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观点 | 如何看苹果AI后续升级方向?

觀點 | 如何看蘋果AI後續升級方向?

中信證券研究 ·  06/22 17:32

考慮到蘋果部分AI功能落地僅限少數機型,疊加後續iPhone新品有望在算力、大模型落地、散熱、光學等方向持續創新,我們認爲iPhone有望迎來較強換機動能,步入出貨上行通道。              

中信證券發佈研報稱,在AI體驗持續優化的基礎上,蘋果新一輪的換機將來自於AI驅動。中信證券研究團隊看好在龐大用戶基礎下的iPhone換機週期,iPhone有望在2025年迎來較強換機動能,預計2024/2025/2026年iPhone出貨量或達2.25+/ 2.4+/ 2.5+億部,步入出貨上行通道。展望後續,蘋果創新大年的幕布正在拉開,堅定看多蘋果軟硬件創新週期。

以下爲研報摘要:

我們認爲,爲進一步搶佔數據和流量的分發入口以儘量提升用戶對Apple Intelligence本身的依存度,後續蘋果的自有模型能力有必要持續強化,具體表現爲端側提升算力+運行內存容量,增加模型參數量;雲端則有望加大算力佈局。

在AI體驗持續優化的基礎上,我們認爲蘋果新一輪的換機將來自於AI驅動。

我們看好在龐大用戶基礎下的iPhone換機週期,我們認爲iPhone有望在2025年迎來較強換機動能,預計2024/2025/2026年iPhone出貨量或達2.25+/ 2.4+/ 2.5+億部,步入出貨上行通道。

展望後續,蘋果創新大年的幕布正在拉開,堅定看多蘋果軟硬件創新週期。

Apple Intelligence現狀如何?——端側3B模型媲美主流7B模型,雲端比肩GPT-3.5-Turbo。

蘋果AI落地由Apple  Intelligence自有模型(端側30億參數大模型+私密雲雲端大模型)+ChatGPT  4o聯合完成,算力足夠情況下計算依賴於終端,更復雜的場景則使用私密雲計算,ChatGPT調用順序則相對靠後。蘋果高級副總裁Craig  Federighi在WWDC主題演講後的活動中表示,後續蘋果還將與OpenAI之外的其他第三方模型合作(如谷歌的Gemini模型)。我們認爲,蘋果將第三方模型作爲備選方案,底氣來自自有模型的能力已經相對優秀。根據蘋果官網,從大模型的人類評估得分上看:1)端側3B級模型和主流7B級模型(Mistral-7B、Gemma-7B)以及Phi-3-mini(3.8B)相比,蘋果勝出+平手概率>65%。2)雲端私密雲大模型和DBRX-Instruct、GPT-3.5-Turbo、Mixtral-8x22B相比,蘋果勝出+平手概率>70%。進一步的,考慮到蘋果自有模型的調用優先級排在第三方模型之前,我們認爲,爲進一步搶佔數據和流量的分發入口以儘量提升用戶對Apple  Intelligence本身的依存度,後續蘋果的自有模型能力有必要持續強化。

後續蘋果AI發展思路?——端側提升算力+運行內存,增加模型參數量;雲端加大算力佈局。 

1)端側:算力+運行內存提升是主邏輯,帶動SLP、散熱、電池迭代。目前蘋果端側支撐30億參數大模型(考慮到23年發佈的高通驍龍8Gen3面向70億參數大語言模型可實現每秒生成20個Token,我們預計今年安卓旗艦手機端側模型參數量可能破百),後續在Scaling  law驅使下參數量仍需要進一步提升,倒逼算力升級(我們預計有望從去年A17 Pro  的35TOPS提升至今年40TOPS以上,明年則有望達45-50TOPS)、運行內存升級(iPhone15系列6Gb起步,我們預計今年新機有望8Gb起步)以及SLP、散熱(VC均熱板)、充電功率、電池等配套環節升級。

2)雲端:蘋果後續有望加大服務器採購,加速自研推理芯片。據Trendforce援引Mac  Rumors消息,富士康目前正在組裝包含M2 Ultra(M2  Ultra採用蘋果的UltraFusion定製封裝技術,通過interposer將兩枚M2  Max芯片連接起來,提供超過2.5TB/s的低延遲處理器間帶寬,此前M2 Ultra僅用於高端Mac Studio和Mac  Pro產品)的Apple AI服務器,並計劃在2025年底組裝由M4芯片驅動的Apple  AI服務器(我們預計蘋果自研芯片用於推理端,訓練端仍將依託於英偉達)。據C114援引產業鏈消息,蘋果2023/2024年分別採購約2000-3000/1.8萬-2萬臺服務器。

從產品創新到需求落地,傳導邏輯是怎樣的?

1)回顧上一輪換機週期:蘋果上一輪換機發生在2020-2021年的5G換機。2020年10月13日,蘋果推出其第一款5G手機iPhone12系列,2020年第四季度出貨量上同比增速開始顯著上行,而這一趨勢持續到2021年三季度(據IDC,2020Q4-2021Q3出貨同比增速分別爲18.6%/50.5%/18.2%/22.7%)。全年維度下,2020年iPhone實現出貨2.03億臺(同比1200萬部增量),2021年iPhone出貨2.36億臺(同比3300萬部增量)。而後,iPhone再次進入存量週期,2022-2023年iPhone分別爲2.25/2.31億部。

2)聚焦本輪換機週期:我們認爲蘋果新一輪的換機將來自於AI驅動(受8G運行內存容量的門檻影響,現有手機中只有iPhone15  Pro和iPhone 15 Pro Max機型才能支持Apple  Intelligence)。據statistics,截至2023年,全球存量活躍iPhone設備14.6億臺,即使拋開2023年出貨的2.3億臺iPhone新機,活躍設備數也高達12.3億臺,因此由“AI體驗+硬件排他”所帶來的換機動力值得期待。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認爲本輪AI所帶來的換機趨勢比5G升級帶來的換機趨勢將更強,因爲蘋果AI落地的差異化優勢更強(具體來看,5G換機週期中,安卓蘋果沒有本質不同,都是實現更高的網絡傳輸速率;AI換機週期中,蘋果系統級AI優勢顯著,安卓端尚未打通跨應用數據調用,短期身位明顯拉開),此外AI有望爲用戶帶來更爲優質的使用體驗。因此,我們看好在龐大用戶基礎下的iPhone換機週期,我們認爲iPhone有望在2025年迎來較強換機動能,預計2024/2025/2026年iPhone出貨量或達2.25+/2.4+/2.5+億部,步入出貨上行通道。

風險因素:

消費者換機意願不及預期;終端硬件成本上升影響需求;國際產業環境變化和貿易摩擦加劇;AI商業化進度不及預期;硬件端算力升級進度不及預期;大模型迭代速度不及預期。 

投資策略:

考慮到蘋果部分AI功能落地僅限少數機型,疊加後續iPhone新品有望在算力、大模型落地、散熱、光學等方向持續創新,我們認爲iPhone有望迎來較強換機動能,步入出貨上行通道。

編輯/new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