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瞄准美国亚洲食品市场,日日煮持续并购扩大品牌组合

瞄準美國亞洲食品市場,日日煮持續併購擴大品牌組合

藍鯨財經 ·  06/16 19:31

big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6月16日訊(記者 張靜倫)近日,主打速食、快速烹飪食品和健康生活方式的美食生活品牌——日日煮(DayDayCook)宣佈收購美國的亞洲食品品牌Omsom,交易將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進行,在未來四年內支付。

日日煮這兩年不斷收購亞洲食品品牌,收購Omsom之後日日煮繼續擴大了其在美國亞洲食品市場的品牌組合。消息宣佈後,日日煮股價單日大漲近200%,截止6月14日週五收盤,日日煮股價1.2美元,市值約2700萬美元。

靠收購搶市場

日日煮創立於2012年,最初以烹飪短視頻內容切入市場,在各類社交媒體平台上投放自制烹飪教學視頻。此後,日日煮嘗試內容電商與線下體驗店模式,轉型爲速食、快速烹飪食品的美食生活方式品牌,並於2023年11月17日登陸紐交所。

根據招股書,截至2023年3月末,日日煮的主要產品包括自熱方便速食、快速烹飪和新潮健康系列,消費場景覆蓋辦公室、旅行和家庭自煮等領域。

在國內,日日煮旗下擁有“DAYDAYCOOK” “漁家翁”“猛味”三個品牌。DayDayCook作爲旗艦品牌,已累計開發超100種SKU;漁家翁主打扇貝和深海魚等風味水產製品及即食類風味魚糜零食;“猛味”則主打自熱火鍋、自熱飯和快餐飯等自熱及快餐食品。

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預製菜市場規模爲4196億元,同比增長21.3%,預計未來中國預製菜市場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2026年預製菜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

看起來行業潛力巨大,但面向消費者的預製菜賽道早已是一片紅海。如今入局預製菜的玩家中,既有安井、正大等擁有強大供應鏈和食品研發能力的老牌玩家,也有海底撈、西貝等知名餐飲品牌。在此背景下,日日煮想要脫穎而出尤其困難。

日日煮創辦人朱嘉盈也承認,在如今的中國市場,預製菜是相當“卷”的競爭領域。但成熟的食品工業體系造就了高效、發達、有成本優勢的供應鏈,使得孵化一個新品牌變得相對容易。

於是,日日煮找到一個差異競爭的機會,即充分利用中國內地發達的供應鏈製造具有吸引力的產品,再通過國際化的品牌能力將產品投放至海外。

2022年7月,日日煮通過在北美亞洲商品購物平台上銷售產品,進入美國市場。售賣產品是第一步,想要在海外獲得持續增長和渠道擴張,提升海外消費者對於日日煮的品牌印象,核心策略是收購。

目前,日日煮收購的品牌主要集中在亞洲風味的即食品類。除了早前收購的自熱及快餐食品“猛味”、即食類風味魚糜零食“漁家翁”外,這兩年還陸續收購了Nona Lim、即烹即食產品禮盒銷售公司Yuli、泰式食品品牌Yai’s Thai,以及意大利的亞洲即食食品生產商G.L. Industry S.p.A(“GLI”)51%的股份。

此次日日煮熟收購的Omsom 則是由第一代越南裔美國姐妹Vanessa和Kim Pham在2020年創立的亞洲食品品牌,致力於振興那些在主流超市中常被忽視的亞洲風味和文化故事。

“中華料理、印度菜、泰國菜、韓國菜在美國都受到歡迎,而推出這類亞洲風味預製菜的一個機會點是,家庭廚房想要製作出這些正宗口味,工序十分複雜。”朱嘉盈說,這也是日日煮關注亞洲美食品類的一個關鍵因素。

日日煮在招股書中強調,併購戰略仍將是其接下來持續執行的一條增長路徑。以及,未來的發展有三個明確的目標:一是積極施行多品牌策略,二是持續拓展海外市場,三是控制成本、擴大利潤。

多項業務亮紅燈

近年來日日煮經營業績並不理想。

業績數據顯示,2020-2022年及 2023前三季度,日日煮分別實現營收1.69億、2.05億、1.80億及1.67億。同期,淨利潤則持續虧損,分別爲-1.14億、-4.59億、-1.22億及-1577萬。

而虧損的收窄則主要來自降本,2023年前三季度,日日煮的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和履約費用較2022年同期收縮6.5%、35.2%、46.5%。

從營收結構來看,日日煮把營收分爲線上銷售、線下銷售、合作安排收入、廣告、體驗店五大板塊,而如今其中四項業務都出現萎縮。

在報告期內,內容營銷和投放渠道帶來的廣告收入由2020年的1.11億元縮減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29.87萬元。

廣告收入低迷折射的是流量缺失。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日日煮目前在嗶哩嗶哩平台粉絲數量爲8.7萬,單條內容閱讀量大多不到1000,與定位類似的“日食記”等美食自媒體遠不在一個量級。

其次,線上產品銷售收入由2021年的接近1.5億元減少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3722.79萬元。藍鯨財經記者注意到,日日煮產品在天貓、京東、拼多多等平台已未見出售,抖音官方專營店內產品也已清空。

品牌合作和線下體驗店收入則直接清零。至此,線上銷售成爲日日煮收入的唯一支柱。

此外,頻繁的收購,也致使公司資金壓力與日俱增,資產負債率節節攀升。截至2023年9月末,日日煮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不足750萬元,同比銳減72.0%。公司的短期銀行借款和股東貸款合計高達1.57億元,較2022年同期微增1.7%。資產負債率突破155%,較2022年末增長超8個百分點。

一邊是岌岌可危的業績,一邊是債臺高築的窘境,除此之外,日日煮還面臨瀕臨退市的危機,

4月30日和5月21日,日日煮接連發布兩份公告表示,2023年業績報告將無法在規定的截止日期前和額外延長的15日內披露,稱原因是公司缺乏具備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准則GAAP知識的會計人員,無法按照規範要求編制財務報表。

也正因如此,日日煮直接觸發了美國SEC的監管程序和紐交所的退市流程,即年報逾期的公司需要在6個月內儘快提交,若再次違規,交易所可自行決定授予最多6個月寬限時間或直接讓公司進入退市流程。而這距離日日煮上市不過半年時間。

股價同樣表現低迷,截至6月14日收盤,日日煮股價較發行價已下跌超85%。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