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直股份(600038):低空经济打开民用市场 应急管理等场景需求广阔

中直股份(600038):低空經濟打開民用市場 應急管理等場景需求廣闊

中信建投證券 ·  06/23

核心觀點

近日,公司直升機參與應急管理演習,公司多款民用直升機在物資運輸、搜索救援、醫療救護等方面可以發揮作用。在低空經濟發展的歷史背景下,公司民用市場空間廣闊。公司或已渡過由產品結構變化帶來的業績陣痛期,新的產品結構正在逐漸成型,在成熟產品的支撐下,公司整體業績在未來1-2 年有望恢復穩定較快增長,公司在2024 年全年有望走出低谷,實現業績穩定快速增長。

簡評

近日,公司直升機參與應急管理演習,近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辦公室、應急管理部、浙江省政府在浙江金華等地聯合舉辦超強颱風防範和特大洪澇災害聯合救援演習,代號“應急使命?

2024”。中國航空工業集團自主發展的2 架直8 系列直升機、1 架“翼龍”-2H 應急救災型無人機及AR500 無人直升機等多型裝備參加演習和靜態展示。

公司生產的直8AWJS、直8K 直升機裝備有搜索救生等設備,具有機動靈活、載重量大的特點,可完成傷員轉運、空中搜救、人員物資運送等任務。演習中,直8 系列直升機圓滿完成了空中偵察、被困列車人員救援、落水人員救援(水上吊籃營救)、編隊飛行等多個參演科目的演習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低空經濟發展的歷史背景下,公司多款民用直升機在物資運輸、搜索救援、醫療救護等方面可以發揮作用,民用市場空間廣闊。

AC313 一款13 噸級、單旋翼、帶尾槳的多用途民用直升機,能容納2 名飛行員和28 名乘員。可實現人員物資運輸、大型設備吊運、搶險救災、醫療救援等任務能力的提升,同時具備艙內車輛運輸、全機防除冰功能,滿足我國全疆域用戶需求;AC352 最大起飛重量7.5噸,最大航程850 公里,可搭載14 至16 名乘客。該型機符合最新國際適航標準,能廣泛應用於近海運輸、搜索救援、通用運輸、公務執法、醫療救護、物資投送等領域。AC332 是按照CCAR-29 最新適航要求全新研製的4 噸級先進雙發多用途直升機,可搭載10 名乘客,兼顧更優使用性能、更低使用成本和多樣化構型需求。充分滿足高原地區運輸、搜索救援、醫療救護等業務需求。

發展低空經濟促生新需求,民用產品或形成第二曲線2024 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季度末,三部門聯合發佈《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 年)》。指明瞭低空經濟主要裝備以及重點發展方向,劃出具體飛行區域與不同場景驗證模式。

明確指出低空經濟相關航空裝備應利用北斗系統進行協調調度,同時對於低空經濟整體發展進程提出了切實時間節點,即到2027 年要完善整體低空經濟裝備體系,實現商業化應用,從示範進入推廣,從而形成成熟產業鏈;至2030 年,無人機、Evtol 運輸、其他低空無人作業全面運行,形成萬億市場規模。在產業與政策的雙重推動下,低空經濟相關基建配套、航空裝備產業鏈發展有望持續穩步推進。

2024 年,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一季度末,三部門聯合發佈《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 年)》。指明瞭低空經濟主要裝備以及重點發展方向,劃出具體飛行區域與不同場景驗證模式。

明確指出低空經濟相關航空裝備應利用北斗系統進行協調調度,同時對於低空經濟整體發展進程提出了切實時間節點,即到2027 年要完善整體低空經濟裝備體系,實現商業化應用,從示範進入推廣,從而形成成熟產業鏈;至2030 年,無人機、Evtol 運輸、其他低空無人作業全面運行,形成萬億市場規模。在產業與政策的雙重推動下,低空經濟相關基建配套、航空裝備產業鏈發展有望持續穩步推進。

在新的歷史機遇下,通航產業大發展的預期更加強烈,警務航空、森林防火、航空旅遊、飛行培訓等領域作業任務量逐年上升,對國產直升機都提出了較大需求。公司在國產民用直升機領域處於產業鏈最下游,產品涵蓋國產軍民用直升機,飛機譜系較爲完整,各噸級產品均有能力完成進口替代。公司民機科研開展“四機試飛”、“兩機評審”、“一機取證”。各型直升機銷售穩中有進,主打產品逐步站穩市場。與西科斯基、空客直升機、萊昂納多等公司就現有合作項目及潛在領域展開了多次高層會晤與深入交流,有效推進了型號、技術、售後服務等方面的合作。固定翼方面,公司以Y12 和Y12F 型飛機爲平台,注重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開發,重點發展客戶化改進改型。在民用直升機與固定翼產品雙重推動下,民用產品未來有望成爲公司業績的有力支撐。

2023 年9 月25 日,公司聯合中國航空研究院、中航科工研發高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H-eVTOL)簽約儀式在中航發展大廈舉行。合作三方於2022 年初醞釀合作,以加速在該領域的佈局。歷經一年半的技術論證和市場調研,工作團隊先後走訪了多家研究機構和相關產業單位,於2023 年6 月底形成了技術方案,獲內外部專家評審通過。本次簽約,標誌着該項目正式落地啓動。公司及集團研究院所在Evtol 研發領域具備較爲明顯的技術、加工、整合、取證優勢,集團作爲國內主要航空器生產單位,其Evtol 產品的推出具有標杆意義。在Evtol、民用直升機、民用中小型固定翼等低空裝備需求增長的大背景下,公司整體民用產品或將成爲業績支撐第二曲線。

盈利預測與投資評級:航空產品有望加速增長,維持買入評級公司作爲軍民用直升機上市平台,在本次資產注入後,產業鏈條進一步完善,冗雜流程得以簡化,各分部間產研匹配效率得到顯著提升;軍機產品後續新型號陸續出現,爲公司中長期成長性提供有力支撐。預計公司2024 年至2026 年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爲7.84 億元、9.49 億元、10.94 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爲77.02%、21.05%、15.28%,相應24 年至26 年EPS 分別爲1.07、1.30、1.50 元,對應當前股價PE 分別爲38、31、27 倍,維持買入評級。

採用PE 可比公司估值方法,公司可比公司中航沈飛、中航西飛、洪都航空2024 年歸母淨利潤對應PE 倍數分別29 倍、54 倍、91 倍。可比公司當前市值對應2024 年淨利潤的平均PE 爲58 倍,若剔除PE 較高的洪都航空,則可比公司平均PE 爲42 倍,公司2024 年歸母淨利潤對應PE 爲38 倍。考慮到公司除軍品外,還具有低空經濟航空器發展的潛力,應給予較高的PE 水平。假設給與公司40-45 倍PE,預測2026 年公司合理市值區間爲438-492 億元。

風險提示

1、目前我國軍用直升機處於保有量持續上升階段,新增需求不斷提升,老舊替換加速進行。公司下屬兩大主機廠中,昌飛集團/航空正處於產品調整的陣痛期,昌飛集團/航空原有主力型號訂單需求出現較大幅度波動。

後續型號研發工作雖已在進行當中,但對於昌飛集團/航空整體營收與淨利潤貢獻在近期或難以體現,短期內公司仍將以哈飛集團/航空產品爲主力型號,公司整體業績增幅尚不確定。

2、我國民用航空領域相關政策持續推進,但受相關基礎建設限制以及部分尚未完全解決的客觀飛行要求影響,對於民用直升機需求在短期內增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