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投资人对美团的“三个误判”

投資人對美團的“三個誤判”

鈦媒體APP ·  06/20 10:52

文 | 董指導聊科技

01

第一個誤判,形成於2020年前後,市場對於美團的強大,形成很強的預期,認爲幾乎看不到對手。

定性分析來看,當時的美團,有龐大的商戶合作關係、穩定的消費者群體、難以複製的外賣小哥隊伍、千錘百煉的高效地推團隊、以及消費者在生活服務需求方面的心智佔領,怎麼看,護城河都是挺寬的。

定量數據來看,當時在外賣市場,美團擁有75%左右的市場份額,和餓了麼的格局基本穩固;而到店業務,高達86%的毛利率,也是市場地位的證明。

這麼強大的市場地位,令當時不少投資人認爲,美團只要想賺錢,那就是談笑之間。

果然,2019年8月23日,美團業績顯示,公司首次實現了整體盈利。而年底數據顯示,美團整體毛利率由13.8% 同比上升至 18.7%。即使在疫情初期,美團經營利潤率依然在提升。

2019年,美團APP和其他交互口都變更爲了統一的“黃色”,當時就有輿論稱,美團進入“黃金時代”。公司市值也從2018年最低的2000多億元開始,相繼突破了1萬億、2萬億。

樂觀氛圍濃厚。王興和美團也在2019年投資了理想,把目光從主業裏,勻了一些出來。

此時的抖音日活數據也不斷攀升,也開始嘗試電商、到店等業務。2020年8月,抖音推出了“生活服務場景接入方案”,將美團外鏈換成了抖音商家小程序。也在隨後調撥1萬名員工成立專門的本地化拓展團隊。

但是,業務規模還是不值一提。2020年,41億元的數據,都值得大書特書。2021年底,抖音生活GTV也不過百億GMV。

然而,2022年GTV數據就增長了6倍。抖音成爲美團本地生活領域重要的競爭對手。

這個誤判充分說明,對於互聯網相關的許多業務而言,流量才是核心。好比說,你掌握了這個商圈裏核心的消費場所,看似無比強大;但不幸的是,別人又造了個新城,有了新商圈。

商流創造業務的故事,也發生在了快遞行業。當順豐和四通一達認爲格局基本穩固時,極兔卻靠着拼多多的業務,攪動江湖。

02

第二個誤判形成於2015年之後,美團和大衆點評合併後,市場便認爲,美團酒店業務必然會搶下攜程的市場。

樂觀的理由有三。首先,高頻打低頻,已經成爲默認的取勝戰術。就像屠龍寶刀一樣,誰拿到誰成功。美團的使用頻率,肯定高於攜程。美團的流量,也大於攜程。

其次,地推的強大,令對手不堪一擊。美團團隊尤其地推人員的狼性,和攜程團隊尤其CEO梁建章的儒雅,形成了顯著對比。輿論會感覺,美團都在打仗,而梁建章還在關心人口、教育。這怎麼會打不過呢。

第三,事實勝過雄辯。美團低端酒店業務發展迅速,2014年底就超過了藝龍。這個成績已經證明了團隊的能力。

2015年,美團地推團隊搞了一場“黃山會議”,從團購轉向預定,發力OTA。2016年底,美團高星酒店商務拓展團隊擴張,而且還簽下了洲際酒店,隨後,香格里拉、希爾頓也都陸續入駐。2018年,美團酒店單月間量、訂單總量都來到了行業第一。

從這些進程來看,拿下高星市場、搶佔攜程份額,似乎指日可待。然而,發展卻並沒有那麼順利。

從美團酒店數據來看,目前平均房價仍在200元左右,下沉第一,但高星佔比並不高。

從攜程角度來看,公司的毛利率整體穩定,並沒有呈現出競爭激烈帶來的毛利率下降。疫情結束後,攜程的收入也快速改善。就在互聯網巨頭們自2022年底普遍下跌的過程中,攜程股價卻上漲了一倍。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原因大概有三:

首先,從用戶端看,高星酒店客戶的價格敏感性低,更追求可靠性,改變使用習慣、遷移APP的難度相對較大。更何況,不少還是通過公司渠道預定,也可以報銷,沒必要折騰。C端常用的補貼大法,效果會打折扣。

其次,從供給端來看,高星酒店也更注重合作的穩定性。穩定性來自兩方面,一是系統對接。攜程的預定系統已經和酒店內部多個管理系統進行了對接,其他對手如果有新的系統,那就需要酒店付出更多的配合度,這時候難度就加大了。

其次是預定量的穩定。酒店在和OTA簽約合作數量時,是逐步、逐批來談,先看到穩定數據再增加。慢慢攢房間數量,要比C端靠補貼衝量來得慢得多。

更何況,對於高星連鎖酒店而言,還要考慮和OTA的穩定關係。避免因一兩家店的合作,而丟掉整個合作。我在出行過程中也遇到過一個情況,攜程上可以看到的房間,但是其他平台就顯示無房。

這就類似於大客戶在臺積電能率先用到先進製程一樣。同樣稀缺的房源,高星酒店一般也會優先考慮合作關係穩定、數據表現穩定的OTA龍頭。

而且,當真的進攻到腹地時,任何一家企業都還是會防守一波的。攜程知道流量上有不足,所以後來梁建章也出來做了多場直播,有學者風、也有豁得出去的cosplay,也是妥妥拉了一回流量。

這個誤判說明,流量當然爲王,但是當一個生意是to B、涉及到供應鏈管理、涉及到品牌定位時,競爭帶來的衝擊則會被延緩。

當然還有一個重要的外部因素就是,大家都減弱了對C端燒錢的力度,取消了“野蠻生長”的打法。

展望來看,也許當低星酒店客戶逐漸富裕起來後,他們就會通過美團選擇高星酒店;當看到用戶流量確實很大時,酒店也會逐漸增加供應。現在許多閉眼報銷的公司,也正經歷降級。

下沉的故事,在酒店領域也許也會發生。但是,這也已經不是當初打進高星市場的劇本了。

03

第三個誤判形成於2023年,市場認爲美團在抖音的衝擊下,會越來越難。

邏輯似乎是很清晰的。首先,短視頻已經成爲移動互聯網的扛把子。2023年,移動互聯網人均單日使用時長爲435分鐘,其中短視頻就有151分鐘,佔到35%。通過短視頻消費的比例也很高。

而在短視頻方面,要再造出一個流量玩家,難度非常非常大。

其次,對手的作戰力很強。之前美團的一些業務擴張,主打的是團隊的高效。但是,字節從創始人到高管到基層,也都是當打之年、且追求效率。

另外,對手很有錢。無論現金流、還是淨利潤,都是準備充分。可以打閃電戰,也可以打消耗戰。

但是,美團也不是暮氣沉沉的老玩家,而開始迅速應對。

比如,在APP裏集成短視頻的做法,並不能改變短視頻行業的格局,不過倒是也增加了流量、增加了停留時長。比如也再次回到“團購省錢”的心智。還請了胡歌來代言,擴大傳播度。

互聯網的業務千千萬,但核心還是看組織力、看人。在組織力方面,也有了變化。

在互聯網老玩家向大公司病開刀時,梁汝波稱字節也有了“大公司病”。也許這是字節自我危機的提醒,但雙方組織架構確實發生了變化。美團2月份架構的調整,給予市場很大期待,有助於目標統一,可以打硬仗。

另外,美團優選也調整了戰略,開始減虧。無論組織架構、還是業務目標,從美團調整的速度來看,美團也值得二月份以來的預期反彈。

04

在這三個誤判背後,我們可以看到,互聯網不只有“燒錢”一個套路。有重塑流量池的技術創新、有供應鏈管理的先發優勢、也有組織迭代的人才紅利。

也可以看到,互聯網迭代的快速。沒有哪個戰略、戰術是萬金油、必然有效的;沒有哪個打法是一成不變的;也沒有哪個判斷可以從頭管到尾。

所以,一些商戰,可以提前預判結果;但只要企業家、創業者們,沒有躺平、還在尋找機遇。那麼,就必然有很多商戰,無法預判結果,只能不斷跟蹤更新。

就像儒雅風的梁建章也可以直播cosplay,國內高端穩住的攜程也在開拓海外業務;就像美團的無邊界擴張,也一定會遇到障礙,也會通過減虧來調整。

畢竟,迭代,才是探索時代的最佳方式。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