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九洲集团:正在筹建自有虚拟电厂 技术方案、盈利模式等处于探索阶段

九洲集團:正在籌建自有虛擬電廠 技術方案、盈利模式等處於探索階段

證券時報 ·  06/17 20:32

九洲集團(300040)6月17日披露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公司於6月12日至6月14日舉行路演活動,並於6月13日在北京舉辦走進上市公司活動,參與上述活動的主要以機構投資者爲主。

九洲集團目前擁有智能裝備製造、新能源發電和綜合智慧能源三大業務板塊,形成了風光新能源+智能裝備製造的雙引擎業務格局。2023年,九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12.13億元,同比減少8.89%;淨利潤9421.49萬元,同比減少36.19%。2024年一季度,九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3.18億元,同比增長11.32%;實現淨利潤2407.04萬元,同比減少29.64%。

九洲集團表示,2023年度淨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爲商譽減值計提的資產減值損失增加及綜合智慧能源業務發電毛利減少所致,其中生物質發電業務帶來的影響較大。收入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在於部分電站的股權轉讓,截至2023年底,公司作爲少數股東持有49%股權的新能源電站項目有12個,規模共計754.75MW;另一方面在於智能裝配製造板塊2023年訂單簽約流程延後所致。

據介紹,由於生物質電廠的運營特性,受制於機組併網後的調試停機,秸稈燃料的配比優化、燃料的摻雪/含水等運營和技術方面的障礙,導致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停機技改時間長。加上生物質項目運營固定成本較高,停機導致發電時間減少導致了收入未達到預期水平,進而造成虧損情況。公司會通過精細化運營管理、控制燃料成本、增加非電收入等方式在2024年減虧,爭取2024年扭虧。也不排除對生物質電站項目進行股權轉讓,以進一步優化公司現金流及資產負債結構。

談及公司裝備製造板塊2023年業績下滑的原因,九洲集團表示,主要是因爲訂單週期的浮動和收入確認的時間錯配造成。首先是裝備製造業板塊大量訂單簽訂於2023年第三季度末和第四季度,當年沒有達到收入確認的條件;其次是2022年的哈爾濱地鐵訂單導致基數較大,在剔除該影響後製造業收入基本與去年持平。

公司輸配電設備板塊毛利率水平爲20%左右,在扣除集團管理費用(包括總部辦公大樓固定資產折舊)後製造業板塊淨利率約爲5%左右,隨着本年度公司獲取訂單的增長和現有生產基地產能利用率的提升,製造業板塊的規模效應將幫助公司提高製造業板塊的盈利水平。

“公司2023年智能裝配製造業務收入有所下降,相比之下今年一季度的製造業訂單實現了較高的增速,同比增長約50%。公司管理層設定了詳細的銷售計劃及目標實現的銷售策略,本年一季度訂單量超額完成了計劃。”九洲集團說。

虛擬電廠是九洲集團智能配電網和網絡能源業務的組成部分之一,是未來智能電網和網絡能源發展的關鍵技術。“公司正在籌建自己的虛擬電廠,將自己現持有和未來持有的分佈式電源、儲能系統、可控負荷、智慧供熱、充電網路等源網荷儲聚合和協調優化,實現作爲一個特殊電廠參與電力市場和電網運行的電源協調管理系統,但現在虛擬電廠相關政策、技術方案和盈利模式都還處於探索階段。”九洲集團表示。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