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又募180亿,紫金矿业融资“上瘾”?

又募180億,紫金礦業融資“上癮”?

環球老虎財經 ·  06/19 20:29

四千億有色巨頭,再度啓動大額融資。

6月18日,紫金礦業宣佈發行20億美元可轉債,並實施配售39億港元H股;方案累計募資摺合人民幣181.4億元,該融資規模創出公司歷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紫金礦業近年來頻繁融資,僅2022至2023年就已通過多種方式募資超210億元,頗有一番融資“上癮”的味道。

頻繁大額融資的背後,或因爲紫金礦業的負債規模持續攀升。而公司債務增多則是因爲其快速擴張導致的。據悉,自2017年業績復甦以來,紫金礦業持續收購多處礦山權益及相關股權;2021年下半年至2023年,公司收購案高達十餘起,僅官方公告的明面花費就已超300億元。

展望未來,基於公司戰略規模,紫金礦業的擴張之路或仍將繼續。

募資超180億

紫金礦業一口氣募資了181億。

6月18日,紫金礦業在港交所宣佈,公司擬發行20億美元可轉債,並實施2.519億股H股配售,金額約39億港元,摺合近5億美元。

具體來看,本次紫金礦業債券初始轉股價格爲19.84港元/股,較15.5元的配售股價高出28%。公司表示,港股市場可轉債轉股價溢價較高,本次公司發行的可轉債假設後期全面轉股,與配售合計對現有股份的總稀釋將不到4%。

按當前匯率計算,公司“可轉債+配股”募資總額所得的25億美元相當於181.4億元人民幣。

回溯過往,紫金礦業於2008年登陸A股之時曾發行14億股新股,實際募資99.8億元,爲此前公司最大股權募資紀錄。而這一次,公司再融資規模相較IPO時期的募資總額高出八成有餘。

據紫金礦業官方描述,此次公司海外可轉債發行規模爲A+H上市公司及亞太地區礦業企業史上最大,並且多隻全球知名長線基金、對沖基金均參與認購。

2023年年報顯示,因融資規模增加和外幣借款利率提高,紫金礦業財務費用支出達32.68億元。同比增長71.57%;而2019年至2022年間,公司該項指標長期穩定在14億元至19億元之間。

紫金礦業認爲,在美元利率高企背景下,通過再融資獲取的25億美元置換高利率美元債務,每年可節約公司財務費用超過10億元人民幣。

資料顯示,2019年至2023年,紫金礦業營收分別爲1361億元、1715億元、2251億元、2703億元、2934億元,扣非淨利潤分別達39.97億元、63.22億元、146.8億元、195.3億元、216.2億元。因此,僅在5年時間內,公司即營收實現翻番,淨利潤取得超5倍增長。

同一時期內,公司資產負債率從53.91%一路上升至59.66%,短期借款從144.41億緩慢攀升至209.89億元,長期借款則從138.26億元躍居至775.31億元,漲幅近4.6倍;而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貨幣資金僅有184.49億元。

從數據來看,紫金礦業業績突出不假,但債務問題亦是現實。在此次“可轉債+配股”公告中,公司也明確說明道,此次募資能幫助公司改善流動性、降低資產負債率;並提及發行可轉債募資用途之一是償還境外債務,配股募資用途爲投向併購等海外市場業務。

快速擴張致融資“上癮”

紫金礦業此次創紀錄大額再融資旨在“償債”、“活血”,併兼顧海外市場營運發展。

事實上,在負債不斷提高的基礎上,融資一事似乎已經成爲紫金礦業的常態。

Wind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紫金礦業曾利用發行公司債、中期票據和短期融資券的方式合計募資140億元、72.5億元。

更早之前的2019年至2021年,公司也採取類似方式分別募資155億元、190億元、73億元。其中在2019年11月29日,紫金礦業以3.41元公開增發23.46億股,一口氣募得80億元。

2020年11月24日,紫金礦業還官宣稱完成“紫金轉債”公開發行,債項評級爲AAA,初始轉股價7.01元,發行規模高達60億元。

進一步剖析來看,近年來靚麗的業績、持續提升的負債以及伴生的融資“上癮”行爲,最終似乎皆可歸因於紫金礦業的戰略——快速擴張。

2017年,紫金礦業取得扣非淨利潤26.97億元,增速錄得上市以來最高,並結束了長達5年的業績低迷期。自此開始,公司隨即迎來新一輪擴張高峰。

2018年至2021年間,紫金礦業先後花費3.5億美元、13.9億美元,分別“拿下”塞爾維亞國有銅業63%股權以及擁有Timok銅金礦和Bisha銅鋅礦的加拿大Nevsun公司全部股權。

2020年,紫金礦業買斷圭亞那金田100%股權,並手握旗下核心資產Aurora金礦。據悉,此筆交易數額爲2.41億美元,摺合價格與黃金儲量的比值約爲3.5百萬美元/噸。

紫金礦業不僅瞄準海外資源,其對於國內同行也一併進行“下手”。同年6月7日,公司宣佈其擬以約38.83億元收購西藏巨龍銅業50.1%股權。根據當時公告,該銅企擁有三大礦權,合計擁有銅金屬量爲795.76萬噸,伴生鉬金屬37.06萬噸;而其中的驅龍銅礦區將實施兩期建設,第一期項目投資高達164億元。

2020年下半年至2021年,在經濟復甦的背景下,全球能源金屬、工業金屬、小金屬進入牛市。紫金礦業經營狀況持續轉暖,而後公司擴張進一步加速。

2021年11月10日,紫金礦業公告稱其擬49.39億元收購加拿大新鋰公司,正式進軍鋰礦賽道。資料顯示,新鋰公司擁有鋰金屬業內品位第一的阿根廷3Q鋰鹽湖,項目投產後可形成年產4到6萬噸碳酸鋰產能。

紫金礦業同樣着眼於佈局國內鋰礦公司。具體而言,2022年4月29日,紫金礦業稱擬出資76.82億元收購盾安集團四項資產包,涵蓋碳酸鋰資源儲量超900萬噸的西藏阿里拉果錯鹽湖鋰礦70%權益;2個月後的2022年6月29日,公司花費約18億元收購湖南厚道礦業71.1391%股權,取得擁有216萬噸碳酸鋰資源的湘源鋰多金屬礦所有權益。2023年7月,紫金礦業入股了天齊盛合鋰業,握有20%股權,並收穫雅江措拉鋰礦部分權益。

而收購了上述的“兩湖一礦”後,國內層面紫金礦業所擁有的鋰資源儲備僅次於天齊鋰業及贛鋒鋰業。

另外,在2022年至2023年間,紫金礦業還累計使用約190億元,分別買入招金礦業20%股權及招金礦業控股子公司瑞銀礦業30%股權、金沙鉬業84%股權、蘇里南羅斯貝爾金礦95%權益和擁有朱諾銅礦的西藏中滙實業48.59%股權。

上市公司層面,2022年和2023年,紫金礦業以17.34億元收購龍淨環保15.02%股權,並以16.14億元增資江南化工股份,有意進一步延展產業鏈寬度。

綜合來看,2021年下半年至2023年,紫金礦業執行進行的各類大型收購事件不下十餘起,僅官方公告的明面花費就已超300億元。

擴張也許“不會停”

紫金礦業頻繁融資是源於擴張。那麼,接下來公司的擴張之路將走向何方呢?

從歷史來看,紫金礦業“擴張基因”似乎比較深刻。從2000年完成股份改造、2001年收購貴州紫金、2003年於香港上市;到2005年進軍海外,2006年延伸業務至鐵、鉬、錫領域;再到2008年A股上市;紫金礦業僅用時八年便完成從股份改造到上市,速度不可謂不快。

因此,擴張在某種程度上對於紫金礦業來說或已是公司發展的一種傳統。而往後看,其基於“本能”繼續選擇擴張的概率仍在。

2024年5月16日,紫金礦業公示了《關於未來五年(至2028年)主要礦產品產量規劃》。

具體來看,公司提出“釋放產能”、“發揮資源優勢”等關鍵信息;並計劃到2028年,礦產銅產量達150至160萬噸,礦產金產量達100至110噸,礦產鋅和鉛產量達55至60萬噸,礦產銀產量達600至700萬噸,鋰(LCE)產量達25至30萬噸,礦產鉬產量達2.5至3.5萬噸。

這意味着,紫金礦業旗下礦產銅、礦產金、礦產銀產量在2023年基礎上均將實現約50%的增長,礦產鉬產量將較2023年增長約4倍,碳酸鋰當量增幅或接近10倍。而在此番目標的推動下,或預示着今後公司的擴張還會延續。

值得一提的是,對於紫金礦業這樣的資源類公司來說,“礦”被視作生命,因此不斷擴張、不斷尋找並增添新的資源儲備,一定程度上也是其長期發展壯大的關鍵之所在。

紫金礦業董事長陳景河曾在2023年年報中表示,礦產資源仍是新能源時代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必將大有可爲;他還表示,但得益於全球“雙碳”政策驅動,AI人工智能蓄勢爆發等因素,銅、鋰等礦產需求市場更加成熟。

如此看來,公司未來或仍將秉持“內生+併購”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模式。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