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供销两旺碾碎“产能过剩”谎言

供銷兩旺碾碎“產能過剩”謊言

新華網 ·  06/18 14:37

新華社記者 卞卓丹

在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政客和媒體頻頻炒作所謂中國新能源產品“產能過剩”之際,中國新能源車2024年在拉美迎來銷售旺季,前4個月僅巴西的銷量便增長8倍。中國產品在海外市場“供銷兩旺”,西方所謂的“中國產能過剩論”不攻自破。

綜合巴西政府部門和行業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前4個月,中國對巴西乘用車出口增長372.4%,總額達7.62億美元,創歷史同期新高。中國電動汽車在巴西市場表現更爲亮眼——2024年前4個月,中國電動汽車在巴西的銷量達4.8萬輛,爲去年同期的8倍;中國電動汽車佔巴西進口電動汽車總量的36.2%。目前,電動汽車已成爲中國對巴西出口的第四大主要產品。巴西電動汽車協會報告顯示,比亞迪、奇瑞、長城躋身2023年巴西暢銷電動汽車品牌。

2023年7月4日,一名參觀者(右)在巴西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拍攝一款比亞迪純電動汽車。新華社記者王天聰攝

巴西新能源車市場競爭激烈,各國廠商通過技術和成本優勢爭奪用戶,各自品牌的美譽度和市場份額逐漸形成。2023年巴西汽車市場的一大亮點,就是中國品牌電動汽車所佔份額明顯提升。巴西外貿局5月公報數據顯示,中國電動汽車在巴西市場上的進步“不可逆轉”。巴西機動車輛分銷聯合會主席若澤·毛裏西奧則指出,4月份巴西最暢銷的輕型緊湊型車來自中國的比亞迪,上牌量超過了豐田卡羅拉。

“好產品”與“好價格”並駕齊驅,是中國新能源車在巴西市場供不應求的重要秘訣。巴西-中國企業家委員會專家圖利奧·卡列羅認爲,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的奧秘在於“中國已不僅只是生產者,還是創造者”,不僅是“中國製造”,還是“中國設計”。中國汽車受到消費者青睞,尤其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符合巴西能源轉型的需求。巴西發展、工業與貿易部主管外貿的副部長塔蒂亞娜·普拉澤雷斯則指出,衆多數據足以說明中國新能源汽車在多個方面更具競爭力。

中國新能源車的快速進步,是中國把自身綠色發展戰略與世界未來發展趨勢結合的產物。這種產業發展的前瞻性戰略思維和通過開放競爭獲得的“真本事”,得到了巴西各界的廣泛認可。汽車製造業諮詢公司合夥人卡西奧·帕格利亞里尼說,中國企業“20年前就做出了投資電動汽車的戰略決策”,投資對象從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輕混動力汽車到充電系統和高科技電池等,覆蓋全產業鏈。汽車零售諮詢業資深高管馬塞洛·卡瓦爾坎特認爲,經過多年前瞻性佈局投資,“如今中國擁有現代化的、實力雄厚的(新能源)汽車工業,其生產標準和效率比世界其他國家更勝一籌”。

2024年3月12日,工作人員在位於巴西亞馬孫州馬瑙斯的比亞迪電池工廠生產線上工作。新華社記者王天聰攝

巴西汽車產業界認爲,中國新能源產業全產業鏈的質量和體量令人羨慕,蘊藏巨大的投資合作機遇。長城汽車、比亞迪先後購買了分別位於聖保羅州和巴伊亞州的梅賽德斯-奔馳工廠和福特工廠。巴西主流財經媒體《經濟價值報》報道,比亞迪宣佈投資約30億雷亞爾(約合5.6億美元),將前福特工廠改造爲從2025年起每年生產達30萬輛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的工廠;而長城汽車新購置的工廠年產量預計可達10萬輛。

新能源汽車貿易讓巴西民衆以更低價格和更高質量享受先進的電動汽車,並推動巴西綠色轉型,新能源領域投資則推動巴西的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並帶來大量就業。巴西副總統阿爾克明近日在北京參加中巴商業研討會時說,“中國是巴西最大貿易伙伴,也是重要的投資者”,在混合動力汽車、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航空工業、基礎設施等領域,兩國戰略合作擁有巨大潛力。

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4.5倍。特別是在超過130個國家和地區提出碳中和目標的背景下,全球對綠色產能的需求遠遠大於產出。由此可見,全球範圍內的綠色產能不是過剩,而是依然存在不足。

對於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的政客和媒體炒作所謂的“產能過剩論”,《巴西****刊文指出,這只是西方針對中國炮製出來的又一種花樣翻新的話語敘事,實際上,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不斷拓展和進步,對全球南方而言都是難得的發展與合作機遇。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