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数据中心产业招商清单:世纪互联、万国数据、光环新网等最新投资动向【附关键企业名录】

數據中心產業招商清單:世紀互聯、萬國數據、光環新網等最新投資動向【附關鍵企業名錄】

前瞻網 ·  06/16 10:32

近年來,數據中心作爲“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工業互聯網和數字經濟的高質量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數據中心作爲信息基礎設施的核心,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它不僅爲企業提供了數據存儲和處理的能力,也爲數字化轉型和智能製造提供了關鍵支持。

數據中心是雲計算服務的核心基礎設施,是雲計算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關鍵,雲和終端客戶的互動要通過數據中心及其所提供的運營服務來實現。5G時代流量將主要流向大型的雲計算廠商,預計77%的數據將在數據中心內運算,資源逐步整合。

2024年伊始,各地政府對數據中心產業的招商引資重視程度不斷上升。隨着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數據中心在支持雲計算、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領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政府紛紛推出政策措施,包括提供土地、電力和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數據中心企業落戶。此外,政府還加大對數據中心產業園區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爲數據中心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支持。

那麼,在國內數據中心產業主要企業動向如何呢?

世紀互聯

世紀互聯VNET是全球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網絡空間基礎設施服務提供商之一,同時也是中國領先的第三方中立數據中心運營商之一。世紀互聯致力於提供業界領先的數據中心服務、中立的雲運營及中立的混合IT服務,並率先倡導和實施IDC+重科技創新,打造具有核心技術、超大規模運營能力的網絡空間基礎設施運營平台。

科創型數字新基建龍頭企業、中國第一家美股IDC上市公司世紀互聯(VNET.US)發佈2024年第一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業績。其中,數據中心業務的淨營收爲12.8億元人民幣(1.779億美元),相比於2023年同期的12.2億元人民幣增長5.2%。

世紀互聯在算力平台、調度、網絡底層協議、AI框架、Agent 等方面都有大量的投入和積累,世紀互聯的目標是構建跨區域、高效、異構、可擴展的AI基礎設施。

世紀互聯率先開啓了AIDC(人工智能數據中心)新生態建設的探索實踐,與人工智能和計算領域的全球領導者NVIDIA(英偉達)攜手構建專注於人工智能的新一代數據中心,將依託世紀互聯在數據中心領域多年的深耕實踐,融合NVIDIA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尖端技術和生態優勢,共同突破傳統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侷限性,部署針對人工智能產業需求的加速計算平台,構建起全新的高效、智能、綠色可持續的算力生態系統。

世紀互聯將打造基於NVIDIA軟硬件架構進行高度優化的大型AI算力集群,促進創新生態系統的形成,更深入地挖掘並釋放AI技術潛力,爲更多開發者和企業解鎖由AI驅動的更高效、更可持續、更具變革性的未來,爲整個社會的智能化進程注入強勁動力。

據企查貓顯示,北京世紀互聯寬帶數據中心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03月15日,註冊資本270,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楊海峯,公司經營範圍包括:計算機系統服務;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零售;電子產品銷售;機械設備銷售;化工產品銷售(不含許可類化工產品);計算機軟硬件及輔助設備批發;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銷售;計算機及辦公設備維修;計算器設備銷售;通訊設備銷售;通信設備製造等。

據企查貓股權穿刺圖顯示,目前,世紀互聯佈局了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通等地的32家企業。世紀互聯創始人、董事長陳昇指出,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傳統的數據中心(IDC)正在經歷一場深刻的變革。這場變革的核心便是人工智能數據中心(AIDC)。而在AIDC中,70%的投資將指向GPU和網絡。長期來看,現有的網絡體系難以支撐未來百萬倍的加速計算。

因此他認爲,AI的終極目標是打造一個超越互聯網的下一個全新網絡信息空間(CyberNext)。通用計算爲主的傳統IDC迎來機遇,必須加速演進到面向大模型的AIDC,對GPU硬件供應鏈和軟件生態做到“兩手抓”。

數據中心行業發展情況

——中國數據中心政策發展歷程

“十二五”時期,國家將研究和建立雲計算數據中心的評測方法作爲“十二五”的重點任務,並將數據中心綠色化寫入“十二五”規劃;“十三五”至“十四五”時期,國家推進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佈局,並鼓勵數據中心在各個領域使用,進一步建立了數據中心能耗要求,強調了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其中“十四五”時期還啓動了“東數西算”工程,優化數據中心建設佈局,促進東西部協同聯動,推進數據中心一體化建設。

——數據中心機架規模

數據通信市場是目前光模塊最大也是發展最快的市場。數通市場的快速發展主要得益於數據中心流量的大幅增加和數據中心網絡架構的變化,具體來看,一方面,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帶來數據中心流量與交匯量的爆發,另一方面,數據中心架構升級,交換機之間連接數增加,兩者共同推升光模塊的用量。截至2022年底,國內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65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到180EFLOPS,居全球第二。

——中國數據中心能效水平情況

據數據中心綠色能源技術聯盟統計,2021年全國數據中心平均PUE爲1.49,不足5成的數據中心PUE在1.40以下;2022年,中國通信院數據顯示中國數據中心平均PUE爲1.52,我國數據中心PUE處於較高水平,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

——AI算力數據中心市場現狀

《中國數據中心服務市場(2022年)跟蹤》報告顯示,一方面,數據中心市場的主要客戶群體—互聯網客戶(含雲計算廠商)需求恢復不及預期;受前兩年“新基建”政策影響,仍有大批量機櫃在2022年投產,2022年一線城市對於數據中心的建設指標審批趨嚴,預計未來會有好轉。北京互聯網企業及央國企總部較多,對於數據中心服務的需求相對較好,北京市內數據中心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此外,各地政策引導低質量老舊數據中心出清,主要數據中心服務商通過資本併購、老舊數據中心改造將進一步提升市場集中度。

——AI算力數據中心機櫃

數據中心機櫃分佈主要以一線城市及周邊爲主。由於北京地區互聯網企業聚集,需求相對旺盛,各家廠商在北京及周邊地區均有大量佈局。我國數據中心行業東西地區供給分佈極不均衡,主要原因系需求決定數據中心供給分佈。對比我國的東西部地區的上架率可知,東部上架率普遍高於50%,西部普遍低於50%,主要系西部數據計算需求少,導致了閒置過剩比較嚴重。

從2021年存量機櫃總數區域分佈看,以上海爲核心的長三角區域需求旺盛,近年來華東地區的建設規模持續高漲,存量較大,領先於全國水平。

有專家表示,可持續、高效、韌性和適應性是數據中心未來發展關鍵。可持續和高效,一直是傳統數據中心的內在要求。隨着人工智能發展不斷提速,適應性和韌性對於智算中心的重要性越發突出。適應性包括靈活的設計、部署、維護以及對下一代IT技術的兼容等。韌性體現在高可用性外以及在網絡安全、預測性分析等方面的良好表現。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據中心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台。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搶先評論