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海底捞换帅:苟轶群掌舵国内业务 杨利娟再战海外“硬骨头”市场

海底撈換帥:苟軼群掌舵國內業務 楊利娟再戰海外“硬骨頭”市場

財聯社 ·  06/22 17:51

財聯社6月22日訊(記者 徐賜豪)昨日(21日)晚間,港股上市海底撈發佈公告稱,楊利娟辭任該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苟軼群獲委任爲該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公告顯示,以上高管變動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同日,特海國際發佈公告稱,楊利娟已獲委任爲該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主要負責統籌特海國際的管理和戰略發展,該任命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楊利娟在海底撈2021年大虧40多億元情況接棒CEO後,成功幫助海底撈2022年實現扭虧爲盈,並在2023年完成44.95億元淨利潤。而特海國際作爲海底撈海外發展的重要品牌,日前業績顯示一季度虧損450萬美元,被稱爲“最牛服務員”楊利娟如何幫助特海國際實現盈利值得關注。

新CEO將推動推動創業創新與數字化發展

海底撈在公告中稱,苟軼群自2000年1月起爲海底撈的關鍵成員,擁有逾24年的行業及管理經驗。

據悉,苟軼群在海底撈任職期間,曾擔任首席財務官、信息技術負責人、供應鏈及採購管理負責人等多個職位。在被委任爲海底撈首席執行官之前,苟軼群爲海底撈副總經理並負責投資業務。

公告內容顯示,在苟軼群的領導下,海底撈已經設立了創業創新委員會和數字化運營委員會兩大核心機構。創業創新委員會主要負責開發新型創新模式與激勵機制,推動海底撈向多層級、多品類方向發展,爲公司的多元化業務模式奠定基礎。而數字化運營委員會則將藉助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升管理效率,支持多管店及雙管店管理制度等運營模式的實施。

此前在海底撈的股東大會上,董事會主席張勇就明確表示,新技術的進步對餐飲行業影響深遠。他認爲,未來海底撈需要更加註重創新和數字化發展,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挑戰。“未來海底撈也會考慮多品類、多層級的發展,我們希望海底撈店長變成多管店店長。火鍋品類裏可以有很多層級,比如海底撈火鍋之外的市井火鍋,火鍋之外還可以有烤肉、麪館等多種業態。海底撈店長可以再管理一家比如烤肉店、麪館或其他業態,未來一個店長管理的多家門店,可以進行資源共享。”

談及在創新層面的嘗試,張勇也表示,目前公司內部做了很多新業態和新品牌嘗試,創新的熱情高漲。“我們堅持一個原則,願意付出成本鼓勵創新,不畏懼失敗。我們對創新進行弱監管,要保證大家的創新有機會落地,不要讓創新變得艱難。”

此次人事變動和戰略佈局的調整,正是海底撈對張勇這一觀點的積極回應。

楊利娟再戰海外“硬骨頭”市場

與此同時,楊利娟的離任和加入特海國際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今年5月特海國際在美國納斯達克雙重主要上市,募資5270萬美元。日前發佈業績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餐廳的經營收入爲1.88億美元,較2023年同期1.56億美元增長15.7%;期內虧損爲450萬美元,而2023年同期收益爲560萬美元。

作爲海底撈的資深高管和“啄木鳥計劃”的領導者,楊利娟在任職期間成功帶領公司走出了經營困境,並在制度化管理、流程式操作及數字化考覈等方面做出了深入變革。她的加入將爲特海國際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公開資料顯示,楊利娟於1995年加入海底撈,從服務員崗位開始,前後擔任過領班、店經理、小區經理、大區經理等,2018年1月,楊利娟任海底撈首席營運官,主要負責監督海底撈的營運。2021年8月起,其擔任海底撈執行董事兼副首席執行官。

財聯社記者了解到,2022年3月1日,楊利娟被正式任命爲海底撈CEO,帶領海底撈在2022年實現扭虧爲盈,並在2023年完成44.95億元淨利潤。

在中餐出海成爲行業大趨勢的背景下,楊利娟被任命爲特海國際CEO,是爲了再戰海外“硬骨頭”市場。

特海國際在其任命公告中稱,楊利娟曾主導了海底撈品牌的出海進程,分別於2012年、2013年在新加坡、美國成功布局,打下集團目前在國際市場的經營基礎。

“在疫情期間,楊利娟帶領海底撈成功執行“啄木鳥計劃”及“硬骨頭計劃”,走出經營困境,且在制度化管理、流程式操作及數字化考覈等方面做出深入變革,爲海底撈建立了堅實的管理基礎和可持續增長的局面。”特海國際在公告中稱。

特海國際方面表示,當前國際市場挑戰和機會並存,董事會相信楊利娟能夠帶領本集團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經營水平,更好地擴大國際市場的顧客基礎,並更加深入的開拓新市場和新賽道。

截止發稿,美股特海國際大漲12.66%報收17.98美元,而港股特海國際下跌2.76%報收12港元。

財聯社6月22日訊(記者 徐賜豪)昨日(21日)晚間,港股上市海底撈發佈公告稱,楊利娟辭任該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苟軼群獲委任爲該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公告顯示,以上高管變動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同日,特海國際發佈公告稱,楊利娟已獲委任爲該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主要負責統籌特海國際的管理和戰略發展,該任命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

值得一提的是,楊利娟在海底撈2021年大虧40多億元情況接棒CEO後,成功幫助海底撈2022年實現扭虧爲盈,並在2023年完成44.95億元淨利潤。而特海國際作爲海底撈海外發展的重要品牌,日前業績顯示一季度虧損450萬美元,被稱爲“最牛服務員”楊利娟如何幫助特海國際實現盈利值得關注。

新CEO將推動推動創業創新與數字化發展

海底撈在公告中稱,苟軼群自2000年1月起爲海底撈的關鍵成員,擁有逾24年的行業及管理經驗。

據悉,苟軼群在海底撈任職期間,曾擔任首席財務官、信息技術負責人、供應鏈及採購管理負責人等多個職位。在被委任爲海底撈首席執行官之前,苟軼群爲海底撈副總經理並負責投資業務。

公告內容顯示,在苟軼群的領導下,海底撈已經設立了創業創新委員會和數字化運營委員會兩大核心機構。創業創新委員會主要負責開發新型創新模式與激勵機制,推動海底撈向多層級、多品類方向發展,爲公司的多元化業務模式奠定基礎。而數字化運營委員會則將藉助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提升管理效率,支持多管店及雙管店管理制度等運營模式的實施。

此前在海底撈的股東大會上,董事會主席張勇就明確表示,新技術的進步對餐飲行業影響深遠。他認爲,未來海底撈需要更加註重創新和數字化發展,以應對市場的變化和挑戰。“未來海底撈也會考慮多品類、多層級的發展,我們希望海底撈店長變成多管店店長。火鍋品類裏可以有很多層級,比如海底撈火鍋之外的市井火鍋,火鍋之外還可以有烤肉、麪館等多種業態。海底撈店長可以再管理一家比如烤肉店、麪館或其他業態,未來一個店長管理的多家門店,可以進行資源共享。”

談及在創新層面的嘗試,張勇也表示,目前公司內部做了很多新業態和新品牌嘗試,創新的熱情高漲。“我們堅持一個原則,願意付出成本鼓勵創新,不畏懼失敗。我們對創新進行弱監管,要保證大家的創新有機會落地,不要讓創新變得艱難。”

此次人事變動和戰略佈局的調整,正是海底撈對張勇這一觀點的積極回應。

楊利娟再戰海外“硬骨頭”市場

與此同時,楊利娟的離任和加入特海國際也引起了廣泛關注。

今年5月特海國際在美國納斯達克雙重主要上市,募資5270萬美元。日前發佈業績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餐廳的經營收入爲1.88億美元,較2023年同期1.56億美元增長15.7%;期內虧損爲450萬美元,而2023年同期收益爲560萬美元。

作爲海底撈的資深高管和“啄木鳥計劃”的領導者,楊利娟在任職期間成功帶領公司走出了經營困境,並在制度化管理、流程式操作及數字化考覈等方面做出了深入變革。她的加入將爲特海國際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公開資料顯示,楊利娟於1995年加入海底撈,從服務員崗位開始,前後擔任過領班、店經理、小區經理、大區經理等,2018年1月,楊利娟任海底撈首席營運官,主要負責監督海底撈的營運。2021年8月起,其擔任海底撈執行董事兼副首席執行官。

財聯社記者了解到,2022年3月1日,楊利娟被正式任命爲海底撈CEO,帶領海底撈在2022年實現扭虧爲盈,並在2023年完成44.95億元淨利潤。

在中餐出海成爲行業大趨勢的背景下,楊利娟被任命爲特海國際CEO,是爲了再戰海外“硬骨頭”市場。

特海國際在其任命公告中稱,楊利娟曾主導了海底撈品牌的出海進程,分別於2012年、2013年在新加坡、美國成功布局,打下集團目前在國際市場的經營基礎。

“在疫情期間,楊利娟帶領海底撈成功執行“啄木鳥計劃”及“硬骨頭計劃”,走出經營困境,且在制度化管理、流程式操作及數字化考覈等方面做出深入變革,爲海底撈建立了堅實的管理基礎和可持續增長的局面。”特海國際在公告中稱。

特海國際方面表示,當前國際市場挑戰和機會並存,董事會相信楊利娟能夠帶領本集團進一步提升管理能力和經營水平,更好地擴大國際市場的顧客基礎,並更加深入的開拓新市場和新賽道。

截止發稿,美股特海國際大漲12.66%報收17.98美元,而港股特海國際下跌2.76%報收12港元。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