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央行缩量平价续作MLF 利率连续10个月不变 降准降息仍需后移 窗口可能在三季度开启

央行縮量平價續作MLF 利率連續10個月不變 降準降息仍需後移 窗口可能在三季度開啓

財聯社 ·  06/17 13:37

①6月資金面總體擾動有限,仍可延續偏寬態勢,金融機構對於MLF的需求不強,同時6月政府債供給壓力較5月或有所減輕,央行無意過多投放資金; ②三季度下調MLF操作利率仍被視爲可能的政策選項,預計三季度銀行對MLF的需求將增加,MLF操作有望轉向加量續作。

財聯社6月17日訊 (記者 曹韻儀)本月,央行縮量平價續作MLF,市場此前關於降準和降息的預期均落空。

今日,央行進行1820億元1年期MLF操作, 中標利率與此前持平。目前,MLF已經連續10個月保持穩定,多位專家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這主要出於兩方面原因,一是市場長端利率的大幅下行後,央行多次警示利率波動風險;二是一季度經濟增長超出預期,二季度宏觀數據波動較大,當前經濟政策正處於觀察期。

市場認爲,6月MLF實現縮量平價續作,意味着降準降息窗口仍需後移,但降息的必要性仍在。今年以來,央行已多次公開發聲表示貨幣政策仍有空間,但前期政策效果還在顯現,從降準降息的時機來看,三季度或是更合適的窗口時間。

金融機構對MLF需求不強 央行縮量平價續作MLF

“季末流動性或有一定波動,但綜合各方因素看,6月資金面總體擾動有限,仍可延續偏寬態勢,預計央行仍將通過月末逆回購放量來適度注入流動性,平抑信貸投放、理財資金回表等階段性擾動,維持資金利率平穩運行。”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6月17日,央行進行1820億元1年期MLF操作,中標利率爲2.50%,與此前持平。鑑於當日有2370億元1年期中期借貸便利(MLF)到期,本月央行量縮續作,縮量規模爲550億。此外,當日央行進行4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爲1.80%,與此前持平。

從6月整體的資金面來看,雖然跨季流動性需求加大,但總體仍呈現寬鬆穩定態勢。臨近月中繳稅日期,資金利率有所擾動,小幅上行。此前,短端資金層面,DR007中樞自3月階段性高點1.89%逐步下行至5月的1.85%,同OMO利差持續收窄;中長端資金層面,1Y-NCD月均值自年初2.6%附近下行至5月末的2.07%,偏離MLF政策中樞。

同業存單利率仍保持低位,MLF與其利差走闊,同樣顯示金融機構對於MLF的需求不強。截至6月14日,1年期AAA同業存單收益率收至2.04%,與同期限MLF利差倒掛擴至46個點子。

從政府債的發行速度來看,5月政府債發行明顯提速,進入6月,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頻次有所提升,對應一般國債發行相對趨緩。6月政府債供給壓力較5月或有所減輕,此外,6月爲財政支出大月,全月財政存款預計減少9000億元左右規模,也會形成一定流動性注入。

“年初以來,在資金面延續穩健寬鬆下,央行無意過多投放資金,除5月淨投放爲正之外,其餘各月延續淨回籠狀態。”溫彬指出,近日,央行每日逆回購又降至20億元的地量操作,顯示資金面仍均衡偏松。

自2023年8月以來,目前,MLF操作利率已經連續10個月保持穩定。東方金誠分析認爲,主要是因爲市場長端利率的大幅下行後,央行多次警示利率波動風險,目前市場利率雖有所回穩,但與政策利率仍有較大偏離。

“同時,一季度經濟增長超出預期,二季度宏觀數據波動較大,當前經濟政策正處於觀察期。考慮到物價水平偏低和經濟增長動能待改善,三季度下調MLF操作利率仍被視爲可能的政策選項。”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爲。

未來降息仍有必要 窗口有望在三季度開啓

近期多家中小銀行補降存款利率,又點燃市場對於新一輪存款降息的預期。同時,隨着歐央行降息落地,美國通脹數據明顯緩和,國內貨幣寬鬆面臨的外部約束在邊際放鬆。但市場指出,從內外部環境來看,降息仍面臨雙重約束。

光大銀行宏觀市場金融研究員周茂華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從國內環境來看,降息空間足,但價格工具要綜合考量因素,防範潛在風險。“考慮目前經濟與物價保持復甦態勢,充分釋放此前政策效力,同時,兼顧內外均衡,預計央行優先考慮通過結構性工具與改革手段,引導實體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加大重點新興領域支持。”周茂華認爲,可通過再貸款再貼現工具加大實體經濟薄弱環節與重點新興領域支持,降低融資成本;同時,金融機構根據市場情況充分存款利率自動調節機制,挖掘LPR改革潛力等。

溫彬指出,從內部看穩息差、防風險仍是影響因素,當前商業銀行淨息差仍在繼續收窄,另一方面若MLF利率調降,也會引導債市利率繼續下行,與當前央行的合意水平有所背離,容易引致多重風險。

今年以來,央行已多次公開發聲表示貨幣政策仍有空間,但前期政策效果還在顯現,短期內降準降息雖然有空間,但難以落地。從降準降息的時機來看,三季度或是更合適的窗口時間。

“降息的必要性仍在,窗口有望在三季度開啓。若外需在全年後半段出現明顯走弱,貨幣政策新一輪發力將有必要。在實體融資需求不足而實際利率偏高的背景下,降低名義利率或仍是重要的政策選項。”溫彬認爲,政策利率調整雖然受到“雙重約束”,但在未來一個時期,從“可選項”越來越接近“必選項”。

東方金誠指出,隨着金融“擠水分”影響的減弱和銀行信貸投放的加快,預計三季度銀行對MLF的需求將增加,MLF操作有望轉向加量續作。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