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科特估"行情升温,五大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科特估"行情升溫,五大基金經理最新研判

券商中國 ·  06/24 11:21

來源:券商中國

“科特估”持續發酵,市場關注度不斷升溫。

6月以來,以半導體、通信爲代表的科技成長板塊持續反彈,走出了獨立行情。截至6月21日,申萬電子指數月內漲幅超6%,領漲市場。

“科特估”意爲中國科技特色估值體系,是以新質生產力爲代表的中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轉型過程中相關行業的估值體系重塑,主要聚焦新質生產力轉型升級領域,包括中國領先的優勢製造如新能源車和通信等、自主可控的中國自造如高端裝備和新材料等,以及前沿科技的先進智造如人工智能(AI)和生物科技等。

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科特估”持續走強的背後邏輯是什麼?哪些細分領域更值得關注?下半年“科特估”行情又將如何演繹?近日,大摩數字經濟基金經理雷志勇、德邦半導體產業混合基金經理雷濤、永贏高端裝備智選基金經理張璐、海富通中證港股通科技ETF基金經理紀君凱、中歐中證芯片產業指數發起式基金基金經理宋巍巍等5位基金經理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爲上述問題梳理答案。

大摩數字經濟基金經理雷志勇:科技創新方向的優質公司,尤其是涉及到國家重大戰略的領軍公司,這些企業理應成爲資本市場大力扶持和關注的重點對象。

德邦半導體產業混合基金經理雷濤:當前很多公司已經開始走出業績底,估值修復是順理成章的,算力、存儲及以果鏈爲代表的消費電子大類會是當前階段更值得關注的機會。

永贏高端裝備智選基金經理張璐:中長期來看,以“中特估”與“科特估”爲代表的“新啞鈴”組合有望迎來價值重估,新質生產力相關的企業有望長期收益。

海富通中證港股通科技ETF基金經理紀君凱:科技股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的機遇,特別是在那些能夠直接受益於AI(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細分領域。

中歐中證芯片產業指數發起式基金基金經理宋巍巍:“國家大基金三期”的成立,有三個特點:第一是規模大,第二是市場大,第三是辦大事。

三大因素合力支撐,“科特估”熱度不減

6月,“科特估”受到持續關注,通信設備、半導體設備、消費電子等細分板塊領漲市場,這背後有哪些原因?

雷志勇認爲,首先是政策面的支持,“科特估”所代表的方向正是新質生產力,圍繞芯片、AI算力、低空經濟等硬科技領域的扶持政策在持續推進,包括近期宣佈成立的國家大基金三期。其次,科技股估值處於歷史上的相對低位,爲“科特估”概念升溫提供了有利條件。此外,海外科技股龍頭包括蘋果、微軟、英偉達爭奪市值“一哥”,科技股關注度高漲,A股相關板塊也受到了帶動。

雷濤表示,“科特估”的持續升溫是多方視角下的一致性方向。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一直以來科技行業都備受資本市場、社會及國家有關部門重視。近年來人工智能的發展之快讓所有人都驚歎新一輪科技革命是否正在醞釀。從大模型到算力芯片,再到高端芯片製造,每一個環節似乎都對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尤其是我國比較薄弱的芯片製造環節。

近期,國家大基金三期的成立及中央深改委第五次會議提出的《關於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開放環境的若干意見》,均顯示了政府對硬科技行業的重視和支持。並且,從資本市場角度,“科特估”市場潛在空間巨大、發展不斷加速,但很多國內上市公司卻長期享受不到海外資本市場對同類競品公司的估值水平,行業整體發展速度也因爲無法充分受到金融市場的有力扶持而難以實現同等加速。

張璐認爲,“科特估”概念火熱的背後,主要因爲“科特估”是以“新質生產力”爲代表的我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轉型過程中的行業估值重塑。“科特估”是實現產業鏈供應鏈高水平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着力點,在“科特估”的過程中,科技板塊融資將逐步抬升,也體現了資本市場對於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支持。

紀君凱表示,首先,A股和港股市場半導體行業在近幾年深度調整,部分港股的消費電子、半導體龍頭股最大跌幅超過80%。而近兩年AI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對晶圓代工和先進封裝技術的需求增長,尤其是在AI PC、AI手機和AI服務器等領域。

其次,今年作爲體育大年,相關賽事的舉辦促進了機頂盒和電視銷量的增加,從而帶動了半導體行業的需求。此外,智能手機市場需求的恢復,特別是國內市場的復甦,爲晶圓代工行業帶來了新的增長動力。同時,AI技術在互聯網公司的商業模式變革和成本效率提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進一步推動了“科特估”概念的熱度。

半導體產業鏈領漲,週期拐點或已出現

值得關注的是,近期的“科特估”行情主要集中在半導體及相關行業。6月以來,申萬元件指數、申萬半導體指數均漲超8.9%,居於申萬二級指數漲幅前兩名。月內漲幅前十的ETF全部爲通信ETF、半導體ETF。

半導體行情演繹背後,其中一個重要推動因素是“國家大基金三期”的助力。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消息,“國家大基金三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三期股份有限公司)已於 5 月 24 日正式成立。

宋巍巍表示,這次“國家大基金三期”的成立,有三個特點:第一是規模大,註冊資本3440億,規模超過前兩期總和。第二是市場大,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芯片市場,但是芯片大量依賴進口,手機、電腦、服務器、汽車等終端的芯片,尤其是高端芯片,目前大多來自於進口,存在巨大的進口替代空間。第三是辦大事,大基金目標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投資方向是我國芯片行業需求最迫切的環節。“國家大基金三期”預計會投資晶圓製造方向的先進邏輯廠、先進存儲廠、半導體材料等方向。

從半導體產業週期發展來看,雷志勇表示,週期大致可以概括爲“缺芯—擴產—產能過剩—削減產能”,本輪半導體週期的高峰大致出現在2022年2季度,按照歷史規律,當前已經來到週期拐點區域。隨着半導體“去庫存”基本完成,全球半導體市場有望在2024年復甦,同時,隨着人工智能領域的新突破爲需求端創新確立了新的方向,行業有望開啓新一輪上升週期。

“晶圓代工的產能利用率和價格已經出現企穩跡象,這可能預示着行業正在經歷一個積極的轉變。”紀君凱認爲,半導體行業的週期拐點或已出現。特別是在先進封裝技術領域,相關設備需求預計將步入快速增長階段。

對於細分板塊,雷濤表示,從週期復甦的角度,比較看好存儲方向。存儲的價格上行仍在持續演繹,當前時點依然值得關注。從產業發展趨勢看,算力和端側AI的機會依然很好,且端側AI天然和消費類半導體有很多結合點,會加速相關產品的庫存出清並帶來新一輪的成長機會。

科技股走在春風裏,AI細分領域機會多

多位基金經理認爲科技股有望迎來整體估值修復機會,除半導體產業鏈外,人工智能領域同樣值得關注。

紀君凱認爲,科技股有望迎來估值修復的機遇,特別是在那些能夠直接受益於AI(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細分領域。在硬件終端和電子零部件領域,由於AI終端滲透率的提升和對高性能處理器的需求增長,有望看到估值的修復。

在智能汽車領域,隨着汽車智能化水平的提升,相關的硬件和軟件服務也可能成爲市場關注的焦點。此外,SaaS(軟件運營服務)領域,尤其是那些通過引入AI模塊來提升付費率和企業運營效率的公司,可能會受到市場的青睞,從而推動估值的修復。

雷志勇表示,目前全球AI產業巨頭的大規模投入以及行業的滲透率還處於初級階段,還未到從5%到30%的加速階段。以算力爲代表的IT基礎設施受益於AI需求拉動,景氣度仍在上行。從需求端看,多模態、AI應用和長文本限制問題的突破將持續拉動算力需求增長。

從基本面來看,國內部分算力龍頭公司業績開始進入快速增長期,預計A股算力板塊的二季度業績增速會比一季度更好。從估值面來看,算力板塊的估值仍處於合理水平。在人工智能景氣度依然向好的情況下,以光模塊爲代表的算力板塊當前估值性價比還是比較合理的。未來,人工智能領域如果能迎來類似於微信、抖音的更多超級應用的爆發,行業的投資視野會更加廣闊,會有更多的原創性投資機會。

雷濤認爲當前很多公司已經開始走出業績底,估值修復是順理成章的。相對而言,算力、存儲及以果鏈爲代表的消費電子大類會是當前階段更值得關注的機會。

“中特估”後是“科特估”,“新啞鈴”組合價值重估

展望下半年,多位基金經理認爲“科特估”大概率會繼續受到市場關注,新質生產力相關的企業有望長期收益。

雷志勇認爲,“科特估”大概率會受到市場的特別關注,並因爲其優質的產業競爭力和稀缺性享受估值溢價;從投資邏輯來看,科技創新方向的優質公司,尤其是涉及國家重大戰略的領軍公司,其中長期投資價值應該從更多的視角和維度去評估,這些企業理應成爲資本市場大力扶持和關注的重點對象。具體來看,像半導體制造和設計、核心基礎軟件、機器人產業鏈、能源裝備、智能汽車、醫藥研發和製造等細分方向都會成爲市場關注的重點細分方向。

展望下半年,紀君凱表示,市場的整體風格可能會繼續聚焦於那些能夠從AI技術發展中受益的領域。晶圓代工、先進封裝、智能汽車和SaaS軟件服務等領域可能會繼續受到市場的重點關注。隨着AI技術的進一步滲透,硬件終端和電子零部件領域也將受到更多的關注。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市場對這些領域的估值變化,以及宏觀經濟環境和政策導向對市場風格的影響。

張璐認爲,中長期來看,以“中特估”與“科特估”爲代表的“新啞鈴”組合有望迎來價值重估,新質生產力相關的企業有望長期受益。在海內外因素共振下,可以多關注科技主題性價比回升的機會,比如衛星互聯網方向,下半年將迎來組網密集發射;智能駕駛方向,“車路雲一體化”多點開花,車路協同項目密集落地;人形機器人量產在即,機器人已“進廠打工”等都是新時代投資主線中值得關注的方向。

編輯/tolk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