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泰证券:硬件&生态共振 AR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增长

中泰證券:硬件&生態共振 AR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

智通財經 ·  06/20 16:21

隨着光波導/散熱/主控芯片等持續升級,未來AR會向集成度更高、更輕便的一體式AR演進。

智通財經APP獲悉,中泰證券發佈研報稱,XR是VR/MR/AR的集合,MR和AR均可實現透視,MR採用基於攝像頭和屏幕的視頻透視(VST,Videosee-through),而AR採用光學透視(OST,Opticalsee-through),透視效果更真實,形態更輕便,但光學設計難度較高。綜合考慮顯示效果和量產成本,目前Xreal、Rokid等頭部廠商仍以BB方案分體式AR爲主,雷鳥、INMO等逐步推出光波導一體式AR,根據IDC數據,2023年中國分體式AR銷量佔比約85%。從趨勢上看,隨着光波導/散熱/主控芯片等持續升級,未來AR會向集成度更高、更輕便的一體式AR演進。

中泰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硬件和生態共振,AR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

2012年穀歌發佈首款AR眼鏡GoogleGlass,AR行業開始真正發展,市場期望和投資熱度較高,然而受AR眼鏡形態、顯示效果、生態應用等因素制約,整體發展相對不及預期;2016-19年行業經歷低谷期,但谷歌、微軟等頭部廠商軟硬件仍持續更新迭代;2019年開始Rokid、Xreal、MagicLeap等新品陸續推出,硬件生態持續完善,AR行業復甦發展。伴隨光波導技術持續迭代&量產落地,AR眼鏡形態將趨近於普通眼鏡,推動C端市場滲透普及,與此同時AI大模型也爲AR生態應用帶來更大想象空間,硬件和生態共振,AR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增長。

AR銷量基數尚低,未來2-3年有望迎來需求拐點

銷量:過去幾年AR銷量整體呈穩步增長態勢,2023年AR全球銷量51萬臺,yoy+21%,其中國內和海外銷量分別爲20萬臺和31萬臺,yoy分別爲54%和29%。現階段AR銷量基數尚低,伴隨AR眼鏡硬件迭代升級和AI應用加成,更輕便、更智能、顯示效果更優的消費級AR眼鏡有望在未來2-3年面世,帶來行業需求拐點,根據WellsennXR預測,2027年全球AR眼鏡銷量有望達到500萬臺,2023-27年CAGR高達77%。

格局:從銷量來看,現階段主推消費級AR的國內廠商在全球AR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微軟、谷歌等海外AR廠商主要面向B端市場,根據IDC數據,2023年Xreal、Rokid、雷鳥創新、INMO全球AR市場份額分別爲45%、14%、13%、6%。

現階段以分體式AR爲主,未來將向集成度更高、更輕便的一體式AR演進

分體式AR:處理器/存儲/電池等與眼鏡本體分離,需連接手機/電腦/主機盒子等外部設備使用,可以解決部分AR眼鏡的交互和內容生態問題,續航和散熱性能也更好,但存在傳輸延遲、便攜度不足等短板,由於分體式AR一般搭配Birdbath方案,眼鏡本體也相對笨重。

一體式AR:將處理器/存儲/電池等集成在眼鏡中,可獨立運行使用,一般搭載光波導方案,體積重量顯著下降,可穿戴性更強,但性能、散熱、續航仍有提升空間。

投資建議:AR是AI落地最佳載體,硬件&生態共同驅動行業發展,建議關注產業鏈核心標的: 水晶光電(002273.SZ)(光波導/光機模組)、歌爾股份(002241.SZ)(整機/光學/聲學等)、舜宇光學科技(02382)(光學/攝像頭/整體方案)、藍特光學(688127.SH)(玻璃晶圓)、韋爾股份(603501.SH)(LCOS/攝像頭CIS芯片)、蘇大維格(300331.SZ)(光波導)、立訊精密(002475.SZ)(整機組裝)、領益智造(002600.SZ)(散熱/整機組裝)等。

風險提示:AR硬件技術升級不及預期;AI發展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研究報告使用的公開資料可能存在信息滯後或更新不及時的風險。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