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又见股东清仓式减持!这次是在港上市的内地券商,转让溢价不低

又見股東清倉式減持!這次是在港上市的內地券商,轉讓溢價不低

券商中國 ·  06/16 11:36

近日,北京產權交易所顯示,巴彥淖爾河套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巴彥淖爾河套農商行)擬轉讓持有的恒泰證券3238.86萬股。

該筆交易的轉讓底價爲1.17億元,摺合每股3.60元。這個價格既高於恒泰證券最近30個交易日1.83元/股的平均股價,也高於該公司3.09元的每股淨資產價格。

需指出的是,近一兩年來,中小券商股權流轉頻頻,但多數因性價比不高未成交。在業內人士看來,中小券商謀求發展應尋求差異化、特色化。此外,在券業併購重組不斷升溫的背景下,也有券商分析師認爲,隨着證券機構回歸本源、把功能性放在首位,將進一步擠壓中小機構的生存空間,經營出現困難的小券商有被兼併收購的可能。

每股轉讓價格高於股價和每股淨資產

據北京產權交易所,巴彥淖爾河套農商行擬轉讓持有的恒泰證券3238.86萬股,佔總股本的1.24%,轉讓底價約爲1.17億元。意向受讓方需交納2300萬元交易按金,如出現多個意向方,則以網絡競價的形式,競得者可分期付款。

據恒泰證券官網披露的股權信息,巴彥淖爾河套農商行目前爲該公司第11大股東,持股比例1.24%,故此次爲清倉轉讓。不過,相對恒泰證券近期的股價,這筆交易的定價要高出不少。

3238.86萬股的轉讓底價爲1.17億元,摺合每股約3.60元。恒泰證券於2015年10月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證券名爲恒投證券。最近一個交易日,恒投證券股價報收1.99港元/股(折人民幣1.85元/股)。最近30個交易日,恒投證券股價最高時曾到2.01港元/股(折人民幣1.87元/股),收盤價平均值爲1.97港元/股(折人民幣1.83元/股),均低於每股轉讓價格。

按淨資產計,恒泰證券2023年報告顯示,截至該年年末,歸屬於普通股股東的每股淨資產爲3.09元人民幣。這一數值也要低於每股轉讓價格。

需要指出的是,近一兩年,中小券商受限於業務同質化嚴重、規模受限等困境,頻頻出現股權流轉現象。但從結果來看,體量較小、特色不夠鮮明的中小券商往往無人問津。如金元證券、大同證券、銀泰證券等,幾番降價,轉讓方也未成功脫手。此次恒泰證券的股權能否以該價格成功轉讓,仍有待觀察。

一年半內流失近500人

目前,券業的共識是中小券商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殺出重圍,需打造自己的特色。證監會此前表示,將引導中小機構結合股東背景、區域優勢等資源稟賦和專業能力做精做細,實現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從基本面來看,恒泰證券自成立至今已有32年,在百餘家證券公司裏,業績居於中游。2022年,恒泰證券迎來了重大變化,原大股東天風證券作價18億元,向北京華融綜合投資有限公司轉讓持有的恒泰證券2.49億股股份。轉讓完成後,金融街集團通過直接及間接持有恒泰證券30%股權。在金融街集團控股後,恒泰證券業績出現好轉。

2023年,恒泰證券實現收入及其他收益爲25.13億元,同比下降7.78%;利潤爲0.64億元,扭虧爲盈。其中,經紀及财富管理業務仍然是基本盤,對營收的貢獻度接近60%,爲15.01億元;投行、自營、投資管理三項業務營收分別爲2.13億元、3億元、4.50億元。不過和上年相比,該公司這幾項業務的收入均有所下滑。

此外,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相較2022年底,恒泰證券人員流失不少。2022年底,恒泰證券從業人數尚有3043人,到2023年底已下降到2647人;截至今年6月15日,則又降至2550人。分類別看,主要流失的是登記爲一般證券業務和證券經紀人的從業者,截至今年6月15日,該公司分別較2022年底少了363人和178人。不過,該公司投顧人數逆勢增長,從588人增長至640人。

恒泰證券的特色可以從年報中關於自身核心競爭力的表述一觀。據2023年年報,恒泰證券提到了6項,其中一則是良好的持續創新能力。恒泰證券表示,該公司一直關注和重視互聯網和金融技術領域的創新應用,將通過與第三方互聯網服務供貨商展開合作,在合規及風險有效控制的基礎上,持續推進傳統證券業務轉型爲在線業務模式,從而可接觸及獲取更多客戶資源。

相對來說,恒泰證券確實是業內較早借助互聯網渠道,發力短視頻獲客的券商,前總裁牛壯還曾打造了券商行業首個以總裁IP爲特色的抖音號,引起市場廣泛關注。如今牛壯離職,全身心投入短視頻賽道。恒泰證券也沒有完全放棄這部分打法。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6月5日,恒泰證券官網公示了該公司自媒體賬號,約有30個。賬號主體既有營業部,也有員工個人,渠道涉及抖音、快手、微信視頻號。恒泰證券雖然沒有公示過這種方式的拓客效果,不過2023年年報提到,報告期內,新開戶26.79萬戶,客戶總數達到376.98萬戶,較2022年末增長7.80%。

中小券商被併購概率或更大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中小券商未來如何發展,在券業併購重組日益升溫的大背景下,也有分析師稱中小券商更有被兼併收購的可能。

“中小券商進行市場化收併購的概率高於頭部券商,有擴張訴求的地方券商可能性更大。”浙商證券非銀洪希檸團隊認爲,頭部券商的收併購驅動力更有可能是自上而下的,同一股東控制下的頭部券商進行併購重組的概率相對更大。相對來說,中小券商更容易通過收併購實現區域範圍、業務類型方面的互補,更易產生1+1>2的效果。

此外,當前券商的股權融資受到限制,中小券商通過補充資本金做大業務的可能降低,通過併購重組做大規模的需求加強。

洪希檸團隊還提到,從收購方看,地方國資券商,尤其是有擴張訴求的區域精品券商是收併購主題的潛在標的。從被收購方看,地方政府看重牌照資源,不會輕易放棄券商牌照,預計民營企業控股或者無實控人的券商被併購的概率更大。

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算上恒泰證券,目前正在或此前傳出股權流轉消息的中小券商還有金元證券、大通證券、銀泰證券、中天證券、東亞前海證券、華龍證券、大同證券、瑞信證券等。從股東背景看,銀泰證券和大同證券非國企背景。不過被轉讓的股權比例在20%以上,能形成一定話語權的,只有東亞前海證券、瑞信證券和中天證券。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