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天和防务:6月20日接受机构调研,华创证券、源达信息参与

天和防務:6月20日接受機構調研,華創證券、源達信息參與

證券之星 ·  06/21 18:53

證券之星消息,2024年6月21日天和防務(300397)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4年6月20日接受機構調研,華創證券吳一凡、源達信息吳起滌 陳恒發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請介紹下公司年報中所描述“構建了以低空超低空防禦體系市場需求爲牽引的“軍工裝備”“通信電子”“新一代綜合電子信息(天融工程)”三大業務體系”的具體情況?

答:公司一直立足於低空近防推動低空制空權能力建設,以低空超低空防禦體系市場需求爲牽引,構建了三大業務體系並持續深耕。公司軍工裝備業務領域以新一代綜合近程防禦系統爲核心,全力推進新一代低空近防、智能立體邊海防(獵狐)、要地防空、戰場環境綜合感知、數字軍營、國防動員、5G 軍事應用和軍工配套業務,核心產品包括便攜式防空導彈作戰指揮系統系列、野戰通信指揮系統系列、雷達與作戰指揮系統、智能邊海防立體偵察指揮系統裝備系列以及低空目標指示雷達及地面、海面目標偵察監視雷達、邊海防智能哨兵系列、水下無人作戰系統(獵聲)系列產品。通信電子業務領域以研發和生產面向無線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市場所需射頻芯片、器件、模塊和材料爲核心業務,可爲 4G/5G、WIFI、NB IOT 等技術領域的用戶提供多類產品,核心產品包括旋磁鐵氧體材料、各類隔離器/環形器、射頻芯片/模組產品、金屬基覆銅板、玻璃基板、先進封裝材料等在內的多類產品。新一代綜合電子信息(天融工程)“天融工程”業務領域是以國防和軍事應用需求爲牽引,“空天地水人”一體化全域感知互聯的軍民深度融合的電子信息體系。目前,天融工程在燈聯網、照明與通信芯片、射頻芯片、寬頻段低成本綜合感知傳感、數據融合、邊緣計算與數據加密、人工智能和大數據分析、心理健康服務、數字海洋等核心關鍵技術方面進行佈局。

問:公司在雷達技術方面有哪些自主研發成果?

答:公司在雷達技術方面有多項自主研發成果,包括高性能的三維雷達系統、寬帶雷達技術以及針對特定應用優化的雷達解決方案。這些成果在提高探測能力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

問:公司軍工裝備在反無人機方面的情況如何?

答:公司軍工裝備始終以獲取低空制權爲目標,低空近防裝備已具備反低小慢無人機能力,目前反無人機產品處置手段主要以電子干擾爲主。

問:公司在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領域的競爭優勢是什麼?

答:公司早在 2001 年就承擔軍委某部城市和要地防空型號研製任務,在低空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實力和科研實力。2010年,公司由軍事技術牽引向民用方向拓展布局切入低空空管保障業務領域,在中國民用航空局領導下,參與了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中國民航協同空管技術綜合應用示範”之“通用航空綜合運行支持系統”課題,至此,公司按照空管空防一體化思路,深入開展低空領域與空地安全方向的技術、產品研發,探索實踐基於軍航、民航、通航協同運行“生產安全”“空域安全”“公共安全”協調保障的運行典範標杆建設,圍繞低空(無人機)領域產業需求,着力實現低空目標“看得見、管得住、管得順暢、管得高效、管得有效益”的低空運行管理模式並進行了長期佈局。2015 年公司已初步形成低空監視雷達、場面監視雷達、光電監視系統、基本型飛行服務站、應急型飛行服務站、增強型飛行服務站等通航產品系列,部分產品取得了通航、民航領域的意向性協議,爲公司進入民航、通航市場打下了良好基礎。但受制於軍民航低空管制體制等政策因素影響,通航以及民品市場的發展尚需時日。現階段,經過多年的積累公司已擁有滿足低空飛行服務保障的軟硬件產品,並立足航空應急救援需求,着力雲平台、大數據、5G 等新技術應用,形成了北斗/DS-B/4G 機載終端、航空應急移動塔臺車、航空應急服務平台組成的軍民兩用、空地協同、實操可用的航空應急救援平台,解決航空應急的指控難題,有效提升應急救援空地一體化能力。核心產品包括對空監視指揮的低空雷達、通航綜合運行支持系統、通航飛行服務站、通用機場移動塔臺車、通航公司運營平台、無人機飛行協管系統等系列產品。伴隨着我國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爲應對快速發展的低空經濟市場,公司將從自有技術優勢出發不斷打磨自身產品,向外吸收新興技術,向內提振研發能力,聚焦高效協同、新質戰力,致力於服務保障低空飛行安全。

問:請介紹一下公司的低空飛行服務系統。

答:公司的低空飛行服務系統分爲 類飛行服務站系統和 B類飛行服務站系統,主要功能定位爲通用航空飛行活動提供服務(飛行計劃處理、航空情報服務、航空氣氣象服務、告警和協助救援服務、監視與飛行中服務)飛行計劃及實施情況上報等功能,可根據用戶的實際運行需求定製開發(含無人機)。飛行服務站由業務和數據處理設備、記錄和授時設備、多功能通信組網設備、內話設備、DS-B 地面站、地空通信設備和操作終端組成。由佈設在不同地域的飛行服務站聯網構成可覆蓋指定區域的飛行服務站系統。

問:公司子公司天和嘉膜生產的介質膠膜進展情況如何?

答:公司子公司天和嘉膜生產的介質膠膜主要包括高導熱介質膠膜和低膨脹介質膠膜兩大類,高導熱介質膠膜主要應用於金屬基覆銅板和導熱型玻璃基板;導熱型玻璃基板主要用於光電玻璃幕牆模塊的生產。低膨脹介質膠膜主要用於半導體封裝領域,目前在研產品主要包括載板增層材料、固晶材料和封裝材料。

公司高導熱介質膠膜產品已經投入批量生產,金屬基覆銅板和導熱型玻璃基板均開始批量正常銷售。公司生產的導熱型玻璃基板目前主要應用於戶外高可靠玻璃顯示模組,用於建築外立面幕牆的升級替代,通過自主研製的全套生產工藝,已經實現P8-P40 全系列高可靠玻璃模組的批量生產。半導體材料方面,公司同時開展了三條產品線上若干型號的研發和測試工作,目前主要型號都取得了積極進展,得到了下游用戶的認可,目前公司仍在積極投入,配合用戶持續開展相關產品的技術攻關,實現對進口產品的完全替代,特別是在塑封張料上,已經初步獲得客戶認可並實現小批量出貨

問:公司在軍用射頻領域有哪些佈局?

答:公司在 5G 射頻領域積累了深厚的技術實力和科研實力,以研發和生產面向無線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市場所需射頻芯片、器件、模塊和材料爲核心業務並形成了旋磁鐵氧體材料、各類隔離器/環形器、射頻芯片/模組產品、金屬基覆銅板、玻璃基板、先進封裝材料等在內的多類產品,在此基礎上,公司在軍用射頻領域亦進行了積極的佈局,圍繞軍用射頻芯片及 T/R 組件進行產品開發,支撐公司的軍工戰略,致力於形成性能優良、成本極具競爭力的軍品裝備和解決方案,強化公司在軍工電子市場的核心競爭力。T/R 組件及芯片的應用領域包括星載、機載、艦載、車載、地面雷達等,主要是軍事與衛星通信領域,軍民兩用發展空間巨大。

問:公司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是什麼?

答:公司未來幾年將以國家戰略爲指導,以軍事需求爲牽引,以顛覆性技術創新爲引領,以自主可控、具備國產化條件的 5G通信關鍵技術、核心器件和芯片、大數據採集、挖掘和應用、智能物聯傳感等產業化能力爲支撐,全力推進“天融工程”落地實施。以城市防空、要地防空爲主責,繼續創新研發生產新型“超級鐵穹”中國獵影 2.0,力爭在低空防空作戰中爲我國低空安全做出貢獻。構建平戰結合、快速轉化的數字化低空安全能力體系,在目前形成的野戰防空、城市防空和要地防空產品基礎之上,持續加大對城市分佈式低空感知系統、低空安全大數據平台、“低空防禦 I 大模型”等新一代低空超低空防禦產品的研發力度,積極參與國家低空空域改革試點建設,融入區域低空經濟發展規劃,與低空產業鏈生態夥伴攜手探索落實把新質生產力迅速轉化爲新質戰鬥力。在數字化領域助力數字中國創新體系能力建設,努力實現具有影響力的防務技術企業集團的發展願景。

接待過程中,公司接待人員與投資者進行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嚴格按照有關制度規定,沒有出現未公開重大信息泄露等情況,同時已按深交所要求籤署調研《承諾書》。

天和防務(300397)主營業務:“軍工裝備”“通信電子”“新一代綜合電子信息(天融工程)”三大業務體系和軍工裝備、5G射頻、物聯感知、行業大數據、數字海洋五大業務板塊。

天和防務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35億元,同比上升66.95%;歸母淨利潤699.8萬元,同比上升132.13%;扣非淨利潤537.14萬元,同比上升122.33%;負債率35.32%,投資收益8.16萬元,財務費用82.32萬元,毛利率36.11%。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1家。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1269.47萬,融資餘額增加;融券淨流出20.7萬,融券餘額減少。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與本站立場無關,如數據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爲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