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华福证券:端侧是AI场景落地关键 混合AI架构是未来 手机/PC有望率先落地

華福證券:端側是AI場景落地關鍵 混合AI架構是未來 手機/PC有望率先落地

智通財經 ·  06/24 14:50

由於高價值用戶場景較易探索,手機和PC有望成爲端側AI率先落地的載體,後續AI在XR/耳機/智能汽車/機器人等領域也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智通財經APP獲悉,華福證券發佈研報稱,端側運行AI模型,具有成本、可用性、隱私安全等優勢,雲端可彌補端側設備算力的不足。從歷史看,此前AI任務在端側運算能力提升後,也經歷了任務重心向終端轉移的過程。由於高價值用戶場景較易探索,手機和PC有望成爲端側AI率先落地的載體,後續AI在XR/耳機/智能汽車/機器人等領域也有很大的應用潛力。

華福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行業欣欣向榮,巨頭入局引領生態發展

品牌端:大力推進端側AI,單個設備通過MoE架構搭載大量模型以完成複雜任務,如微軟的Surface Pro就深度整合了40多個本地大模型和GPT-4o等雲端大模型,共同構造系統級AI能力。當前手機主流參數量在7B,未來將持續增長並不斷拓展可處理任務類型。

系統廠商:微軟/谷歌/蘋果行業號召力巨大,是AI生態的關鍵玩家,其在各自系統中更新了一系列AI功能供開發者使用。

芯片廠商:各廠商新發布的產品均在AI性能上大幅提升,佈局激進,如蘋果罕見的在M3推出半年後就推出了M4芯片,NPU算力從18 TOPS飆升到38 TOPS。英特爾下一代芯片Lunar Lake總算力將超過100 TOPS,比Meteor Lake高出3倍,其中NPU算力將超過40 TOPS,GPU具備超過60 TOPS的算力。

AI處理能力成新賽道,軟硬件革新進化

獨立NPU成大勢所趨:XPU協作處理不同類型AI任務,其中NPU是低功耗長續航的高效能算力底座,是執行泛在型AI負載的最佳處理器,同時NPU將在更多終端消費電子上得到應用,1TOPS或成是否增加NPU單元的分水嶺;

ARM攪動PC處理器市場:ARM架構功耗優勢明顯,尤其適用於AI場景。蘋果推出M系列芯片後,蘋果PC市佔率從2018/19年的約7.1%快速提升至22年的9.5%。ARM架構在取得製程優勢後,依靠轉譯的生態過渡方式被蘋果走通,微軟快速跟進。微軟力挺高通進軍PC處理器市場,不僅硬件上Copilot+PC首發搭載高通X系列芯片,還推出全新轉譯工具,轉譯後在相同的ARM 硬件上應用運行速度將提高10%-20%;

整機設計或變更:對內存/帶寬的需求增長呼喚近存計算,通過更高程度的集成以減少功耗和延遲,或進一步加速ARM PC滲透和散熱需求提升,PC主板設計預計迎來大規模革新;

端側AI帶領存儲需求快速增加:AI對單個設備存儲消耗巨大。7B參數模型需要佔用4GB內存還對內存帶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型搭載和運行都將需要大量硬盤空間。DRAM和NAND Flash下游中手機+PC佔比均超過50%,端側AI將深刻改變存儲市場的中長期需求增速和供需格局。

投資建議

硬件AI化有望帶來換機潮,有望率先在手機/PC落地,建議關注:手機產業鏈——立訊精密(002475.SZ)、東山精密(002384.SZ)、鵬鼎控股(002938.SZ)、長盈精密(300115.SZ)、領益智造(002600.SZ)、藍思科技(300433.SZ)等;AI PC產業鏈——華勤技術(603296.SH)、光大同創(301387.SZ)、春秋電子(603890.SH)、隆揚電子(301389.SZ)、中石科技(300684.SZ)、思泉新材(301489.SZ)等。

XR/耳機/音響等其它硬件載體:AI帶來人機交互的變化在新硬件形式上潛力巨大。 建議關注:智能音箱——國光電器(002045.SZ),漫步者(002351.SZ),恒玄科技(688608.SH),炬芯科技(688049.SH)等;XR——歌爾股份(002241.SZ)、水晶光電(002273.SZ)、兆威機電(003021.SZ)、天鍵股份(301383.SZ)等。

存儲:AI大模型搭載和運行都將佔用大量存儲,同時存儲的封裝形式有望迎來變革。建議關注:瀾起科技(688008.SH)、聚辰股份(688123.SH)、兆易創新(603986.SH)、江波龍(301308.SZ)等。

散熱:AI負載下功率增加、近存計算增加散熱挑戰,單價提升疊加換機週期。建議關注:中石科技(300684.SZ)、思泉新材(301489.SZ)、安潔科技(002635.SZ)、飛榮達(300602.SZ)等。

風險提示:技術發展不及預期、場景落地不及預期、市場競爭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