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国一揽子计划不足以救楼市,少有的多头为何还坚守立场?

中國一攬子計劃不足以救樓市,少有的多頭爲何還堅守立場?

FX168 ·  06/19 15:13

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儘管股市低迷且外界普遍認爲中國政府最新的一攬子支持計劃不足以振興房地產市場,但少數看好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投資機構依然堅守他們的樂觀立場。

在5月17日宣佈寬鬆措施前,包括花旗銀行和美國銀行在內的一些機構做出積極預測,認爲這次方案會比過去兩年的零散措施更具力度。

中國政府首次指示地方政府通過國有企業購買未售出的住宅,最多提供5000億元人民幣(約93億美元)用於這些購買,燃起了市場對更多資金可能到位的期望。

此外,政府還進一步降低首付款要求,取消抵押貸款利率下限,加大穩定陷入債務危機的房地產行業的努力。該行業自2021年起滑入債務危機,導致多家開發商違約。

香港恒生內地房地產指數在5月份宣佈計劃之前上漲了40%,如今已跌去近一半,因爲市場對支持方案的規模和效果產生疑慮。國有開發商萬科的股價在上漲90%後回落28%。

然而,看漲的分析師認爲,中央政府在協調最新措施方面的突出角色實際上增強了他們的信心,這爲一個新房銷售下滑40%、公司估值從高峰下跌80%的行業注入了一劑罕見的積極因素。

“從信號角度來看,這是相當積極的,這就是爲什麼我們變得更具建設性,”美國銀行大中華區房地產研究主管Karl Choi表示。他預計前100名開發商的房屋銷售將在明年穩定下來,此前前四個月同比下降40%到50%。

Choi表示,一些股票的漲幅超過他對房地產市場逐步恢復的預期,所以他目前對開發商持更爲“挑剔”的態度,但長期依然看好該行業。

花旗分析師Griffin Chan本月提高個別房地產公司的股價目標,最顯著的是對民營企業旭輝集團和龍湖的目標價格上調超過30%。Chan預計,未來他將提升對整個行業的推薦,認爲最新政策將促進行業軟着陸。

法國里昂證券(CLSA)將萬科等公司的評級從“跑贏大盤”上調爲“買入”,稱政府主導的空置住宅購買將改善公司的現金流。

瑞銀中國研究主管John Lam自1月以來一直看好該行業,他表示,最新措施確認“政府去庫存的意圖”,加強了他的觀點。他預計房價將在2025年中期見底。

但最近的房地產數據表現不佳,大多數分析師對該行業的前景並不那麼樂觀。

“該行業仍然脆弱,”穆迪分析公司經濟學家Harry Murphy Cruise表示。

“考慮到中國家庭的狀況,這尤其正確,”他說,“過去幾年很艱難,讓他們重新進入市場並不容易。”

上海一家開發商的一位高管表示,轉機尚未到來。“在庫存縮減後可能會出現復甦,但這個過程可能需要三到四年,”該高管表示,由於問題敏感要求匿名。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