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一体化合并加速释放研产销竞争优势,“入通”或为东阳光长江药业(01558)估值跃迁起点

一體化合並加速釋放研產銷競爭優勢,“入通”或爲東陽光長江藥業(01558)估值躍遷起點

智通財經 ·  06/20 19:24

手握“流感藥王”進入港股通的幾率陡增,東陽光長江藥業(01558)股價反彈在即?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截至6月19日,距離港股通最新一輪調整考察期結束不足7個交易日,而東陽光長江藥業憑藉穩定的市值,有望在最新一次調整中進入港股通名單。

從當前公司股價情況來看,今年5月以來,東陽光長江藥業的股價已隨港股創新藥板塊波動調整到位,PE估值處在明顯歷史低位。但實際上參考公司此前披露的2023年年報以及近期的發展動向,東陽光長江藥業在商業化層面擁有極強的造血優勢,在“流感藥王”可威以及豐富後續產品線帶動下,公司基本面出現明顯的穩中向好趨勢。

更爲重磅的是,東陽光長江藥業即將與廣東東陽光藥業完成一體化合並,成爲一家集研產銷於一體的綜合性製藥公司,後續進入港股通後,公司有望憑藉穩健基本面以及相對較低的估值獲南向資金搶籌,股價反彈在望,而這也將成爲其開啓新一輪估值躍遷的起點。

市值穩定,邁入港股通可能性放大

對於上市企業來說,流動性對市值支撐的關鍵程度不言而喻。而在港股市場,進入港股通則是吸引內地資金青睞、增加流動性的最重要途徑,尤其對增長潛力大的創新藥企更是如此。

對於東陽光長江藥業而言,2021年10月至今,公司股價整體穩步走高,累計漲幅達到149.18%,目前公司港股流通市值爲59.95億港元。

按照港股通既定邏輯,恒生綜合指數每年都會在固定的兩個時間點——即6月30日和12月31日進行定期檢討。截至6月19日,距離港股通最新一輪調整考察期結束僅11天時間。據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19日,港股上市公司要想進入港股通,其檢討期內港股平均月末流通市值門檻大約爲57.39億港元。

根據智通財經APP計算,東陽光長江藥業在此次檢討期內前11個月港股平均月末市值爲59.61億港元,顯著高於目前的“入通門檻”,因此只要公司6月末市值維持在60億港元附近,便有極大的機會利用“630”時間節點納入港股通名單。

與此同時,該公司在技術面上進入“MACD金叉”階段,股價有呈向上趨勢,市值穩定有望。即便以流通性測試計算,公司在此次檢討期內的近6個月,月均換手率爲0.28%且每月換手率均高於0.05%,同樣達到了港股通納入的流動性要求。

也就是說,目前的東陽光長江藥業無論在流通市值還是流動性方面均已觸及入通門檻,今年月底的定期檢討將有極大概率被納入港股通名單。

通常來說,港股上市公司被納入港股通也意味着得到了權威認證。要想進入港股通,需要具備“市值、業績、流動性”等諸多要求。市場上也一直存在“進入港股通公司等於優質公司”的說法。然而對諸如東陽光長江藥業這類優質企業而言,更重要的在於進入港股通能夠對企業的流動性起到較大改善作用。

以去年12月底的定期檢討結果爲例,港股通標的名單調整於今年3月4日正式生效,數據顯示,此次新納入的22只股票3月4日的成交額較納入前(2024年初至2024年3月1日的日均成交額)大幅上升439%。其中,醫藥板塊優質企業,如藥明合聯和科倫博泰生物-B等股價漲幅居前,且成交量明顯放大。從經紀席位亦可以看到,中投信息(滬港通)、創盈服務(深港通)等爲相關股票主要買盤,也從側面印證了港股通改善流動性的重要作用。

研產銷全面推進,差異化創新迎來收穫期

實際上,之所以在此關鍵時間節點積極推動東陽光長江藥業“入通”,是爲東陽光藥一體化合並後加速內在價值釋放做好鋪墊。

2022年初,東陽光集團提出了未來五年的發展戰略規劃和目標。其中對醫藥資產的規劃在於聚焦感染、慢病、腫瘤三大領域。而踏出這一步的關鍵便是進一步強化公司研產銷一體化優勢。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東陽光集團目前主要覆蓋電子新材料、生物醫藥及健康養生三大行業,其中廣東東陽光藥業是東陽光集團在生物醫藥領域的關鍵子系統,同樣是東陽光長江藥業的控股股東,旗下的業務除了面向國內製劑業務的東陽光長江藥業外,還包括手握重磅創新研發能力的東陽光藥研究院及面向國外市場的醫藥業務。

在東陽光集團的規劃中,戰略聚焦將是下一階段發展的關鍵核心。爲此,其醫藥產業將不再延續過去創新研發與產銷獨立的業務佈局,而是選擇推動廣東東陽光藥業與東陽光長江藥業合併。

整合之後,新上市公司將結合廣東東陽光藥業藥品研發及國外銷售優勢與東陽光長江藥業的國內銷售優勢,成爲一家集研產銷於一體的綜合性製藥公司,進一步發揮規模效應及協同優勢。

實際上,“練好內功”也是東陽光藥實現戰略聚焦的重要一環。通過整合研產銷一體化新平台,東陽光藥也將有更強的能力實現非線性爆發式增長。

從研發管線中可以看到,在技術優勢轉化市場優勢的邏輯下,東陽光藥有望持續在產品管線上取得商業化優勢的根本,在於擁有較大的體系化研發優勢。

目前東陽光藥擁有一支超過1200人的專業及跨學科研發團隊,公司核心研發團隊擁有豐富的經驗及專業知識,擁有涵蓋藥品開發生命週期不同階段的研發經驗和企業運營管理經驗。在強勁的研發團隊帶動下,公司構建了一套包括靶點驗證、早期發現、藥學研究、藥理毒理評價、臨床研究及產業化等在內的覆蓋大小分子藥物完整生命週期的自主研發平台。

依託該研發平台,東陽光藥研發管線內共有超過100個在研藥物,涵蓋感染、慢病、腫瘤等疾病領域,其中10個已進入臨床II、III期等中後期臨床階段;4個1類新藥的I期臨床已在美國和澳大利亞完成,2個獲得FDA孤兒藥資格認定。截至目前,公司共申請2300多項發明專利,其中境外880項。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4-2023年公司的中國專利公開數量、授權公告數量在國內醫藥企業中排名第一。

以公司抗腫瘤管線中核心產品——治療急性髓性白血病新藥克立福替尼爲例,按市面公開信息可以看到,其作爲目前國產進展最快的第二代高選擇性FLT3抑制劑,若進展順利,完全是領先其他競品幾個身位,極有可能“獨享”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東陽光藥預計將在2026年前後完成多個新藥的上市申報,而豐富的研發管線陸續兌現也將公司業績帶來新的增長點。

除了深耕多領域原研創新外,東陽光藥爲解決創新藥研發面臨的技術難度大、研發風險高和研發週期長等難題,還與華爲等企業達成了戰略合作,搭建了AI平台技術,通過構建AIDD平台能力,利用AI賦能研發。公司已成功通過AI輔助快速獲得的候選分子HEC169584,預計將在今年下半年申請臨床,助力公司在NASH適應症領域實現治療突破。此外,東陽光藥持續進行技術平台迭代優化,佈局了溶瘤病毒、CART、小核酸、PROTAC、ADC等創新技術,極大賦能創新藥研發。

在生產端,東陽光藥憑藉成熟的質量管理體系與充足的產能,保障研發管線快速兌現,也是有別於其他創新醫藥企業的關鍵優勢。東陽光藥作爲國內少數擁有從原料藥到製劑的完整生產線的醫藥公司,目前擁有業內領先的化學藥固體制劑和生物藥生產工廠,以及全系列胰島素產品生產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奧司他韋生產基地,並獲得中美歐地區多重GMP認證。憑藉符合國際質量標準的規模化生產能力,東陽光藥得以持續向市場提供高質量的醫藥產品。

在銷售端,東陽光藥擁有經驗豐富的銷售專業人士組成的營銷團隊,由1700多名專業銷售人員組成的龐大銷售及分銷網絡。目前其分銷網絡已覆蓋國內覆蓋32個省級行政區、近300個地級市的超過2400家三級醫院以及超過8900家二級醫院和超過6.5萬家一級醫院。而在全球範圍內,東陽光藥的銷售網絡覆蓋包括美國、德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與國際知名藥企長期銷售合作,並實現70個品種藥物的海外獲批。

目前,強勁的海內外滲透力和銷售實力已得到市場驗證和認可,這也將在今後爲克立福替尼等獲批新藥打開銷售空間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進而爲合併後的東陽光藥中長期增添較強的收入增長確定性,帶動其估值進一步走高。

挖掘核心品種市場潛力,穩步夯實基本盤

讓我們將視野帶回到合併前的東陽光長江藥業,創新醫藥投資的重要邏輯,除了研判公司對創新研發的投入力度,還在於觀察公司研發成果高效轉化後的市場佔有能力。此次東陽光長江藥業之所以有望順利“入通”,其根本在於公司基本面穩健。

根據東陽光長江藥業此前披露的2023年業績,公司報告期內錄得營收62.95億元,同比增加68.08%;屬於公司權益持有人的溢利及全面收益總額約爲19.93億元,同比大幅增加2501.23%,顯示出其在商業化層面極強的造血優勢。

公司之所以在2023實現收入和利潤齊增,首先就得益於其在產銷一體化優勢的驅動下,核心產品爆發的強勁增長動能。

實際上,商業化成功的背後其實是各大創新醫藥企業在規模化生產、質量控制以及市場銷售上的“體系化競爭”勝利。作爲東陽光長江藥業的核心產品,奧司他韋(可威)實現銷售額55.1億元,同比增長78.15%。

其表現優異的關鍵在於,其能夠根據市場動態靈活地在藥品生產及銷售全週期階段,實行合理的產銷安排並專注於競爭格局良好且價格不敏感的兒童藥市場,在擴大可威市場可及性的同時,進一步夯實了公司在抗感染及兒科優勢,穩固了自身護城河。

而面對集採,在市場支付能力趨於一致的情況下,東陽光長江藥業憑藉上文提到的強大的銷售基礎和深入的基層覆蓋,實現了銷售的“拓面下沉”。

當下仿製藥集採已成爲東陽光藥高速增長的業務板塊。目前東陽光藥累積21款藥物中標全國藥品集中採購,包括5款胰島素產品,集中在全身用抗感染藥物、消化系統及代謝藥物、神經系統藥物和心腦血管系統藥物等多個治療領域。此外,包括多款改良型新藥也已處於I、II期臨床階段,成爲公司破局後集採時代的關鍵。

此外,東陽光藥一直以來都以“內外兼修”作爲公司發展導向,除了深入開發自主管線外,在對外合作層面同樣卓有建樹。據悉自2021年起,公司已完成多個產品的對外授權,積極推動“內部項目走出去”。

一體化之後的展望

通過上述對東陽光集團醫藥資產以及東陽光長江藥業的分析解讀,投資者不難看到,東陽光集團的內部醫藥體系具有自主研發體系及未來豐富的商業化產品。未來一體化完成後,其專注適應症領域全球市場規模有望超千億,依託強大研產銷體系,公司有望成爲千億市值規模醫藥龍頭企業。

從二級市場估值層面看,參考港股可比公司如翰森製藥、中國生物製藥等公司PE水平,按20倍市盈率估算,預計東陽光藥港股IPO市值可超400億。

從經營層面來看,一方面,東陽光藥經整合後,將徹底理順集團內部醫藥資產的業務架構,進而實現銷售管道及生產協同,打通境內外銷售管道,共享供應鏈體系及生產製造基地,從而實現規模經濟。

在業績層面,由於一體化大幅減少關聯交易且無同業競爭限制,東陽光藥能夠實現縮短業務決策流程,提升整體業務表現。而藉助國內製劑銷售充足現金流支撐,在研藥品管線進度也將進一步加速,使得公司產品結構也將更具競爭優勢,由此帶來的全方位和深層次的產業協同效應得以進一步投射至合併後的公司業績上,爲東陽光藥未來的價值曲線提升添上新的座標點。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