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卖彩票、开奶茶店、做宠物生意,搞花活的“一心堂”们扩张隐疾显现

賣彩票、開奶茶店、做寵物生意,搞花活的“一心堂”們擴張隱疾顯現

觀察者網 ·  06/19 17:13

(文/王力 編輯/徐喆)6月15日,《2023醫藥行業發展狀況藍皮書暨中國醫藥物資協會行業發展狀況報告》在湖南長沙發布。

報告涵蓋了多個醫藥行業的重要議題,其中包括對“零售藥店的發展態勢”、“醫藥新零售的變革路徑”等,當前中國醫藥零售行業快速進入“萬店時代”,在藥房比奶茶店還多的市場背景下,區域龍頭市場地位爭奪更加激烈。

6月13日晚間,一心堂發佈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收購重慶市萬家康醫藥有限公司持有的39家藥店資產及其存貨,收購廣西寶芝林藥業有限公司持有的29家藥店資產及其存貨,以及收購陽泉百濟大藥房有限公司持有的15家藥店資產及其存貨。

實則除一心堂,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包括老百姓、第一醫藥等領軍企業積極通過併購、自建、加盟等多元化方式,持續擴大門店網絡,然而,迅猛擴張的上市連鎖藥店行業正面臨毛利率下滑、費用飆升以及商譽迅速增長等多重挑戰。儘管這些藥店在爭奪市場份額方面表現卓越,但業務快速擴張所隱藏的資金緊張與債務風險已逐漸顯現。在此背景下,多家藥房開始搞“副業”。

6月6日,第一醫藥連鎖在上海設立了首個寵物友好藥店——第一醫藥陝西南路店。而除了第一醫藥外,我國六大上市連鎖藥店的業務範圍也均已涵蓋“寵物用品”。

另外,一心堂在拓展寵物經濟業務的同時,還涉足了彩票銷售和足浴業務。然而,在快速擴張的過程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此後,一心堂的部分門店因存在藥品串換、超量開藥等違規行爲,被醫保局處以相應處罰。

當前來看,搶佔市場份額的下一場爭奪是拓展業務。

零售藥店競速“萬店時代”,擴張背後亂象不斷

據上述報告顯示,2023年醫藥零售行業邁入“萬店時代”,六大民營上市連鎖藥品零售公司積極佈局全渠道。

當前來看,截至2023年末全國藥店總數達66.7萬家,新增約4.4萬家,連鎖率維持57.8%。連鎖門店和單體藥店均穩步增長,廣東、四川、山東藥店數量領先。上海、四川連鎖率最高。

從此前披露的2023年各大連鎖藥房的業績顯示,老百姓、大參林、益豐、一心堂等六大民營上市連鎖的門店數量均已突破萬家,而2024年,連鎖藥房數量仍在持續。

6月13日,一心堂再度宣佈擴張計劃,擬通過旗下子公司收購廣西、山西、重慶三地共83家藥店資產。此舉旨在鞏固和擴大市場覆蓋,提升競爭力並增強品牌知名度。據悉,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一心堂在全國擁有衆多直營連鎖門店,其中在廣西、山西、重慶等地的門店數量也相當可觀。

然而,門店快速擴張導致監管困難。就在不久前,國家醫保局近期對一心堂部分定點門店存在的違規行爲進行了約談,指出其存在串換藥品、超量開藥等問題,導致醫保基金損失。

近年來,一心堂及其子公司頻遭行政處罰和監管通報。自2014至2019年,一心堂涉及多起不合規產品事件。截至目前,其及子公司已近20次受罰。如2023年,廣西鴻翔因哄擡口罩價格被罰,上海鴻翔因產品衛生問題受懲,多家子公司還曾因銷售假藥被罰,且有屢罰不改現象。

此外,多家藥房面臨着藥品售價過高的問題,這一問題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廣泛的討論。許多網友紛紛表示,藥店的藥品價格往往比網上高出三四倍,甚至存在被捆綁搭售一堆藥品的情況。

觀察者網對上海市某連鎖藥房進行了實地走訪,據門店藥師介紹,他們的薪資構成包括崗位工資、績效工資、銷售額提成以及單品提成等,而藥房的績效考覈則主要側重於銷售額和毛利率。因此,藥師在爲顧客拿藥時,首要考慮的往往不是哪款藥更適合顧客的病情,而是選擇哪款藥是任務品種或者毛利率更高。

這也意味着雖專業性強的藥師會盡量兼顧利潤和治療效果,但由於業績壓力,許多藥師不得不採取“賣藥模式”,以追求更高的銷售額和提成。

近日,爲了應對這一藥品售價過高的問題,國家醫保局下發了《關於開展「上網店,查藥價,比數據,抓治理」專項行動的函》。該行動旨在通過引入網絡售藥平台的“即送價”以及其他渠道的藥價信息,進行藥品價格信息監測,並與網絡售藥平台的價格進行對比,從而治理不合理的高價藥品。

這一舉措被譽爲“史上最嚴藥價治理”,其影響已經波及到零售端,預示着藥品價格監管將更加嚴格。

另一方面,隨着阿里、京東、美團、餓了麼以及抖音等平台紛紛涉足醫藥電商O2O領域,它們對線下實體藥店的競爭壓力日益加劇。據數據顯示,至2023年,網上藥店的零售規模已佔據醫藥零售市場的33%,相較於2018年的11%,實現了顯著的增長。在零售端日益嚴格的監管下,爲了尋求更高的利潤,連鎖藥房不得不開始探索各種創新的“副業”模式。

藥房們花樣搞“副業”,一心堂彩票流水達數千萬

近年來,隨着各大連鎖藥房的迅猛擴張,上市連鎖藥店行業正遭遇着毛利率下降、費用高漲和商譽激增等多重挑戰。儘管這些藥店在市場份額的爭奪上表現出色,但業務擴張背後所隱藏的資金壓力和債務風險卻逐漸浮出水面。

從財務數據來看,上市連鎖藥店的業績增長普遍出現了放緩的趨勢。例如,2023年大參林的毛利率較去年下降了2.11個百分點,而健之佳的毛利率也微降了0.26個百分點。除了少數企業如老百姓的歸母淨利潤增速略高於去年同期外,大部分企業的盈利表現並不理想。

更令人擔憂的是,隨着業務的快速擴張,這些連鎖藥店的負債規模也在急劇上升。據相關數據顯示,健之佳的短期借款規模在2023年底達到了7.50億元,同比增長高達272.06%,其在總資產的比重中也大幅提升。同樣,一心堂等連鎖藥店也面臨着類似的資金壓力。

爲了應對這些挑戰,越來越多的上市連鎖藥店開始嘗試跨界非藥業務,尋找新的增長點。一心堂便是其中代表,其不僅在門店中引入了足療、奶茶等多元化服務,還大膽嘗試跨界經營美妝護膚、彩票等業務。僅在2023年,一心堂就在3000家門店中開展了“藥店+彩票”業務試點,銷售額高達7698萬元。

除了跨界業務,這些連鎖藥店還順應行業趨勢,加大了大健康品類的發展力度。通過售賣新鮮水果、寵物食品、功能食品等多元化產品,它們不僅滿足了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拓展自身的業務邊界。

本月初,第一醫藥在上海陝西南路開設了旗下首家專注於寵物健康的藥店。該藥店設有專門的寵物專區,旨在滿足寵物主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提供了豐富的寵物食品、藥品和用品等商品選擇。此外,寵物專區的商品還同步上線了線上平台,讓寵物主能夠隨時隨地便捷購買所需商品。

不僅第一醫藥,今年年初,益豐大藥房就宣佈了關於變更註冊資本、擴展經營範圍並修訂《公司章程》的消息,其中明確提到了寵物食品及用品的零售業務。至今,包括益豐、大參林、老百姓、一心堂、健之佳、漱玉平民在內的六家上市連鎖藥店,均已在不同程度上涉足寵物用品市場,將“寵物用品”納入或新增至其經營範圍。

值得一提的是,與益豐、大參林等連鎖藥店在經營範圍上新增“寵物食品、用品”的初步探索不同,第一醫藥的寵物友好藥房在寵物市場的佈局更爲深入和全面。其銷售的寵物產品不僅覆蓋了寵物用品、食品等基礎品類,還延伸至寵物藥品、保健品、護理產品等多個細分領域,爲寵物主提供了更爲豐富和專業的選擇。

近年來,國家陸續發佈多項政策,旨在鼓勵藥店在確保藥品質量的同時,積極尋求多元化經營路徑。特別是隨着《藥品經營和使用質量監督管理辦法》的落地實施,爲藥店涉足非藥品商品領域提供了明確的政策指引。在此背景下,第一醫藥緊跟政策導向,開設了寵物藥店,此舉不僅有效回應了市場需求,也進一步提升了藥店的整體競爭力。

然而,跨界經營亦伴隨着諸多挑戰與風險。儘管寵物藥品及用品的主要消費人群以年輕群體爲主,爲藥店帶來了新的增長機遇,但藥店在拓展寵物市場時仍需嚴守合規底線,避免觸碰醫保政策等敏感領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