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中国船舶(600150):与大周期向上共振 全球龙头Α优势凸显

中國船舶(600150):與大週期向上共振 全球龍頭Α優勢凸顯

長江證券 ·  06/17

船舶行業景氣週期向上趨勢明確,更新+環保帶動主力船型復甦2020 年後船舶行業復甦進入快速上行期,替換需求逐步顯現,未來10 年交付價值量CAGR有望達10%以上,疊加環保政策對新能源船型的需求,集裝箱船、氣體船結構性景氣週期後,油輪、散貨船有望繼續放量。截至24 年4 月VLCC 船在手訂單48 艘,MR 船在手訂單211艘,均高於2023 年全年水平。雖然供給收縮推動集中度抬升,短期內擴建產能難度較高,但在產能強約束、景氣上行背景下價格端強勢表現有望持續,船價仍有上漲空間。如新籤VLCC價格已經漲至約1.3 億美金,新船價格仍在持續提升。

中國造船業全球競爭力提升,本輪週期盈利中樞有望超越歷史隨着21 年開始全球造船行業景氣上行趨勢明確,船價上行等貢獻營收增量,2023 年和24Q1船舶板塊營收加速增長;受益於規模化效應疊加成本管控等,扣非淨利潤顯著改善。供給端來看全球訂單向頭部船廠集中趨勢明顯,截至2024 年5 月在手訂單CR5 爲53%,CR10 爲69%,中國手持訂單佔比持續提升,截至2024 年5 月繼續位列全球第一,同時中國造船交付佔比約55%。造船行業成本發生和收入確認時間錯位,且產能強約束背景下的船價仍有繼續上漲空間,同時受產業政策+海運貿易發展+成本優勢等因素影響,中國造船在全球競爭力持續提升,我國在高附加值船型領域的份額增加,全球船型中新燃料船型佔比提升,共同驅動船舶板塊盈利能力上限有望超越上一輪週期高點。

中國船舶與大週期向上共振,佔據領先地位優勢明顯中國船舶扣非歸母淨利潤在24 年Q1 扭虧爲盈,2023 年年報和2024 年1 季報顯示盈利拐點已經出現,後續隨着訂單進入集中交付期,盈利能力有望逐季改善。公司作爲全球造船龍頭,2023 年緊抓市場,在船價上漲大背景下承接各項業務訂單均有較大幅增長,公司全年共承接民品船舶訂單128 艘,交付民品船舶81 艘,噸位數完成年計劃的122.8%,承接修船299 艘,目前公司手持訂單及新承接訂單交船排期已至2028 年。近年來受環保政策驅動+能源結構調整等因素影響,全球船型結構向大型化、高端化、雙燃料船型等方向發展趨勢明顯。中國船舶憑藉其研發優勢、人才優勢、產品結構優勢,在高端化船型方面具備較強競爭優勢,帶動盈利端有較大改善空間。公司作爲船舶集團旗下核心軍民品船上市平台,有望受益於後期資產整合。

維持“買入”評級。我們預計公司2024-2025 年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57.1 億元和94.9 億元,對應PE 分別爲30、18 倍,維持“買入”評級,繼續重點推薦。

風險提示

1、新接訂單價格彈性不及預期;

2、大宗商品降價情況不及預期;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