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推动金融在法治的轨道上高质量发展 陆家嘴论坛"金融法治国际研讨会"举行

推動金融在法治的軌道上高質量發展 陸家嘴論壇"金融法治國際研討會"舉行

證券時報 ·  06/21 00:03

如何更好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推動金融在法治軌道上高質量發展?6月20日,2024年陸家嘴論壇“金融法治國際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本次研討會以“金融高質量發展的法治之道:中國實踐與國際經驗”爲主題,就“金融制度型開放與法治完善”和“金融風險防範的法治應對”等話題進行深入探討。

構建金融協同治理新模式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在金融風險和不確定性增加的同時,以數字化、低碳化引領的新一輪金融轉型方興未艾,可以說是挑戰與機遇並存。

研討會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楊臨萍結合國際金融司法領域呈現的新特點,就推動人民法院金融審判工作提出三點建議:一是發揮規則引領作用,以“專業化”審判促進金融創新在法治軌道上發展。要不斷創設具有創新性的審判機制和裁判規則,持續傳遞金融審判的中國經驗、中國規則。二是依法能動履職,以“協同化”治理共同做實支撐服務金融高質量發展。要做好與金融管理部門外部協同、同向發力,做實完善多元解紛機制,促進金融糾紛案件源頭化解。三是提升涉外審判能力,以“國際化”視野回應金融制度型開放帶來的新要求、新挑戰。要繼續加強對跨境金融、離岸金融等新業態金融案件的研究,充分發揮中國法院金融審判國際交流(上海)基地作用,促進全球範圍的金融司法交流合作。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賈宇表示,以更高水平推進金融制度型開放,上海法院要打造更多具有示範意義的涉外金融標杆案例,通過深化院校合作等方式培養更多涉外金融審判人才,助力建設國際金融爭議解決優選地。要強化司法規則引領功能,加強數字金融、綠色金融、跨境金融等新業態案件的審理。深化金融領域的訴源治理,通過案例測試、司法建議等方式,從源頭上防範和減少金融糾紛。強化數字思維,以更高能級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希望金融領域各相關部門、機構強化協同合作,建立大數據信息共享機制,推動構建‘數字時代金融協同治理新模式’。”賈宇說。

法學研究如何服務和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上海市法學會會長姜平表示,應積極加強金融領域基礎性制度的法學研究,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行有效的金融法律體系。同時時刻關注如何完善相關配套法規和實施細則,通過相關成果轉化推進金融創新領域法律可操作性和適用性。

共謀國際金融糾紛解決方案

金融的制度型開放需要高質量的糾紛解決機制作爲保障。在主旨演講環節,國內外專家學者們介紹了金融糾紛解決方面的相關探索、存在問題,爲上海打造國際金融糾紛解決中心出謀劃策。

卡塔爾國際商事法院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國際商事專家委員會專家委員威廉·布萊爾表示,在國際上,金融糾紛往往訴諸法院而非仲裁,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訴訟可以把涉及糾紛的所有當事人追加到案件中一併解決糾紛,而仲裁往往僅限於通過訂立合約約定仲裁的當事人。但需要指出的是,訴訟、仲裁和調解都發揮着重要作用,應被視爲爭端解決機制中相互支持的部分。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二庭副庭長麻錦亮表示,人民法院應積極發揮金融審判職能定分止爭,致力於發現並統一裁判規則助推金融領域“良法善治”,以金融審判工作現代化服務保障金融高質量發展與金融強國建設。

“公正、安全、包容的環境,能夠爲經濟繁榮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土壤。”國際商會國際仲裁院副主席鮑其安提出,經濟的發展不能直接取決於法治,但法治能夠推動經濟的發展。

近年來,上海法院積極發揮司法裁判引領、規範、保障功能,在法治化軌道上推進金融高質量發展,先後作出了全國首例證券糾紛示範判決,審理了全國首例普通代表人訴訟案、全國首例科創板特別代表人訴訟案等一系列標杆性案件,爲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維護金融消費者與投資者合法權益、引導金融創新有序發展、增強金融開放的法治預期、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提供了堅實保障。

“今後,上海法院將始終堅守公平正義,不斷開拓創新,爲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的‘上海智慧’和‘上海規則’。”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林曉鎳說。

統籌金融開放和安全

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是我國高水平開放的重大舉措,是實現金融高質量發展的必要條件。法治同開放相伴而行,如何聚焦新發展、回應新需求、展現新作爲?

“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需要制定簡單快捷的程序,以實現境內外法律機構之間的互動”“發展債券市場,既要做好事前的風險評估和防範,也要做好債券違約後的(破產)重組過程中的債權人保護,增強國際投資者信心”,研討會上,多位業內人士圍繞“金融制度型開放與法治完善”專題展開研討。

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維護金融安全是關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大事。“對於金融風險,關鍵是識別出核心的金融漏洞,要加強防範能力,而不僅僅是解決能力”,研討會上,多位業內人士就“金融風險防範的法治應對”專題進行探討時表示。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