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国资产迎来多则利好消息,后市怎么看?

中國資產迎來多則利好消息,後市怎麼看?

證券時報 ·  06/21 08:05

來源:券商中國
作者:陳銘

中國資產,迎來多則利好消息!

一份最新的報告透露,法國興業銀行兩年來首次增持中國股票,幾天之前,法國興業銀行將中國股票由中性上調爲高配。

與此同時,兩年前曾看空中國科技股的摩根大通分析師Alex Yao,開始看多中國科技股。Alex Yao近日表示,中國科技股股價仍有約20%—25%的上漲空間。

另外一則好消息來自中國債券市場。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黨委書記霍穎勵6月20日上午表示,境外投資者已經連續16個月淨買入國內債券,債券持有規模超過4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來看詳細報道!

增持中國股票

6月20日,法國興業銀行策略師Alain Bokobza等人在給客戶的一份報告中表示,自去年6月以來,美國股市在其投資組合中保持了30%的大幅配置。其最新策略的大方向沒有改變,但增加了更多全球新興市場股票,包括自2022年底以來首次增持中國股票,同時減少了對日本股票的持倉。

幾天之前,法國興業銀行將中國股票評級由中性上調爲高配,理由包括政策面勢頭向好、企業盈利前景改善。這也是該行自2022年12月以來首次唱好中國股票。Frank Benzimra等策略師當時在報告中稱:“我們可能正在進入戰術性反彈的第三階段,盈利復甦嶄露頭角。”該行青睞離岸和大型股票,以及具有盈利彈性或穩定股息等主題的股票。

歐股也引起了注意。在最新的報告中,法國興業銀行的策略師們表示:“請注意,如果不是法國大選的不確定性,我們會大幅增加對歐洲股市的敞口。”策略師稱,該行更青睞該地區規模較小的公司,理由是歐元區失業率處於創紀錄低點,利率正在下調,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外圍國家盈利強勁。因此,該行策略師已將歐洲小盤股評級從減持上調至中性,並對美國小盤股做空,以利用“不同的央行政策”。

除股票外,法國興業銀行正在縮小固定收益敞口,避開主權債券,並開始將現金重新配置到公司債券上,同時將投資範圍擴大到高收益債券。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兩年前曾看空中國科技股的摩根大通分析師Alex Yao,近日稱中國科技股股價仍有約20%—25%的上漲空間,宏觀經濟的穩定發展是左右股價走勢的關鍵。

近日,Alex Yao表示:“考慮到成本結構的改善和競爭的緩和,我們認爲中國科技股股價仍有約20%—25%的上漲空間。”AlexYao指出,總體來說,如果宏觀經濟復甦,那麼中國電商企業將受益於消費的週期性復甦,投資者一直在密切關注中國經濟數據,包括消費增長、通貨膨脹和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以尋找中國經濟復甦力度的線索。

Alex Yao表示,近期宏觀指標數據已經顯示出企穩的早期跡象,這是今年迄今中國科技股上漲的主要推動力,並將成爲主導未來股價趨勢的關鍵因素。而且中國消費改善和出口強勁也給投資者帶來了一些鼓舞。

兩年前,Alex Yao曾一口氣下調了包括$騰訊控股 (00700.HK)$$阿里巴巴-SW (09988.HK)$在內的28家中國科技公司的評級,稱中國科技行業“不可投資”,一度引發市場譁然。僅僅兩個月後,他就上調了其中一些股票的評級。

但現在,Alex Yao的態度顯然已經大幅轉變。今年4月,Alex Yao曾在報告中預測中國科技股已見底。而近日,騰訊等科技巨頭的確已經引領恒生科技指數反彈。Alex Yao強調稱,如果中國科技企業能夠長期保持10%甚至20%的盈利增長,應該獎勵那些盈利可持續的企業。

Alex Yao對中國科技行業看法的改變,也代表着部分曾經質疑中國科技股的投資者,也開始改變對中國股市的看法。

中國債券也受捧

據澎湃新聞消息,6月20日上午,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黨委書記霍穎勵在2024陸家嘴論壇“全體大會五:對標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金融高水平制度型開放”上表示,境外投資者已經連續16個月淨買入國內債券,債券持有規模超過4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在中美利差倒掛背景下,境外資金持續流入銀行間市場,彰顯了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吸引力。

霍穎勵表示,對標高水平開放,我國金融市場開放目前的現狀和金融強國的目標還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比如境外投資者參與程度不高、持有債券規模不大、對沖和管理風險衍生不充分等。她表示,下一步,要不斷豐富金融產品體系,提升人民幣金融資產的全球定價能力,持續推進綠色金融產品的創新,完善利率、匯率等衍生品序列,有效發揮金融衍生品在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方面的功能,持續拓展開放渠道,優化規則機制,深化國內外金融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推動金融市場制度型開放。

近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發佈的銀行間債券市場境外業務運行情況顯示,5月,境外機構投資者買入債券9598億元,賣出債券7285億元,淨買入2313億元。而在4月,境外機構投資者買入債券9466億元,賣出債券8202億元,淨買入1264億元。

今年以來,境外機構連續5個月淨買入境內債券,合計淨買入額接近9500億元。從2023年2月起,境外機構已連續16個月淨買入,累計淨買入量超過2.4萬億元。

根據央行披露數據,截至2024年5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4.22萬億元,約佔銀行間債券市場總託管量的3%。5月新增4家境外機構主體進入銀行間債券市場。截至5月末,共有1128家境外機構主體入市。

6月20日,摩根大通亞太區首席財務官兼中國區聯席首席執行官何耀東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全球第二大的股票和債券市場,我們對於中國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及其所帶來的投資機會充滿信心。”

何耀東表示,資本市場近期最大的新聞無疑是新“國九條”的發佈。整體來看,新“國九條”強調了資本市場的高質量發展,提出監管部門將加大力度提高市場的透明度和效率、加強法治建設及提升違法違規的成本。“我們認爲,這些新舉措的推出將有利於提升國際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和興趣。”何耀東說。

編輯/Some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