爲賣掉後不知道拿着現金幹什麼,利息那麼低,人會產生焦慮,不合算。

9、清倉茅台不是問題,問題是拿着那筆錢去做什麼?絕大部分人很可能躲過了和尚但沒躲過廟。

10、賣了茅台去換了騰訊是個過得去的決定,因爲最後不會虧到哪裏去。但很多人賣了茅台買了“假布斯”之類再也回不來的東西,才是真的慘。

11、全球“高端白酒”數不勝數,好生意的沒有幾個,全球所有酒的生意賺的錢加起來也可能沒蘋果多(我沒算過),所以,爲什麼會覺得白酒是比蘋果好的生意呢?

這裏說的是蘋果對“白酒”而不是對“茅台”,這兩者是不應該混爲一談的。

二、蘋果的商業模式比可口可樂要強

12、我覺得蘋果的商業模式比可口可樂要強。

13、蘋果在建立生態中也許可以通過買小公司買到一些人才、技術和專利,以及別的我不太清楚的東西,但蘋果肯定不會爲了買點營業額或者利潤去收購。

14、從蘋果的角度,一般是看能給消費者帶來什麼,而不是生意上能否成功。

15、蘋果有很好的商業模式,大家覺得AI會給蘋果帶來新的一輪成長。

16、任何一個公司真正的買家只有他自己。蘋果跌了的時候,哪怕我沒錢再多買也是高興的,因爲蘋果這麼賺錢,公司一定會繼續買。

17、(apple intelligence)看着很實用,大概率會有一波很長的換機潮。

我估計至少3-5年內iPhone的銷量會同比上升,因爲iPhone實在是太耐用了,正常情況下換機週期比較長,結束之後大概又會進入正常換機週期。

18、VisionPro是個很酷的產品,但目前還不是個必需的東西;iPhone則完全不同。(特意起大早搶購到VisionPro的段永平:我已經大概一個月都沒用過我的VisionPro了,主要是沒想看的電影。)

19、VisionPro(未來)會好到你不敢相信,但可能需要5-10年(的時間),要取決於什麼是改變世界的定義。

20、一般來說,巴菲特開始減持的公司是會繼續減持的;我不會賣蘋果,但很樂意看到巴菲特先生減持一些或更多。

21、蘋果確實不便宜,巴菲特換點到石油是非常容易理解的事情;但目前我也沒有太強的意願拿蘋果去換別的公司,主要是我能理解的公司太少。

三、對騰訊的顧慮減少了

22、$騰訊控股(ADR) (TCEHY.US)$這個價格(44.12美元/股)以下繼續買!(5月1日)

23、(對於騰訊)有些顧慮還在,有些減少了;回購不改變公司價值,但有沒有回購的能力非常重要。

回購能力的唯一來源是企業健康持續的盈利能力,很多公司市值很低卻無法回購的原因,實際上是缺乏回購的能力,而不是不想回購。

24、好公司沒幾個能私有化的,很多很大的好公司到最後很難私有化,因爲規模太大了。

四、用10年20年去做“思維實驗”

25、想公司、想生意,要想10年、20年後公司是什麼,不要理會市場,你永遠不會明白“瘋子”在想什麼。

26、大多數普通人根本就沒打算看長遠,那又怎麼能看懂(一家公司究竟是什麼樣的)?

27、你認爲10年後還在的公司都有誰(定義是10年後營業額和利潤都不低於今天的才可以認爲還在)?(這個問題很有意思,在巴菲特跟自己的投資助手討論時,這也是個必問題)

我覺得蘋果,茅台,騰訊應該都還在;谷歌,微軟,BRK應該也還在。我希望OV(oppo和vivo)還在,但不是100%確定。

20年:我覺得蘋果,茅台應該還在,谷歌,微軟,BRK也應該還在,騰訊90%還在,OV應該75%還在。

30年呢?

沒事想想這個也許能對投資有點幫助。

28、我大概是這麼看公司:在年利潤10億美金以上或年利潤50億人民幣以上的公司裏,有誰未來10年的總利潤會比過去10年高?在這些企業中,有誰的未來10-20年的獲利總和會比過去10年的總和高?

當你這麼看公司時,很自然就重視商業模式了。

29、我了解的公司很少,在我比較了解的公司裏(年利潤10億美金以上的),我覺得未來十年總利潤比過去10年總利潤高的公司可能有:蘋果、茅台、BRK、微軟、谷歌、騰訊。

拼多多應該算一個,但那是因爲拼多多過去10年還沒怎麼賺到錢;$麥當勞 (MCD.US)$、可口可樂這類公司打敗通脹的概率應該很大,所以也應該算。

五、看得懂意味着敢下重注

30、看懂一家公司確實很難,那些買了一點點的不算看懂了,如果真的看懂了卻只買了一點點是說不過去的。

31、我對“看懂”的定義非常簡單,就是敢下重注。

按巴菲特最多分散6個公司的說法(我很同意),“看懂”並敢下注的比例至少要佔1/6,不然都應該叫“觀察倉”。

但其實不一定要達到1/6,因爲有時候價格(機會)並不是那麼合適。

32、我只是僥倖看懂了幾個我剛好懂得的好企業而已,絕大部分我也看不懂,我看不懂就不碰了。

33、很多人做不到(不懂就不碰)還想賺快錢;當然,我也是很想賺快錢的,但知其不可爲而已。

34、投資其實不需要什麼理論,“買股票就是買公司”其實屬於定義,因爲股票就是公司的一部分。

35、作爲一個滿倉主義者,最近有點下不了手了,閒錢先都買成短期國債再說。(1月27日)

36、對在股市上老是虧錢的人們而言,買進標普500可能是個好的辦法,就當存銀行了,利息還高。

六、看不懂的領域錯過也沒啥

37、很久以前確實買過1萬股$英偉達 (NVDA.US)$,但因爲看不懂就又賣掉了,持有的時間不是很長,印象中賺的錢也不多。

38、科技公司非常難看懂,我看不懂,也沒時間看,就只能錯過了。

39、以前沒看懂(英偉達),現在再看也還是沒懂,搞不清楚這家公司10年後會是更好還是不如現在。

40、科技公司很難看懂的原因是他們的產品不是消費品,我沒辦法直接感受他們的產品,英偉達是一個,微軟也是一個……

41、電動車公司20年後大多都在過苦日子,而不是大概率都在過苦日子,因爲不排除有少數能做得特別好的;在我看來電動車的差異化比油車還要小,價格競爭會比較厲害。

42、奢侈品公司不太容易理解;瓶裝水的差異化也不容易理解。

43、“不投不能評估其未來自由現金流的生意”——比如$比特幣 (BTC.CC)$

七、不懂不碰可以避開絕大多數的麻煩

44、說服任何人都是很難的。

45、我不對抗市場,我儘量不理睬市場而已。

46、不懂不碰、不貪,努力看得長遠等等,可以避開絕大多數的麻煩。

47、聰明絕頂是誤解,樸實是真的,割裂是你自己的認知問題。

48、想象力豐富一般不是壞事,但對投資而言則未必是好事。

49、我覺得“平面幾何”學好了可能會(對學習邏輯)有點幫助。不過,我確實見過很多受教育程度很高的人有時候也沒什麼邏輯。

50、如果是憑運氣賺的錢大多早晚都會憑實力虧掉的;但如果有人幾十年運氣都很好,千萬別覺得那是倖存者偏差,巴菲特講的那個扔硬幣實驗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51、知道別人投什麼對不懂公司的人來說不會有什麼幫助,有時間還是看看巴菲特1998年在佛羅里達的演講(會有很多收穫)。

八、長期主義是最簡單的投資辦法

52、很多人認爲長期主義太難,但長期主義卻是最容易的辦法。

53、不是長期主義難,而是大多數人都很不理性地貪心,想賺快錢,結果就是絕大多數人都虧錢;長期主義其實非常簡單,偶爾看一下,平時該幹嘛幹嘛。

54、狩獵是互爲獵物的,是個零和遊戲,投資是賺公司賺的錢。短期看有時候很像,但時間長了區別非常大。

55、量化“投資”其實是投機,是賺市場的錢,是零和遊戲。假設最後市場上都是量化“投資”,那他們賺誰的錢?

當然,量化們其實也不用擔心,總是會有很多“韭菜”前赴後繼的。

九、努力保持熱愛

56、我不會浪費時間在對我沒意義的事情上。

57、我不是那麼相信天才,我總覺得天才其實就是因爲喜歡,所以花的時間比別人多很多很多,於是就有了好很多很多的結果。

58、剛剛看到宗慶後去世了。他是一個很努力的人,也非常享受他做的事情,我相信他也非常享受他的人生。(2月25日)

大致上這也是我的墓誌銘。

我其實一直很努力,努力讓自己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以及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59、公平和公平心是不一樣的,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讓每個人在每時每刻都得到最公平的結果。

60、其實我比99.9%的人見過更多江湖險惡,(但是)你會因爲見過一次或若干次癩蛤蟆就不熱愛這個世界了嗎?

編輯/lambo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