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业绩承压、产能利用率下降,光电股份仍欲定增扩产

業績承壓、產能利用率下降,光電股份仍欲定增擴產

鈦媒體 ·  06/20 21:27

6月19日, 光電股份 (600184.SH)發佈了2023年度向特定對象發行A股股票募集說明書(申報稿)的公告,公司擬定增募資不超12億元,用於高性能 光學 材料及先進元件等項目。

鈦媒體APP注意到,擴產是公司本次定增的主旋律。不過,在市場需求收縮、營收下滑以及產能利用率下降的背景下,公司本次募投項目的必要性存疑。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6月20日收盤,公司股價報收8.57元,跌幅3.49%,當前總市值爲43.6億元。

光學市場需求收縮、產能利用率下降,公司仍欲擴產

據募集說明書顯示,光電股份此次定增的發行對象包括公司控股股東光電集團、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中兵投資在內的不超過35名(含35名)特定投資者。其中,光電集團擬以現金方式認購3000萬元,中兵投資擬以現金方式認購1.5億元。

公司本次擬動用5.69億元投向高性能光學材料及先進元件項目(下稱項目一)、3.92億元投向精確制導產品數字化研發製造能力建設項目(下稱項目二)、2.39億元用於補流,公司此次的募投項目均投向於公司主業。

公開資料顯示,光電股份主要業務包括防務和光電材料與元器件兩大板塊。防務業務主要包括以大型武器系統、精確制導導引頭、光電信息裝備爲代表的光電防務類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主要由西光防務開展。

光電材料與元器件業務主要包括光學 玻璃 材料及壓型件、精密模壓件、紅外鏡頭等光學元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由新華光公司開展。

其中,項目一是對公司現有光電材料與元器件業務的產能擴增項目,擬通過該項目形成年產高性能光學玻璃材料1560噸、非球面精密模壓件3600萬件、紅外鏡400萬隻的生產能力,相關產品將應用於智能駕駛、智能可穿戴設備、紅外成像等下游領域。

需要說明的是,光學材料作爲光電技術產業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其產業鏈上游爲材料,中游爲光學鏡片、鏡頭及模組等光學元器件,下游爲整體方案商,光學玻璃材料可廣泛應用於 消費電子 、 安防 、汽車、醫療、國防等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

可見,公司光電材料與器件業務與下游終端應用領域的市場景氣度密切相關。近兩年,隨着視頻監控等傳統光學市場進入相對飽和、存量盤整期,行業內企業多領域佈局力度加強,市場競爭激烈程度進一步加劇。受傳統終端光學市場需求收縮、市場競爭激烈等因素影響,公司光電材料與器件產品的收入整體呈下滑趨勢。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的光電材料與元器件產品的收入呈現先升後降的態勢,分別爲7.14億元、7.4億元、5.76億元,呈現先升後降的態勢,2023年的收入規模甚至低於2021年的水平。

產能利用率方面,鈦媒體APP注意到,公司光學玻璃產品產能及光電元器件產品的產能利用率均出現下滑,其中光電元器件產能利用率下滑較爲嚴重,由2022年的91.91%下滑至2023年的72.2%。至於產能利用率下滑的原因,公司稱主要受視頻監控、投影儀等傳統行業客戶訂單量下滑影響。

那麼在市場需求收縮、營收下滑以及產能利用率下降的背景下,公司欲擴大相關產品的產能,其新增產能又能否完全消化?

已陷入虧損中

項目二旨在建設精確制導產品的研製保障和批量生產能力,兼顧工藝提升,統籌開展精確制導產品數字化能力建設,提升生產效率、保障產品質量及可靠性,該項目是對公司現有防務業務的產能擴增。

需要說明的的是,近年來,隨着我國經濟實力和 綜合 國力顯著增強,國防支出持續增長,國防預算在2021至2024年連續四年加速增長,2024年國防預算爲16655億元,同比增長7.2%。在此背景下,防務行業有望繼續保持高景氣度。

但光電股份的業績表現卻與市場背道而馳。防務業務作爲光電股份的營收主力軍,該業務近年來呈逐年下滑的趨勢。2021年至2023年,公司防務產品實現的收入分別爲25.67億元、17.49億元、16.01億元。

主業表現不佳,光電股份整體營收規模也受到影響,由2021年的33.12億元下降至2023年的22.01億元。

淨利潤方面,2023年至2024年一季度,光電股份歸母淨利潤分別爲6917.06萬元、-933.54萬元,分別同比下滑了2.6%、243.39%。公司在去年出現營利雙降的情況後,今年一季度情況進一步惡化,當前已陷入虧損中。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