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Nio Reportedly Reshuffles Smart Driving Team to Focus More on End-to-end Tech

Nio Reportedly Reshuffles Smart Driving Team to Focus More on End-to-end Tech

蔚來據報道重新調整智能駕駛團隊,更加註重端到端科技
CnEVPost ·  06/19 20:35

使用端到端技術的主要好處是加速城市區域的NOA覆蓋範圍,因爲它可以涵蓋規則未完全覆蓋的邊緣情況。

據一份最新報告,蔚來(NYSE:紐交所NIO)已重新組織其智能駕駛團隊,將更加專注於被視爲更好解決方案的端到端技術。

據當地媒體LatePost報道,蔚來的智能駕駛研發部門最近完成了一項結構調整,將感知與規劃控制團隊併入大模型團隊,集成團隊則被重新組織爲技術交付團隊。

報道指出,之前,蔚來的智能駕駛研發部門被分爲感知、規劃控制和集成等較小的部分。

根據報告,重新組建後的智能駕駛研發部門仍由Nio的智能駕駛研發副總裁任韶清領導,而大模型團隊則由原蔚來感知團隊負責人彭超領導。

整合後,任韶清告訴他的團隊,他們需要放棄該行業多年來一直遵循的傳統“感知-決策-規劃控制”範式。

這意味着蔚來將更加明確地通過端到端的大模型技術探索更高級別的智能駕駛,據LatePost報道。

任韶清於2018年聯合創立了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menta,任合夥人兼研發總監,他在2020年加入蔚來。

據報道,彭超畢業於清華大學,曾是Momenta的高級視覺算法工程師。

蔚來的智能駕駛團隊目前約有1500人,少於華爲的7000多人。比亞迪(HKG: 1211,OTCMKTS: BYDDY)約有4000人,小鵬汽車(NYSE: XPEV)約有3000人。

據LatePost報道,理想汽車(納斯達克:LI)在縮減團隊後,現在的智能駕駛團隊約爲800人。

據報道稱,特斯拉(納斯達克:TSLA)今年早些時候推出了FSD V12,取得了積極的成果。這導致業界達成了一個共識,即特斯拉所使用的端到端大模型技術正變得越來越普遍,中國的更多汽車公司開始嘗試這條路。

在通常採用的技術架構下,對於智能駕駛系統而言,感知、預測、決策和控制等模塊都需要各個不同領域的工程師負責。

一些公司選擇依靠程序員編寫基於規則的代碼來解決大規模問題;比如,華爲僅規劃控制團隊就有約1000名工程師,LatePost在2月份的一份報道中指出。

端到端智能駕駛系統可以通過將傳感器數據作爲輸入並直接在車輛控制命令中使用,依靠神經網絡模型實現所有中間過程來緩解這個問題。

使用端到端技術的主要好處是加速更高級別智能駕駛功能的覆蓋範圍,包括城市區域的NOA(自主導航)功能,因爲它可以涵蓋規則無法完全覆蓋的邊緣情況。據今日LatePost報道。

這樣可以消除汽車公司按城市逐個開通NOA功能的需要,降低成本,縮短功能覆蓋更多地區的週期時間,根據報告。

據報告,在目前蔚來使用的解決方案中,規劃控制部分仍然基於規則,此前曾表示將在今年上半年推出基於端到端的主動安全功能,包括自動緊急制動(AEB)。

據報道,蔚來最新的“柏露2.6.5”軟件將很快推送給用戶,其中將包含基於端到端技術的AEB功能,並補充說明蔚來尚未宣佈端到端技術的大規模生產時間表。

據報告指出,華爲在2月份推出了ADS 2.0解決方案,儘管它還不是全面的端到端架構,但華爲表示已經有能力支持用戶在全國範圍內的任何道路上啓動點對點輔助駕駛。

據報道,華爲預計將於今年8月全面升級至具備端到端架構的ADS 3.0。

蔚來看到NOP、NOP+總用戶里程數超過10億公里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