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精测电子(300567):下游需求疲软影响业绩表现 半导体业务有望助力业绩修复

精測電子(300567):下游需求疲軟影響業績表現 半導體業務有望助力業績修復

長城證券 ·  06/18

事件:公司發佈了2023 年年度報告、2024 年一季度報告,2023 年全年公司營收24.29 億元,同比-11.03%;歸母淨利潤1.50 億元,同比-44.79%;扣非淨利潤0.33 億元,同比-72.83%。公司2024 年Q1 營收4.18 億元,同比-30.50%,環比-52.74%;歸母淨利潤-0.16 億元,同比轉虧,環比轉虧;扣非淨利潤-0.24 億元,同比轉虧,環比轉虧。

終端需求復甦緩慢,期待半導體領域帶來業績修復:2023 年,消費電子市場需求疲軟等不利因素持續存在,終端消費需求復甦緩慢,公司業績下滑。

2023 年公司毛利率爲48.95%,同比+4.56pcts;淨利率爲3.68%,同比-3.94pcts,淨利率下降的主因系毛利率提升幅度不足以抵消營收下滑所帶來的業績逆風。費用方面,23 年公司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分別爲9.43%/12.28%/26.37%/2.11% , 同比變動分別爲+1.20/+2.68/+5.35/+1.02pcts,研發費用率上漲主因系公司在半導體、新能源領域的新業務仍處於較高研發投入期。24 年Q1,因2023 年公司新簽訂單訂單減少,致使公司營收下滑;公司毛利率爲47.01%,同比+1.66pcts,毛利率同比提升主因系公司放棄部分較低毛利率產品,期待公司通過對產品結構進行調整,助力公司業績修復。

下游市場溫和回暖,顯示領域新簽訂單穩健增長:23 年,公司持續緊抓市場結構性發展機遇,優化產品結構。公司在智能和精密光學儀器領域,主力產品色彩分析儀、單點光譜儀、光譜共聚焦儀、成像式閃爍頻率測儀、成像式亮度色度儀、AR/VR 測量儀等核心產品打破國外壟斷,陸續取得研發、產品突破,獲得了國內外核心客戶重複批量訂單,現階段已實現較大規模的銷售,未來將對顯示領域的快速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公司在新型顯示相關檢測、調試設備產品持續發力,全面深入佈局AR/VR/MR 等頭顯配套檢測設備且已取得突破性進展;Micro-OLED 檢測領域與全球頂尖客戶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成爲國內首屈一指進入Micro-OLEDcell 段檢測方案提供商,在Micro-OLED模組檢測端也與全球頂尖客戶達成合作並已部分交付;同時,與全球頂尖客戶合作開發Pancake AOI 光學系統及算法併成功導入。AR 領域與頭部客戶達成核心光學儀器定製開發合作,且光模塊、Eyepiece 等配套檢測需求實現突破,進一步提升公司在頭顯檢測設備領域的技術領先地位。2023 年四季度以來,隨着下游市場逐步溫和回暖,公司顯示領域相關業務情況開始逐步修復  改善,新簽訂單穩健增長,截至2024 年4 月23 日,公司在顯示領域在手訂單約12.48 億元。

AI 浪潮提振下游需求,半導體業務增長迅速:爲抓住數據中心、超算、AI產業快速發展的歷史機遇,公司在半導體行業的佈局從前道量測設備拓展至半導體制造封裝產業鏈,大幅度推進公司半導體業務的增長。公司是國內半導體檢測設備領域領軍企業之一,已基本形成在半導體檢測前道、後道全領域的佈局,公司子公司武漢精鴻主要聚焦自動測試設備(ATE)領域(主要產品是存儲芯片測試設備),老化(Burn-In)產品線在國內一線客戶實現批量重複訂單、CP/FT 產品線相關產品已取得相應訂單並完成交付,目前批量訂單正在積極爭取中。子公司上海精測膜厚系列產品、OCD 設備、電子束設備已取得國內多家客戶的批量訂單;半導體硅片應力測量設備也取得客戶重複訂單;明場光學缺陷檢測設備已完成首臺套交付及驗收,且已取得更先進製程訂單;有圖形暗場缺陷檢測設備等其餘儲備的產品目前正處於研發、認證以及拓展的過程中。隨着公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產品成熟度、市場認可度的持續提升,公司半導體檢測業務開拓迅速,訂單以及銷售收入持續增長。2023 年公司在整個半導體板塊實現銷售收入3.95 億元,同比增長116.02%。截至2024 年4 月23 日,公司在半導體領域在手訂單約16.02 億元。

下調盈利預測,維持“增持”評級:公司在半導體領域積極對先進封裝技術進行戰略佈局,深化與核心客戶的戰略合作與綁定,加強在研發、產品、市場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在新能源領域實施走向海外戰略佈局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海外客戶拓展成效顯著。我們看好公司半導體、新能源業務的增長動能,但考慮到消費電子市場需求復甦不及預期,故下調盈利預測。預估公司2024-2026 年歸母淨利潤分別爲2.61 億元、3.50 億元、4.72 億元,EPS 分別爲0.94 元、1.26 元、1.70 元,PE 分別爲66X、49X、36X。

風險提示:新產品拓展進度不及預測期;下游需求復甦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風險;產品研發不及預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