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遭英飞凌起诉专利侵权,宁德时代看好的英诺赛科赴港IPO

遭英飛凌起訴專利侵權,寧德時代看好的英諾賽科赴港IPO

藍鯨財經 ·  06/18 22:07

藍鯨新聞6月18日訊(記者 邵雨婷)近日,港交所官網顯示,英諾賽科(蘇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諾賽科”)提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招銀國際擔任聯席保薦人。

坐擁全球最大的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基地,2023年,英諾賽科的收入在全球所有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公司中排名第一。作爲行業龍頭,IPO前,公司完成了五輪融資,獲得了60億元的融資,估值超200億元,但融資款難以補上連年的虧損和巨額研發支出。對內,英諾賽科亟需擴充融資渠道,對外,公司還面臨着來自巨頭的專利訴訟。

估值235億元,三年虧超60億元

英諾賽科成立於2017年,擁有全球最大的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基地,產能達到每月1萬片晶圓,是全球首家實現量產8英吋硅基氮化鎵晶圓的公司,亦是全球唯一具備產業規模提供全電壓譜系的硅基氮化鎵半導體產品的公司。

氮化鎵是一種寬禁帶半導體,具有卓越的開關性能,可實現更小尺寸、更高效率和更低成本的電源系統,產品應用於汽車、數據中心、太陽能電機驅動、消費電子產品的氮化鎵晶體管。

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收入計,英諾賽科於2023年在全球所有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公司中排名第一,佔氮化鎵功率半導體行業市場份額的33.7%。

作爲行業龍頭,英諾賽科獲得不少知名資本的青睞,其中就包括寧德時代的創始人曾毓群。

2021年1月,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群以個人投資者的身份花費2億元認購了英諾賽科7504.54萬元的註冊資本,2023年4月,曾毓群將其擁有的註冊資本無償轉讓給配偶洪華燦,目前,洪華燦的持股比例爲1.78%。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寧德時代成爲英諾賽科的第一大客戶,貢獻了1.90億元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重爲32.1%。

成立以來,英諾賽科合計完成了五輪融資,總融資金額爲60.34億元,今年4月,公司完成了E輪融資,武漢高科與東方富興斥資6.5億元認購了2.77%的股份,公司投後估值達235億元。

不過,英諾賽科目前仍未實現盈利,近三年的虧損就已超過了上述五輪融資的總額。招股書顯示,2021年至2023年,英諾賽科分別錄得營收6821.5萬元、1.36億元、5.93億元;錄得年內虧損33.99億元、22.06億元、11.02億元。

對於持續虧損的原因,英諾賽科稱,主要是生產設備大幅折舊、大額研發開支、銷售及營銷開支的不斷增加。報告期內,公司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分別爲2840萬元、6930萬元、9010萬元;研發開支分別爲6.62億元、5.81億元、3.48億元。

英諾賽科稱,研發開支的減少主要是因爲自2022年第二季度起,英諾賽科從研發階段進展至大規模生產階段。報告期內,公司的產能利用率分別爲72.3%、69.8%、71.8%。

此次IPO,英諾賽科擬將15%的募資資金用於研發和擴大氮化鎵產品組合;50%的募資資金用於擴大8英寸氮化鎵晶圓產能;此外,英諾賽科還計劃擴大分銷網絡、營運投入等用途。

連年的虧損和巨額研產下,英諾賽科資金承壓較大。截至2023年末,英諾賽科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爲3.29億元,存在貸款及借款5.08億元。

目前,英諾賽科的創始人、董事長駱薇薇直接持股5.9%,間接持股23.1%,並通過協議,持有公司聯合創始人持有的5.47%股權,合計控制公司34.48%股權。

遭英飛凌、EPC起訴專利侵權,海外業務或受阻

功率半導體行業的特色在於技術日新月異及不斷迭代,英諾賽科認爲,業務依賴於公司的專利保護。

截至2023年,英諾賽科積累了213項專利,包括173項發明專利及40項實用新型專利,同時還有480項專利申請。在英諾賽科列出的15項用於8英寸氮化鎵晶圓製造和應用的主要發明專利中,授權日期最早爲2021年末,最晚於2042年1月到期。

英諾賽科表示,因爲有關申請成本高昂且耗時,無法保證日後能夠及時以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成功申請及獲授新的知識產權。儘管目前,英諾賽科尚無涉及任何被侵犯知識產權的法律訴訟,但卻面臨由競爭對手提出的三起訴訟。

2024年3月14日,英飛凌官網發佈公告,指控英諾賽科侵犯了英飛凌擁有的一項與氮化鎵技術有關的美國專利,該專利權利要求涉及氮化鎵功率半導體的核心方面,包括提高英飛凌專有氮化鎵器件可靠性和性能的創新技術。

英飛凌表示,公司將通過子公司對英諾賽科及其關聯公司提起訴訟,目前已向加利福尼亞州北區地方法院提起訴訟,正在尋求永久禁令。

官網顯示,英飛凌於1999年4月1日在德國慕尼黑正式成立,其前身是西門子集團的半導體部門。公司爲汽車和工業功率器件、芯片卡和安全應用提供半導體和系統解決方案,是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之一。

去年10月份,英飛凌宣佈完成了對氮化鎵系統公司(GaN Systems Inc.)的收購,此次提起訴訟的專利或許正是來自於去年的收購。目前,英飛凌已經擁有350個氮化鎵相關的同族專利。

這並非英諾賽科首次遇到專利訴訟。

2023年5月,另一家氮化鎵公司Effcient Power Conversion(EPC)也曾向加州地區法院以及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提起訴訟,要求獲得侵權賠償,並希望能夠禁止英諾賽科在美國銷售涉及侵權的氮化鎵產品。

EPC指控英諾賽科侵犯了其四項專利,涵蓋了EPC專有的增強型氮化鎵功率半導體器件的設計和大批量製造工藝的核心方面。EPC稱,英諾賽科的首席技術官和銷售總監曾就職於EPC,且二人加入英諾賽科後不久,英諾賽科便推出了與EPC關鍵性能指標幾乎相同的產品。此外,英諾賽科還展開了進攻性的營銷活動,積極向EPC的客戶推銷其產品。

對此,英諾賽科在官網發佈聲明稱,EPC對比英諾賽科從商業規模、業務範圍到技術實力上都差距懸殊,其由個別員工工作變動而幻想出的技術抄襲清潔屬臆想行爲,沒有事實依據。

英飛凌和EPC的訴訟中,都要求禁止英諾賽科在美國銷售相關產品,英諾賽科在招股書中表示,如果判決不利,可能會面臨禁止生產或銷售涉案產品,或責令支付賠償的風險。

目前,英諾賽科的產品主要在中國內地銷售,但近兩年公司正逐步拓展境外業務,2023年,公司的境外銷售收入達到人民幣5800萬元,佔同期總收入的9.8%。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