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4500亿龙头控股后,“美的系”公司科陆电子加速布局储能,新品亮相德国

4500億龍頭控股後,“美的系”公司科陸電子加速佈局儲能,新品亮相德國

時代週報 ·  06/20 17:07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何明俊

儲能領域又有新進展。

6月19日,科陸電子(002121.SZ)亮相ees Europe德國展會,帶來了液冷儲能系統新品Aqua-C2,並預告正在開發的下一代液冷儲能系統新品Aqua-C2.5。

big科陸電子新品。圖片來源:科陸電子

“以前,我們更多的是提供這個設備,但現在我們會更多地往整個解決方案去走,比如我們會找當地比較成熟的方案,將它們融合起來,還會涉及到整個場站內設備之間的連接設計等。將這些組合起來,然後給客戶提供一站式的整體解決方案。”科陸電子海外業務儲能解決方案部總監高巖輝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說。

這是美的集團(000333.SZ)控股後,科陸電子首次與其他兄弟單位聯合參展的海外展會,外界對此充滿期待。要知道,諸如海信、海爾、格力等家電企業近年來不斷加碼儲能領域的佈局,而被視爲“家電龍頭”的美的集團,更是直接收購控股科陸電子,在儲能領域上押上重注。

4500億龍頭控股後的新變化

1996年,科陸電子成立,最初發家的業務是智能電錶。

依靠打破國外對高精度電能表的壟斷,科陸電子很快成爲南方電網等一衆電力巨頭的供應商,並在2007年登陸深交所。

身處電力領域,科陸電子很快注意到儲能的未來。

科陸電子是國內早期佈局儲能行業的企業之一,也是早期切入儲能系統集成領域的企業之一。2009年,科陸電子佈局儲能業務,主要產品涵蓋儲能系統、電池PACK等。2014年,科陸電子開發出全國第一臺MV級箱式儲能電站和國內第一臺能量路由器。2018年,科陸電子儲能產品首次出海,但同年因擴張過度,業績出現巨大波動。

業績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科陸電子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37.91億元、31.95億元、33.37億元、31.98億元、35.39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爲-12.20億元、-23.76億元、1.85億元、-6.65億元和-1.01億元。

2023年6月,美的集團接手深圳資本集團手中的股份,正式成爲科陸電子實控人。對於入主科陸電子一事,美的集團曾經在互動平台上表示,儲能產業符合國家支持的戰略方向,空間廣闊,科陸電子具備行業競爭優勢。科陸電子是國內最早進入儲能系統集成領域的企業之一,深耕能源行業二十餘載,在能源領域積累了較好的行業口碑和渠道資源,並具備較強的儲能系統集成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優勢,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截至6月20日收盤,美的集團報64.47元/股,漲0.73%,市值爲4500.08億元。

f83ccbe144c743ea92b5bbcb300f6892.png科陸電子德國展會展臺。圖片來源:科陸電子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在美的集團入主科陸電子後,確實給公司的儲能業務帶來了一些新變化。

2023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在積極開拓國內儲能市場的同時,大力拓展海外儲能市場。公司成立美國子公司,進一步拉近公司與全球市場的距離,通過更加國際化的產品、能力、渠道和團隊,爲全球儲能領域客戶帶來更高價值。公司與歐洲知名新能源產品集成商Insight Enerji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針對歐洲市場開展鋰離子電池單體、電池模組、電池包、儲能集裝箱等產品以及儲能系統全生命週期解決方案的長期戰略合作,對公司歐洲儲能市場的佈局具有開拓性意義。

“我們在成本競爭力上面,尤其是整站的集成成本競爭力上會有一定的優勢。” 高巖輝說,“渠道方面,因爲美的原來的渠道有做樓宇科技,所以和工商儲的渠道是重合的。我們也充分地跟美的這邊的一些渠道商去合作,美的在渠道上面會給予到我們一些幫助。另外,在海外資源部署上,我們也會和美的戰略投資部合作,他們協助我們來評估海外建廠的可行性和成本投入。”

“比如,我們在歐洲哪個國家有很大的業務需求,我們可以在一兩個月以內在當地建立完整的銷售團隊、項目團隊和售後服務團隊,這個過程會比想象中快很多。”高巖輝描述美的入主後對科陸電子業務的賦能。

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科陸電子在去年年報中提及,“美的集團控股後,公司積極學習美的集團優秀管理經驗並加速變革,支撐業務發展和戰略目標的實現。”從2023年業績來看,美的集團的入主,似乎給科陸電子帶來了巨大的轉變。

業績數據顯示,2023年科陸電子營業收入爲42.00億元,同比增長18.68%;歸母淨利潤爲-5.29億元,仍處於虧損狀態;儲能業務毛利率爲25.36%,同比增長11.31%,盈利能力開始展現。

協同美的集團,擴張儲能業務

科陸電子在2023年報中提到,宜春科陸儲能基地順利擴建,目前年產能約8GWh。此外,公司在廣東順德投建儲能生產基地,按照規劃,項目達產後,順德基地BESS產能預計可達到14GWh,PCS產能預計可達到5GW,將有效支撐公司未來全球儲能業務拓展。

但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2023年,科陸電子完成約1.3GWh儲能系統交付。剩餘的產能缺口應該如何填補?

“我們所公佈的產能是一個峯值產能。儲能集成的項目,通常是存在比較明顯的波峯波谷,因此產能利用率很難說達到一個非常高的水平,8GW是滿負荷滿產的理論產能。” 科陸電子儲能海外業務中心總經理張韶文對時代週報記者說,“有些項目還沒有確認收入,有一部分訂單則是今年確定收入,產能運轉上總體算比較健康。”

張韶文介紹稱,今年宜春科陸儲能基地在美的幫助下提升了生產效率和精益製造的優化,產生了產能富餘。“但今年我們在全球的佈局力量是相對比較雄厚的,我們有信心訂單會快速湧入,實現產能填補。”

對於目前儲能行業的價格問題,張韶文表示,行業現在正處於高度內卷狀態,從市場價格來看,今年下半年還會維持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但從今年年底到明年年初,市場價格會穩步回升。“我們將這稱之爲儲能的第一個洗牌週期,在今年年底會有大量企業因各種各樣的原因從市場上逐步消失,剩餘的玩家會趨向理智。”他說。

根據2024年一季報業績,科陸電子實現營業收入10.44億元,同比增長63.53%;實現歸母淨利潤0.07億元,同比增長116.93%。

張韶文對科陸電子年底業績感到樂觀,底氣來自於儲能業務在海外市場上的進展。他表示,今年儲能業務處於一個穩步轉型增長的態勢,雖然利潤略微承壓,但總體問題不大,海外市場的毛利也相對可以。“我們預期會在2026年三季度之前,海外工廠實現滿產能釋放。”

“從今年整體經營上看,我們對扭虧爲盈是非常有信心的。”他補充道。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