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碧水源:6月13日召开分析师会议,浙商证券、同花顺等多家机构参与

碧水源:6月13日召開分析師會議,浙商證券、同花順等多家機構參與

證券之星 ·  06/16 23:12

證券之星消息,2024年6月14日碧水源(300070)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4年6月13日召開分析師會議,浙商證券、同花順、博時基金、合心資本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您好,我們近期開始關注,請先簡要介紹一下公司的情況。

答:目前,公司作爲中交集團全資子公司中國城鄉控股的上市公司,中交集團通過中國城鄉和中交基金合計持有的 33.40%股權。碧水源長期深耕環保水處理領域,憑藉多年的技術研發與創新積累,已經發展成爲一家集膜材料研發、膜裝備製造、膜工藝應用於一體,並具備數字化水務運營兩大優勢的高科技環保企業,並且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產業鏈膜技術(包括微濾、超濾、納濾、反滲透),在覈心技術、產品和水務運營能力上均具備一定優勢。目前,公司主要佈局五大業務領域污水資源化、高品質飲用水、海水淡化、鹽湖提鋰以及工業零排放。截至 2023年 12月 31日,公司膜技術所應用的水處理總規模已超過 2,200萬噸/天,每年能夠爲國家新增高品質再生水超過 70億噸。此外,公司成功建成數千項****水處理工程、數百個國家水環境重點治理工程、數十座地下式再生水廠、高品質飲用水工程和海水淡化工程,以及多個鹽湖提鋰項目,充分展示了在環保水處理領域的實力與成就。2023年,公司業績實現進一步提升,實現營業收入 89.53 億元,同比增長 3.03%,歸母淨利潤 7.65 億元,同比增長 7.74%,經營性淨現金流 3.31億元,同比增長 23.89%,整體增長穩健。此外,公司的每股收益、ROE等都有所上升。這些主要指標提升得益於公司 2023年度主營業務發展情況良好,新增訂單增多。其中,2023年公司 EPC新簽訂單額爲 105.05億元,同比增長 44.07%。BOT和 TOT新簽訂單投資額合計爲 49.27億元,同比增長 26.26%。同時,一季度公司業績進一步提升,一季度實現歸母淨利潤 0.91 億元,同比增長 89.74%;實現歸母扣非淨利潤 0.88 億元,同比增長 161.14%;實現經營性淨現金流 1.20 億元,同比增長 142.23%。整體來看,公司通過內增質效、外拓市場等多種方式,持續提升公司經營質效。

問公司利潤總額還是比較高的,爲什麼歸母淨利潤相比少了不少?我們的歸母淨利潤在去年達到了 7.65億,相較於前年實現了約 7.74%的穩健增長。但是公司控股的良業業務上,去年出現了約 3.3億的虧損,同時我們參股的雲南水務在 23年也有較大的虧損面。我們的管理層對這些問題保持了高度的關注,並正在積極採取措施來應對這些挑戰。作爲雲南水務的大股東,我們會積極行使我們的股東權利,與各方共同努力提升該公司的治理和經營水平。在良業方面,我們計劃通過加大外部市場項目的開拓力度,同時加強與集團的市場協同,拓展體系內業務,來進一步提升其經營效益。在內部管理上,我們將通過精細化管理、考覈與獎懲等方式來推動提質增效。此外,我們還將緊抓旅遊旺季,積極開展促銷營銷活動,積極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逐步減少虧損,使良業業務重穩健經營的發展軌道。我們將繼續採取積極的措施,並持續聚焦公司主業的發展,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問公司研發投入逐年增加,請問有什麼實際的技術突破麼?公司在研發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公司積極響應國家“雙碳”目標戰略,專注於膜產業鏈技術領域的應用基礎研究,並以科技創新爲引擎,不斷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實現了高端膜產業原創技術的重大突破,持續引領行業前沿。在推動國產化應用替代方面,公司成功參與了黃驊市海水綜合利用一體化工程的中標,該項目創新性地結合了光伏和儲能系統,實現了“綠電制綠水”,成爲自主開發的雙膜海淡集成技術的實際落地案例。此外,公司還爲中電建舟山海淡廠持續提供高性能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產品,實現了國產化替代。同時,碧水源產品在巴基斯坦瓜達爾港海水淡化項目中表現卓越,獲得了業主的高度認可。在提升智能製造水平方面,公司膜裝備製造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自主研發的 V-MBR裝備加速升級,成本降低了 25%。此外,公司還大力推進膜生產線智能化升級,自行設計並建設了集綠色低碳和數智化管控於一體的全自動化膜元件生產線。通過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改造,常規反滲透膜的生產速度提升至 20米/分。2023年,公司自主製造的系列化工業膜元件銷量較 2022年實現了翻番增長。這些成果充分展示了公司在研發方面的創新能力和實力,爲公司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問剛才您提到公司也有鹽湖提鋰業務,請您對鹽湖提鋰業務做個簡單介紹吧?公司堅定秉持兩端並進的發展策略,一方面深耕戰略性新興產業,一方面優化傳統產業,致力於激發新質生產力,全力構建充滿活力的新發展格局。公司聚焦鹽湖提鋰、鹽湖化工材料、物料分離濃縮與新材料等領域的前沿技術,通過自主研發,成功推出專用膜產品、吸附材料、配套工藝以及系統裝備,全面貫通鹽湖提鋰的全產業鏈技術路徑,並已成功應用於多個項目實踐。同時,公司不斷深化對微孔過濾膜、納米纖維和超濾膜的研究,致力於開發微生物富集膜、蛋白分離濃縮膜等創新產品,形成系列化、多樣化的產品線,逐步實現“技術自主化、產業規模化、領航行業化”的戰略目標。2023年,碧水源在鹽湖提鋰鈦系吸附劑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科技成果轉化,連續中標多個重要項目,包括紫金礦業西藏鹽湖項目、青海五礦鹽湖提鋰換膜項目以及青海柴達木鹽化工項目等,充分展現了公司在該領域的領先實力。此外,公司還積極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在光伏、生物熱電行業取得了初步成果,成功中標了多個新能源企業的換膜項目,爲公司的未來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問我注意到公司的應收賬款逐年增加,2023年年底已經有 100多億了,請問公司有什麼對策麼?現在應收賬款是大多數投資者都會關心的問題,公司也非常重視。2023年,公司的應收賬款總額爲 110億,相比去年增長了 1.29%,雖然這一增速略低於主業增速,但是總額也確實比較大。顧 2023年,儘管整體經濟環境充滿挑戰,但公司的訂單數量及金額均實現了快速增長,這得益於我們 EPC、BOT等主業的強勁表現。與此同時,公司也在積極尋求內外部資源的整合,以加快應收賬款的收進程。在內部管理方面,我們制定了一系列應收賬款管理辦法和獎懲細則,併成立了專門的應收賬款管理與催收小組。通過設定全年目標並分解至各單元,我們定期督導工作進展,確保兩金壓降工作得到有效推進。同時,我們也跟外部積極溝通,與地方政府推動化債專項工作。這些努力使得 2023年的款情況優於往年,這也凸顯了公司管理層在壓降應收賬款方面的決心和努力。未來,我們將繼續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提高員工的風險意識和收款技能,以全面提升應收清欠工作。同時,我們也將密切關注政策動態,加強與客戶的溝通合作,針對不同項目情況制定合適的收款策略。隨着越來越多的項目進入運營期,我們相信公司的收入盈利情況將進一步增加,現金流和應收賬款狀況也將得到顯著改善。

碧水源(300070)主營業務:專業從事環境保護及水處理業務。

碧水源2024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18.21億元,同比上升6.13%;歸母淨利潤9137.77萬元,同比上升89.74%;扣非淨利潤8803.25萬元,同比上升161.14%;負債率61.61%,投資收益-568.06萬元,財務費用7680.25萬元,毛利率26.0%。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1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1家;過去90天內機構目標均價爲5.45。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圖片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與本站立場無關,如數據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爲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