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商务部对欧盟猪肉展开反倾销调查 分析人士:将对该地区猪价产生一定冲击

商務部對歐盟豬肉展開反傾銷調查 分析人士:將對該地區豬價產生一定衝擊

財聯社 ·  06/17 21:29

①商務部公告決定自2024年6月17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 ②歐盟出口到我國的豬肉量佔我國消費量較低,有業內人士認爲對我國生豬市場影響較小; ③由於歐盟出口的豬肉大部分不屬於歐洲人飲食習慣產品,有分析人士認爲或對歐盟豬價產生一定衝擊。

財聯社6月17日訊(記者 劉建 王平安)6月17日,商務部發布公告,決定自2024年6月17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財聯社記者採訪多位業內人士獲悉,由於我國生豬供應充足,歐盟豬肉進口量佔國內消費量較少,所以對國內豬肉市場產生影響較小。但由於歐洲地區飲食習慣問題,或導致其豬肉內銷壓力增大,進一步對其生豬市場產生較大沖擊。

公開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中國豬肉產量累計爲5794萬噸,而全年進口豬肉僅爲155萬噸,且同比下降11.7%,其中從歐盟進口的豬肉佔了中國進口總量的一半左右。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從該數據來看,進口豬肉量僅佔國內生產比例2.7%左右,佔比較小,有業內人士向財聯社記者表示,“中國作爲世界上最大的豬肉消費和生產大國,每年的進口量佔比非常小,而且我國自有豬肉產量供應充足,所以對我國影響較小。”

事實上,近年來我國豬肉進口量正在逐年減少,從2014年到2020年,國內進口量呈現逐年增加的趨勢,高峰期達到了439.22萬噸。但從2021年到2023年,進口量呈現逐漸回落的趨勢,去年更是低至155萬噸。

不過,該反傾銷調查對歐盟或帶來較大影響。據了解,由於歐洲人飲食習慣,出口的部分均爲在歐洲銷售略有難度的產品,此前有業內人士告訴財聯社記者,“豬的內臟、豬的頭、蹄、尾,西方人都不吃的,然後有一些就(進口)到中國來了。”

有分析人士認爲,“如果這些豬肉(產品)沒法出口到中國來,或導致歐盟只能內銷,但由於其飲食習慣,可能出現銷售困難的景象,只能低價內銷,對歐盟豬價造成一定衝擊,進一步影響到歐洲的養殖端。”

商務部公告指出,本次調查確定的傾銷調查期爲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爲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此外,被調查產品爲:原產於歐盟的進口相關豬肉及豬副產品(Certain pork and pig by-products),具體來說,被調查產品爲生豬屠宰加工後的產品,包括鮮、冷、凍豬肉;鮮、冷、凍豬的食用雜碎;鮮、冷、凍、幹、燻、鹽醃或鹽漬的,未煉製或用其他方法提取的不帶瘦肉的肥豬肉、豬脂肪;鮮、冷、凍、幹、燻、鹽醃或鹽漬的,整個或切塊的豬的腸、膀胱及胃。

商務部表示,利害關係方應於本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內,向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登記參加本次反傾銷調查。同時,利害關係方對本次調查的產品範圍及申請人資格、被調查國家(地區)及其他相關問題如需發表評論,可於本公告發布之日起20天內將書面意見提交至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