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对话利元亨:锂电池后段缺陷检测技术突破的意义

對話利元亨:鋰電池後段缺陷檢測技術突破的意義

證券之星 ·  06/17 08:41

近期,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宣佈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EIS鋰電池缺陷檢測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此項技術應用可縮短電池老化週期,將老化檢測時間在原有基礎上縮短40%以上,提高整線產能。

近日《證券之星》訪談了廣東利元亨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長杜義賢博士。以下是訪談簡錄:

1.證券之星:鋰電池的後段缺陷檢測技術是很重要的環節嗎?目前存在怎樣的瓶頸問題?

利元亨杜博士:目前,鋰電池在電動汽車領域中的應用越發廣泛,其後段檢測日趨成熟。但是後段是整個製造電池過程中安全隱患最大,而且是耗電最多,設備成本也佔大頭的一塊。

如何在後段製造過程,提前識別電池的缺陷和縮短整個後段老化檢測時間,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現在主要存在的瓶頸:就是如何降低後段缺陷自動檢測的成本和識別的準確度。

利元亨這次主要解決效率問題和提前識別缺陷電芯。

利元亨的技術可縮短電池老化週期,將老化檢測時間在原有基礎上縮短40%以上,提高整線產能;並且可以在化成中,提前識別內短路或者有缺陷電芯。

2. 證券之星:後段缺陷檢測中老化檢測是很重要的部分嗎?

利元亨杜博士:對鋰電池來說,老化的原則和目標一是讓電解液充分滲透,二是讓正、負極活性材料中的一些活性成分經過一定的反應而失去活性,從而使電池的整體性能更加穩定。

在高溫老化之後,電池的性能會更加穩定,大部分的鋰離子電池廠家在生產的時候,都會選擇高溫老化的工作方式,在45到50攝氏度之間,進行1到3天的老化,之後在常溫下放置。在高溫下,電池會暴露出一些可能存在的問題,例如電壓變化、厚度變化、內阻變化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對電池的安全性和電化學性能產生直接影響。

高溫老化僅僅是爲了縮短電池的生產週期,對於新生成的電池來說,在高溫下只會加快電池的化學反應速度,不會給電池帶來太大的益處,甚至還會對電池造成傷害,所以在常溫下,要保持三個星期以上,讓正負極,隔膜,電解液等發生化學反應,從而使電池的性能更加穩定。

但是,常規的老化,時間比較長導致生產效率下降和需要投入老化的成本增加。我們在化成分容中增加EIS檢測,從而對比老化前後的不同頻率下阻抗值,加快老化時間和提升識別缺陷的準確度。

3. 證券之星:在鋰電池缺陷檢測技術中,利元亨是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嗎?

利元亨杜博士:利元亨是非常注重知識產權的。利元亨在EIS鋰電池缺陷檢測技術上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並取得重大突破,目前該項目已經申請相關專利十餘項,主要基於0.01Hz~20kHz交流阻抗進行電池潛在缺陷的檢測方法、獨有電路拓撲圖、以及通過多頻譜測量方式測量鋰電池內部缺陷,如內短路、褶皺、金屬異物、析鋰、SEI形成不良等專利。

4, 證券之星:目前出貨情況如何?客戶都認可產品嗎?

利元亨杜博士:目前客戶還是很認可的,已經在軟包、方殼、圓柱等各類型電池產線落地應用。利元亨電源櫃出貨量已超數千臺,EIS鋰電池缺陷檢測技術陸續與相關領域頭部客戶進行技術驗證中。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