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退金令”后国资央企加速离场,徽商银行再遭马钢集团清仓股权,鞍钢集团也在清退参股机构

“退金令”後國資央企加速離場,徽商銀行再遭馬鋼集團清倉股權,鞍鋼集團也在清退參股機構

財聯社 ·  06/19 14:01

①馬鋼集團擬掛牌“清倉”徽商銀行0.0127%股權,轉讓底價1,571.6萬元。②中糧集團和中國船舶集團也正在掛牌清退徽商銀行股權。③“退金令”後央企加速離場,央企鞍鋼集團近期也開始清退參股金融機構。

財聯社6月19日訊(記者 鄒俊濤)徽商銀行再遭央企掛牌轉讓,清退相關股權。

6月19日上午,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馬鋼(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簡稱“馬鋼集團”)正式掛牌轉讓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徽商銀行”)1759912股股份,佔總股本的0.0127%。信息披露起始日期爲 2024年06月19日至2024年07月16日。

掛牌公告顯示,此次掛牌轉讓底價爲1,571.6萬元。若此次轉讓成功,馬鋼集團將不再持有徽商銀行股份。

image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自本月初國資委有關“退金令”公佈之後,各地國資央企迎來一輪清退金融股權案例,又現央企加速“離場”。除了馬鋼集團,央企鞍鋼集團也開始清退參股的各類金融機構。

馬鋼集團“清倉”徽商銀行股權

掛牌信息顯示,徽商銀行於2013年11月12日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此次掛牌轉讓的馬鋼集團所持有的1759912股股份爲徽商銀行的非上市內資股股權,不屬於H股“全流通”範圍。

上述股權轉讓底價1,571.6萬元,對應每股價格爲8.93元。截至今日上午收市,徽商銀行在港股股價報收2.45港元/股。東方財富Choice顯示,截至2023年末,徽商銀行的每股淨資產爲8.8542元。

評估機構在掛牌公告中特別說明,因持股比例較小,委託人暨產權持有單位對被投資單位無控制權,無法協調徽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配合評估人員對評估對象所涉及的資產進行現場調查。經委託人暨產權持有單位確認,本次評估依據委託人暨產權持有單位提供的相關資料,以及公開信息渠道獲取的資料對評估對象的市場價值評定估算。

評估機構指出,本次評估結論未考慮由於控股權和少數股權等因素產生的溢價或折價的影響。

根據公告,意向受讓方應爲依法設立並有效存續的境內企業法人、其他經濟組織或具有民事行爲能力的自然人,同時應具有良好的商業信用、財務狀況和支付能力。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項目不接受聯合受讓,也不得采用委託或信託方式舉牌。

資料顯示,馬鋼集團的前身是成立於1953年的馬鞍山鐵廠,與徽商銀行同屬安徽省企業。2019年9月,安徽省國資委向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寶武鋼鐵”)無償劃轉其持有的馬鋼集團51%股權。劃轉完成後,馬鋼集團將由安徽省國資委的全資子公司“變身”爲中國寶武鋼鐵的控股子公司。

“退金令”後,央企加速清退金融股權

關於清退徽商銀行股權的原因,馬鋼集團並未在掛牌信息中披露。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國資央企清退徽商銀行股權近期已有多起案例。

今年3月,中糧集團和旗下中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分別掛牌清倉轉讓徽商銀行0.27%股權和0.29%股權。決策文件爲關於報送《中糧集團金融業務優化調整工作方案》的報告。此外,去年12月,另一家國資央企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的下屬企業同樣掛牌清退了徽商銀行0.0311%股權。截至今日發稿,上述掛牌信息還在。

據業內反饋,近年來國資央企頻頻出現清退金融機構的股權現象,與此前國資委要求“聚焦主業”有關。

據了解,2023年11月召開的國資委黨委擴大會議強調,國資央企要堅持回歸本源、聚焦主業,着力嚴控增量,切實優化存量,立足發展與企業產業特點相符合、主業需求相配套的金融業務,提高爲主業提供服務的金融業務佔比。公開信息顯示,自去年12月份以來,多家央企加快了清理退出參股金融企業的步伐。

本月初,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指出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對服務主業實業效果較小、風險外溢性較大的金融機構原則上不予參股和增持。上述內容被市場稱爲“退金令”。

在業內看來,“退金令”的主要目的在於引導央企更多地服務於實體經濟,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防止金融風險與實體經濟風險交叉傳染。

公開信息顯示,“退金令”公佈後,央企鞍鋼集團已率先開始清退參股的各類金融機構。據北京產權交易所顯示,鞍鋼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攀鋼集團西昌新鋼業有限公司在近日掛牌轉讓涼山州中小企業信用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3%股權。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