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恒生指数在18000点附近震荡,三大因素或助力市场继续上行

恒生指數在18000點附近震盪,三大因素或助力市場繼續上行

財聯社 ·  06/17 13:05

①爲何港股市場近期走弱?②後續市場怎麼看?

財聯社6月17日訊(編輯 胡家榮)港股三大指數在今日上漲,恒生指數仍舊圍繞18000點進行整理。中金公司對此指出,三大關鍵因素助力市場未來反彈,同時強調市場仍具有競爭優勢。

事實上,自5月中旬的高點以來,港股市場已經歷了近10%的回調。中金公司表示,在基本面保持穩定的情況下,資金驅動的反彈可能會導致市場短期內出現超買,隨後可能面臨獲利回吐的壓力。

中金公司進一步分析,除非出現極端情況,市場不太可能完全回吐之前的漲幅。市場的實際改善得益於政策的邊際調整、海外資金的回流以及估值的修復。

中金預計,隨着市場逐漸回歸基本面,恒生指數可能會在18000點附近震盪,同時市場正期待新的催化劑來促進進一步的上漲趨勢。

爲何港股市場走弱?

中金稱,港股市場偏弱、增長承壓問題的根源是信用收縮,尤其是現有政策力度速度或仍待加強,不足以對沖私人信用的更快收縮。5月金融和信貸數據不及預期進一步證明了這一點。新增貸款同比減少4019億元,M1和M2同比增速進一步下滑至7.0%和-4.2%。

私人部門信用擴張意願不足,信貸同比承壓,5月居民部門短期和中長期貸款同比分別少增1745億元和1175億元,說明居民加槓桿動力仍然偏弱,地產新政對信貸需求的提振有待進一步傳導。

政府方面,財政脈衝去年三季度雖一度擴張,但年初再度放緩,也未能對沖私人部門信用收縮。雖然5月政府債發行提速,但財政發力整體仍然偏慢,5月財政存款同比多增5264億元,也說明財政存款未能及時釋放。若要解決這一問題,財政加槓桿、降低融資成本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並且規模與速度同樣重要。

對此中金測算財政新增4-5萬億元、5年期LPR降低75-100bp可能有效,但達到這一規模有一定難度,且越晚發力需要越大規模。

不過中金公司指出,港股比A股依然具有比較優勢。主要體現在:估值偏低;港股對流動性更敏感,且海外資金配置比例處於低位;盈利較好的週期和互聯網等板塊在港股中佔比更多,盈利承壓的地產與製造鏈條多數集中在A股。

此外,若聯儲局年內開啓降息,聯繫匯率制下港股也將較A股更爲受益。

後續市場怎麼看?

中金公司預計,政策仍有望持續出臺,但“強刺激”不現實,因此市場短期可能更多呈現震盪盤整態勢。驅動市場的三個主要動力中,風險溢價已修復大半、無風險利率短期騰挪空間有限,盈利是開啓市場更大空間的關鍵,但這又高度依賴信用週期的開啓。

市場熱點不斷,想加入投資行列,但覺得仲差少少知識同基本功?立即click參加投資教程,特邀用戶更可得到高達$2000驚喜獎賞>>

*活動對象:限年滿18歲以上,香港地區已註冊富途APP但未開立證券帳戶的特邀存量用戶參與

編輯/Some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