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昔日“恒大债主”广田集团“摘帽”复牌,重回主业能否助力业绩修复?

昔日“恒大債主”廣田集團“摘帽”復牌,重回主業能否助力業績修復?

銀柿財經 ·  06/18 20:04

A股上市公司的“摘帽”行動還在持續,這一次是昔日作爲“恒大債主”的深圳廣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田集團”)。在復牌的首個交易日即6月18日,股價收跌3.55%,報1.9元/股。

作爲建築裝飾設計領域的老牌上市公司,廣田集團(002482.SZ)在地產高增長時期飛速發展一度成爲百億營收的企業。隨着行業市場的變化疊加恒大集團債務危機的爆發,在業績下滑與債務危機等多重壓力下,廣田集團最終通過司法重組才改善公司基本面並解除退市及警示風險。

往期業績數據顯示,2020年~2023年廣田集團累計扣非淨虧損達135.72億元;最新的2024年一季度,總營收仍下滑近52%、扣非淨虧損5893萬元。在“摘帽”復牌之後,修復盈利能力將成爲其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

以司法重整破局:化債、引新投資人

根據復牌公告,廣田集團此前被“戴帽”的原因爲:2022年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爲負值;主要銀行帳户被凍結;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個會計年度扣非淨利潤均爲負值,且2022年年度審計報告顯示經營持續能力存在不確定性。

具體來看,在2022年末時,廣田集團期末總資產約爲107.88億元、總負債卻爲158.19億元,已“資不抵債”;2020年~2022年的總營收則呈現“三連降”的態勢,從122.5億元的規模降至35.64億元。同期,三年累計扣非淨虧損達115.791億元。

在此背景下,廣田集團股票於2023年5月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緊接着的2023年,公司實現總營收10.02億元、歸母淨利潤爲21.27億元、期末淨資產約爲7.76億元。

“截至公告日,公司及下屬子公司共開立銀行帳户159個均未凍結,生產經營活動正常有序。”基於此,廣田集團在自查後向深交所申請復牌並審核通過。

銀柿財經不完全統計發現,今年6月以來已有包括東方海洋(002086.SZ)正邦科技(002157.SZ)等8家公司解除風險警示並復牌。就廣田集團的“摘帽”歷程來看,司法重整是其成功復牌的關鍵。

廣田集團於2022年5月被公司債權人申請重整直到2023年12月才結束重整程序,在重整中,其引入深圳市國有獨資大型建工產業集團作爲產業投資人,4家多元化背景的企業作爲財務投資人。

重整後,特區建工集團成爲廣田集團的第一大股東,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持股比例爲22%;原公司創始人葉遠生及旗下的廣田控股,累計持股比例被降至20.41%。

經過重整,廣田集團共計收到投資人重整投資款14.14億元,主要用於現金清償債務、支付破產費用等,剩餘部分將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加上債轉股的94億元,合計可支付債權108.43億元,債務問題得以解決。

此外,通過重整廣田集團還剝離了如應收恒大集團工程款、虧損子公司股權等非核心資產,僅保留公司旗下如紅嶺北建工數智大廈、貨幣資金、優質項目應收款項等資產。

就“流動性”而言,廣田集團目前已有明顯改善。截至今年3月末,公司賬面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爲1070萬元、應付票據及應付賬款爲1.97億元;同期,在手現金約4.84億元。

未來聚焦主業,加強與控股股東協同

“流動性”改善的廣田集團,實則還未擺脫虧損的局面。今年1月~3月,公司實現總營收約7342.99萬元,同比下降51.16%;歸母淨利潤仍虧損5994.50萬元,較去年同期虧損約1.42億元有所收窄。

回望廣田集團的發展脈絡,過度依賴單一大客戶是導致其被恒大債務危機連累的重要原因。其在2018年時就達到了144億元的營收規模,但當期僅來自恒大集團的收入佔比就達到了48.65%。此後恒大債務危機爆發,大額應收賬款計提疊加主業下滑等多重壓力,公司最終走向重整求生之路。

未來如何發展?廣田集團給出兩條路徑:聚焦主業,持續提升建築裝飾業務的能力;加強與控股股東特區建工集團的產業協同,推進建築工程領域工業化、智能化、低碳化轉型。

根據《2023-2028年國內建築裝飾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策略研究報告》:2012年至2019年,我國建築裝飾(含設計)行業的市場規模(按收入計算)從1.52萬億元增長至4.49萬億元,複合增長率爲16.73%;建築裝飾裝修行業市場規模仍將持續增長,到2025年將達到6.7萬億元。

面對廣闊的市場,廣田集團可以成功回歸嗎?其在公告中給出的說法是,“公司經營有序恢復。”根據其在對深交所關注函的回覆公告中披露的數據:公司恢復了深圳市工務署的投標資格及A+排名;今年以來承接了深圳機場T3站前綜合配套保障用房項目幕牆工程等項目;一季度新簽訂訂單金額爲1.52億元,同比增幅爲137.5%。

在與特區建工集團的協同方面,自去年重整進場至今,雙方還未有業務上的合作消息放出。官網信息顯示,該集團系深圳市國資系統中唯一具有城市基礎設施全鏈條服務的企業,承擔了深圳全市超65%道路、橋樑、隧道管養任務;作爲廣東首家5A級設施維修養護單位,其也擁有建築科技、綜合開發等業務。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