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储能电池价格战,也得靠出海?| 见智研究

儲能電池價格戰,也得靠出海?| 見智研究

華爾街見聞 ·  06/19 18:04

一二三線儲能廠商的應對

鋰電池的激烈競爭進一步蔓延到儲能行業。爲保市場份額和現金流穩定,不少儲能電池企業都開始大幅度降低報價只求中標儲能項目。

隨着6月的儲能電芯的最高限價和系統報價都已經貼近成本價,一二三線的儲能電池廠商將要如何應對?

1、儲能規模快速擴大,但價格屢創新低

今年6月,中國石油濟柴動力公司和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的儲能電芯和儲能系統最高限價和報價,分別跌至0.33元/Wh和0.495/Wh,均爲歷史新低。

隨着更多大型企業進入儲能行業,儲能電池的內卷力度正在繼續加大。

2023年,國家能源集團、中核集團、中國能建和國家電投等衆多能源央國企就開始成功切入儲能賽道,併成爲儲能招投標市場的主力軍。

2023年,國內儲能中標項目規模高達99.78GWh,同比增速接近300%。其中能源央國企的儲能項目容量佔比接近80%。

與儲能項目規模急劇擴大相對應的,卻是中標價格的頻頻下跌。2023年,儲能系統(4小時)的最低報價同比大幅度降至0.65元/Wh,儲能電芯的最低價格也腰斬至0.45元/Wh。

今年上半年,儲能行業依然處於“卷價格”的激烈爭鬥中,而儲能電池頻頻降價原因有以下兩點:

(1)產能過剩,競爭激烈,部分廠商願意降價中標

儲能電池產能和產量保持高速增長,供大於求的趨勢下,各大儲能電池企業的開工率持續下滑。

目前,國內的儲能電池和系統的規劃產能已經突破1.5TWh(2023年國內儲能電池的產能才200GWh左右)。今年5月,中國儲能電芯產量再創歷史新高,達到25.56Gwh,環比增加13%,同比增加56%。

不過,由於儲能電池的產能逐步過剩,各大儲能電池廠商的產能利用率不增反降,總體的產能利用率從2022年的87%降至2023年的50%,即使是龍頭寧德時代,產能利用率也降至70%左右。

儲能電池產能過剩,成了降價搶量的根源。

(2)儲能電池的原材料價格再次回到下行區間

儲能電池的重要原材料電池級碳酸鋰重回降價週期中,成本順導到下游,帶來降價可能。

今年3-5月,由於部分外採鋰雲母的鋰鹽廠商的節後開工積極性偏低,短期內鋰鹽的供給量有所下滑,電池級碳酸鋰迎來了短期的反彈,從10萬元/噸以下重回13萬元/噸左右。

這也導致這期間的儲能項目中標價出現難得的環比回升,5月的儲能系統中標均價更是首度衝回0.65元/Wh以上,來到0.6516 元/Wh,環比增長4%。

但是原材料價格反彈未能持續,6月中旬,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價格再次跌破10萬元/噸的關卡,分別降至9.8萬元/噸和9.5萬元/噸。原材料價格重新降至歷史低位,儲能項目的中標價格自然也隨之回落。[思申3]

2、一二三線儲能電池廠商的盈利水平,相差甚大

作爲佔據儲能系統成本60%以上的重要部件,儲能電池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樣也是競爭最爲激烈的部分。

在當下產能過剩、儲能項目中標價格持續下降的高強度競爭格局下,儲能電池廠商之間的盈利水平也是相差巨大。 以寧德時代、億緯鋰能和瑞浦蘭鈞作爲一、二、三線廠商的代表,不同廠商之間差異明顯。

(1)寧德時代

作爲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第一的寧德時代(市佔率高達40%),即使是在價格戰的大背景下,依舊在儲能領域保持着絕對優勢地位。不僅出貨量、營業收入保證高增長,毛利率更是不降反增,成爲寧德時代毛利率最高的業務。

2023年,寧德時代全年儲能電池系統業務實現營業收入599.01億元,同比增長33.2%;毛利率水平同比增長6.78個百分點至23.79%。

(2)億緯鋰能

作爲二線儲能電池企業的佼佼者,億緯鋰能在2023年也實現了顯著的增長。儲能電池的出貨量達到26.3WGh,同比升121%,連續兩年全球排名第三,市場份額上升3個百分點至11%。

值得注意的是,億緯鋰能並未以大幅犧牲利潤的代價,保住了市場份額。反而受益此前的高價長單,在原材料降價的背景下,毛利率提升。

2023年,億緯鋰能的儲能電池營業收入爲163.40億元,同比增長73.24%;毛利率水平同比增長8.07個百分點至17.03%。

(3)瑞浦蘭鈞

作爲三線儲能電池企業,瑞浦蘭鈞的日子就沒有那麼好過了。由於這類儲能電池企業更多依靠降價搶佔客戶。自然要面臨營收和毛利率同步下滑的問題。

2023年,瑞浦蘭鈞的儲能電池營業收入爲69.85億元,同比降低16.9%;毛利率水平同比降低4個百分點至4.7%。

造成這種巨大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海外市場。寧德時代和億緯鋰能的境外業務營收增速和毛利率都遠超國內業務,由於更早出海,兩家海外收入佔比已經分別來到32.7%和27.3%。

顯然,儲能電池的未來也是出海。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