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英伟达坐上“全球股王”,如何借“基”把握国内半导体行业潜力?

英偉達坐上“全球股王”,如何借“基”把握國內半導體行業潛力?

金融屆 ·  06/20 13:31

據消息,當地時間6月18日美股收盤,全球最大AI算力提供商、AI芯片巨頭英偉達,市值高達3.34萬億美元,接連超越蘋果和微軟,登頂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以前都說要尋找10年10倍的股票,但英偉達用不了十年,僅用21個月就實現了這個目標。

2023年前,英偉達市值未曾邁入過萬億美元的門檻,2023年6月,英偉達市值悄悄突破1萬億美元關口;2024年2月,英偉達以驚人的速度突破2萬億美元市值大關,創下了從1萬億美元增長至2萬億美元的全球最快紀錄;2024年6月,英偉達市值再次起飛,直接突破3萬億美元大關,從2萬億到3萬億大關的跨越,僅僅只用了不足4個月的時間。

可見在AI超級浪潮加持下的半導體,毫無疑問成爲了市場的絕對焦點。更重要的是,這次的技術變革,比起過去同類型的變革來得都要猛烈,景氣度有望長時間維持,其中的投資機會正在不斷地釋放。

國內半導體市場來看,在國外限制下,我國的半導體行業最大的問題就是——國產替代,而提到國產替代,又不得不提到半導體設備。

半導體設備作爲半導體產業鏈的上游“基石”,也是受國外重點“卡脖子”的領域。目前板塊形勢已經很清晰,那就是我們必須發展自己的半導體設備產業,這也是半導體設備產業一個非常長期的趨勢和支撐邏輯,爲此我國半導體設備企業也在不斷努力着。

以半導體設備ETF(561980)標的指數第一大權重股北方華創爲例,在過去一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製造商北方華創成功躋身全球十強設備廠商之列,成爲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的“大哥”。2023年,北方華創的新簽訂單總額高達300多億元人民幣,其中集成電路設備訂單佔比超過了70%。這充分顯示出北方華創在國產替代的過程中,逐步取得了行業領先地位,也體現出半導體設備在國產替代趨勢下的投資價值。

此外,政策也在加大力度支持半導體產業。大基金三期成立,規模爲前兩期的總和。從過往經驗看,大基金一期、二期成立後,半導體板塊信心有所提振。大基金三期的成立,有望充分帶動國內半導體產業鏈的發展,機構預計半導體卡脖子的環節,設備材料依然會是投資重點方向,利好上游國產替代。

半導體設備ETF(561980)是全市場中首隻跟蹤中證半導指數的ETF基金。標的指數主要聚焦40只半導體設備、材料等上游產業鏈公司,前十大成份股佔比約76%,指數集中度相對較高;行業分佈上更側重上游設備、材料等,其中“半導體設備+半導體材料”佔比近64%。

d268630db62c4c120a7258059450ebb4.jpg

半導體行業具備強週期性,在2019年3季度之前的一輪半導體上行週期區間,聚焦上游設備材料的中證半導指數區間最大漲幅超494%,高於主流半導體全產業鏈指數,呈現更高彈性特徵。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